【转】孙膑与庞涓的战斗力到底谁更强?

魏国最强的时候,为什么会败给齐国,这始终是个问题。或许再强终有度,就是平衡没有被彻底打破前不能过多的对外攻战,魏国所处的位置可谓是四战之地,而魏国在魏惠王时代频繁征战,一方面是让魏国受列国忌惮,一方面则让魏国军力受损严重。

很多时候人生有很多变化无法预估,当年孙膑和庞涓在鬼谷子门下求学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互相之间将来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至于孙膑和庞涓到底谁更擅长作战,这本身是个颇具怀疑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孙膑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一次俘虏庞涓,一次杀掉了庞涓,就说孙膑比庞涓厉害,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成功者的讴歌值得被传唱,失败者的低唱,也应该被记录。而很多时候失败者的失败,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只是站在大时代的纷乱之中,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的故事时有发生,作为个体而言即便有卓越的本领也很难成功逆反命运。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魏惠王时期的魏国都有一种态度,即是魏国最为巅峰的时期就在这个时代,不过也正是魏惠王开始魏国出现了衰败,庞涓掌握着魏国最强的军队,这支军队是当年经过吴起训练过的魏武卒,纵横南北从无敌手,所以魏国人的骄傲导致魏国人的政策始终是向外的。

魏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这种种举措都说明魏国国力非常强盛,魏国人才能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魏国此时不说战将如云,但在军力上绝对是首屈一指的,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攻打秦国,朝中又有联盟楚齐的惠施和公孙衍,强将则有如庞涓、公叔痤等臣。而事实上魏惠王最成功的时间大致是在执政的前半程,庞涓活跃的时间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诸多大战都跟庞涓有关。

庞涓曾经率领大军千里奔袭,攻破赵国数座城池而后,魏国遭遇公叔痤身败于秦国之事,魏惠王即调兵庞涓西进秦国,采取佯装渡河实是率军北进的办法,从秦军防守薄弱口突破堡垒,攻破秦军核心城池栎阳,当年被秦献公夺取的河西之地又被魏国人夺取,导致秦国只能迁徙都城以避庞涓锋芒,可见庞涓之战力。

韩赵魏三国之间纷争不断,魏国虽是最强之国,但周围的诸侯国都在不断强大起来的时候,魏国四面皆敌,且同时在东西南北作战,军力受到极大牵制,这即导致周边国家对魏国的态度都是强则避之弱则取之,这种策略导致魏国人始终与列国没有产生良好的外交关系。

庞涓第一次败给孙膑,其实正是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之时。魏国大军当时已经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附近,而齐楚秦国则陈兵边境,随时关注战局变化。孙膑采取的策略除了围攻魏国都城以外,更是使用了擒贼先擒王,设伏于桂陵正是为暗算庞涓,而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孙膑是目标单一,庞涓则是前后思虑,既要稳固邯郸之战成果,又要奔袭救援都城,形势上本来就处于劣势。若是两国主要军事力量正面对抗,魏国或许还能占据先机。后来庞涓被擒,魏国大军依然击败了齐国大军,逼得齐国大军撤离出境,可见魏国主力部队并没有受到损伤。

而在第二次的马陵之战中,齐国人的大军则更是守在边境,等到庞涓与韩国人连连打了五天五夜的仗后,才突然发动大军再次对魏国都城进攻,对于庞涓而言是相当憎恨孙膑这种行为的,认为孙膑反复运用一种策略是对自己的极大不尊重,所以才会相当焦急,被孙膑的减灶之计所诱骗,带着精锐部队急行军,目的就是要活捉孙膑以雪前耻,后来遭到埋伏而身死,发出了遂成竖子之名的悲叹,心中的不甘尤其可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