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春江|【方言诵读】乡村图卷 ·九月 2024-08-03 09:01:11 方言诵读:文乡燕子 临近中饭边,村子南边的河湾里,一只大船靠上了落满树叶的河埠头,灰白色的船篷徐徐降下,原来是一船的大釉缸。抛锚,搭跳板,船上下来七八个黝黑皮肤的中年汉子,在岸上转了一圈,就开始一只一只地从船上将那些大缸搬到岸上,估计有二十多口缸的样子,都是酱色的,外面很光滑,摆在河滩的草皮上,拍一下,嗡嗡的响。大船上留下一个人做饭带看场子,其余的汉子每人取出一副毛竹做的夹篮,一头一口缸,挑到村庄去卖。这个时候该是人们在家吃中饭了,生意好做些,他们要等到把缸卖掉一拨才回船上吃饭,下午接着卖。不大一会,好几个村子里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擦缸~~水缸!擦缸~~水缸!” 九月里,寒、降前后,地里的山芋要挖了,挖出来的山芋除了放地窖里留存一部分,其余的切一两担山芋片晒成山芋干,多的都要洗出淀粉,洗山芋淀粉先要把山芋磨碎,用的是擦缸。擦缸的外面和水缸一样的,里面的缸壁上却有一道道竖着划出来的细槽子,极其毛糙,山芋洗净,用手握住放在上面来来回回地磨擦,擦出细末,才可以洗出淀粉。水缸的内壁是光滑的,没有擦缸那样的细齿。最多是到傍晚,那些大缸就卖得一空。只是用现钱买的少,用稻谷换的多,谁家换了缸的,便把稻谷挑到河边过秤装船,大船在一阵热闹喧嚷之后,扯起帆篷,驶向夕阳的波光里,渐渐消失在水面的尽头。 秋天里晴天多,九月的头等大事是备好一年所需的薪柴。这开山砍柴是从八月尾就开始的了,砍好的柴在柴山上晒干了捆成三十斤大小的柴个子,挑回家门口,半大石头平铺成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垫好柴堆脚。柴个子颠倒一顺地整齐码上去,踩芯,起脊,披水,家家屋旁都有一个柴堆,看看柴堆的大小,就可以判断这家人口的多少;看看柴堆的整齐与歪斜,就可以看出主人做堆柴活计的经验。这些柴堆也有方脚,四壁,高脊,檐口,像极了一座座小房子,长短不齐的柴捆,堆成这样的整齐美观又能防水的柴堆,是技术,更是生活赋予的智慧。 一年烧火做饭的薪柴这件大事落实,乡人的心就都定下来了,地里的事情总是一件等着一件。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山脚、河滩、岗头的地里,荞麦的红杆子上结满了黑色三棱形荞麦籽,九月重阳边是收获的时候,一般的都不是很多,家家不是几升斗把,就是一两稻箩的,天一天二就能搞清爽。趁着露水割倒挑回家门口的稻床上,连枷响过一阵,就打下来了。荞麦有两种,黑褐色的苦荞麦和灰褐色的花荞麦,晒在簸箕里,是很容易分清楚的。 收完荞麦,接下来就是一年农活中的重头戏,挖山芋。一垄一垄的山芋,先要摘取藤禾上的山芋叶。这些山芋叶子不光是上好的猪饲料,叶柄撕去皮,掐成小段,用香油、辣椒一跳,甜脆可口,咸辣清香,是农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小菜,开胃下饭,备受青睐。摘光了叶子的山芋地里,只剩下散乱的藤禾,藤禾下的粗根连着山芋,看得很清楚,一锄头下去,一串红殷殷、圆溜溜的山芋便被刨出土外。暖阳下的山芋地里,多是挥锄的汉子和他们身后挖出来凌乱摆放着的山芋,还有挑着篮子穿梭于村庄和地头小路上运回山芋的劳力。满担的山芋架在他们的肩膀上,只看见那扁担的两头随着他们的步子在有节奏地微微起伏,一担担山芋就这么不经意间地悠回门口。 家家门前的空地上,或借助树杈,或用几根木料,扎起了杈马,架上横木,挂上洗山芋淀粉的十字形浣架,浣架边上的窟窿眼里系上滤网的四角,就成了一个敞口的大细密网兜,下面是一口空缸,这叫座缸,旁边一溜排开好几口水缸,水缸里盛满挑来的清水。将一脸盆磨碎成糊状的山芋屑子放进布兜,一边加水一边用手在布兜里转圈搅动,然后摇动浣架,水就带着淀粉从布兜里滤出来,淌到底下的座缸中,座缸满了就舀给旁边的空缸里。浣洗过程一般是冲三道浑水、三道清水,山芋淀粉就全都洗下来了。 这活计差不多全是女人做,她们身手伶俐,装山芋屑子,过水,搅匀,浣洗,出渣,一气呵成。哗哗的流水声和吱吱的浣架摇动声里,她们还会和同样在洗山芋淀粉的邻家女人大声交谈,说笑声中,半个下午过去了,身边的水缸也都装满了淀粉水,浣洗结束,洗过淀粉的山芋渣子,就手做成圆形的粑,晒在房顶或院墙的瓦上,晒在周边铺上山芋藤的田埂上。这个时候的乡村,角角落落,都晒满了山芋渣团子,草皮上晒满了山芋片子,四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白色,甚至连后山的石头上也顶满了圆溜溜、白生生的山芋渣粑。 等地里山芋忙了个大头朝下,就开镰收割晚稻。晚稻田都是干的,冲里的田一般在八月底撒进花草籽,九月下旬满田的花草都长出了一两寸高,圆圆的嫩叶绿茵茵的,隐藏在一株株挺立的晚稻棵里,割了晚稻,全露出来了。割倒的晚稻一铺一铺的放在上面,看上去几乎是绿底子起了金色条纹的格子布。这些稻铺子全都挑走后,已是霜降节气了,清晨的冷霜里,花草的叶子变成了紫色,整个田冲的浅绿不几天就换成了深紫。晚稻是在田里晒干了挑回来的。铺在稻床上,牛拉着石磙在上面转着圈儿地滚动,最后,叉去稻草,稻床上便剩下一层黄亮亮的晚稻。秋阳里,两三个日头晒过,晚稻就都归仓,稻床的角落里,只剩下一堆一堆高高的草垛。挖过的山芋地,因为挖过来了,不用再犁,只需用耙耙平,再犁出地沟,整好地畦。“九菜十麦”,是说九月种油菜的时候到了,地里又是一番人声鼎沸,打宕,滴水,捻籽,盖宕,上阵的几乎是夫妻的多,两人配合,干活就快,不耽误工夫。忙个三五天,油菜都种下了,那些地一垄一垄的,稀(虽)说是东一块西一块,却有参差零散的整齐美,怎么看怎么舒服,是大地上真正的艺术杰作。 山脚下,河沟边,田埂地头,一丛一丛的野菊花,金黄色的小花朵缀满枝头,像晴朗夜空的繁星那样多,这些野菊花不仅鲜艳明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村上的芙蓉花开了,大朵大朵粉色的花绽放在枝头的绿叶间,鲜丽惹眼;除了芙蓉,还有门前宅后红的、黄的、紫的菊花,娇姿摇曳,顾盼生辉;鸡冠花在乡村的九月更是殷殷红紫,处处开遍,给深秋平添了许多柔媚风情,演绎出格外别致的美。秋阳高照,晴空洗蓝,农家所有的簸箕,都搬出来摆在了门前的条凳上、陶缸上、木架上,里面清一色晒的都是新洗的山芋淀粉。阳光中,揉碎了的山芋淀粉,均匀地铺在簸箕里,是那么白,白得炽眼。但在心头,却是到手的收获与无言的欢喜。 来源:文乡枞阳 赞 (0) 相关推荐 大柴道依茨呲缸垫完美修复 大柴道依茨呲缸垫完美修复 过冬的柴火堆 立冬刚过,我爸和江女士就商量着去板厂买点过冬的柴火.板厂在把木头加工成木板的时候,会把多余的木头裁出来,俗称边角料,这些木头不成形,又太小,大部分都被送去更大的工厂当做燃料,或者卖给附近的居民当做柴火 ... 两个大水缸做的池塘缸永远不换水 两个大水缸做的池塘缸永远不换水 (16)[转载]司马光砸缸 原文地址:司马光砸缸作者:听雨 在古陶瓷装饰文化中,历史题材一向是主要的装饰图案之一.它们的存在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起到了教育后代的双重意义. 图为崇祯时期生产的青花司 ... 山粉圆子 过年的时候,桌子上都有一碗山粉圆子. 山粉圆子的精华不是圆子,而是圆子里的烧肉.尽管我们吃的都是圆子,那是因为肉太少了,山粉圆子主要是借了烧肉的香味以及烧肉的油汤. 山粉圆子的做法很简单,先是将切成方 ... 月明春江|方言诵读:乡村图卷 ·十二月 文:月明春江|诵:文乡燕子 乡村的十二月也就是腊月,多是以喜事开头的,从初几的双日子就开始了,大路小路上尽是贴着红纸的礼篮担子,那都是迎亲办喜事的前奏. 细看礼篮上贴的红纸,写的都是祝福的吉言,&qu ... 月明春江|方言诵读:乡村图卷 ·十一月 方言诵读:燕子 铁铜金沙滩(摄影:刘毅) 走进仲冬的乡村,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看到的常常是一地浓霜. "雪落高山,霜打平地."村庄周围的草地上,田畈里的稻秸桩子上,地里的豆苗麦苗 ... 月明春江|乡村图卷 • 三月 文:方和平|诵:江道雁 春意一天浓似一天,乡村所有的树木都发满了新叶,密密地罩上一层厚绿,蓬蓬如盖.垄上纵横交错的阡陌两旁,还有旮旮旯旯的边角荒野,都长出嫩生生的野蒿杂草,茵茵新绿在三月里随意流淌,无 ... 月明春江|乡村图卷 ·二月 龙抬头的日子在乡村倍受重视,这一天从早晨到吃午饭时分,剃头匠是最忙的,从这家到那家.剃胎头不容易,那些小宝宝哭的哭,犟的犟,片刻不得安生,费尽周折剃好了,剃头师傅还会笑嘻嘻地送上几句奉承话,于是皆大欢 ... 月明春江|乡村图卷 ·十月 诵读:老樵|配乐:燕子 村庄是从乳色的晨雾中醒来的,丝丝缕缕的轻烟在清凌凌的池塘水面上飘飘悠悠地浮走,像掀开烧热了的锅,水汽袅袅升腾,看得很清楚.田畈里的雾连成一片,隐蔽了收尽庄稼的空田,在晨曦里 ... 月明春江|【品读】乡村夏日 当深深浅浅,明明暗暗,层次丰厚的绿色,纵情恣肆地铺满了山原村野的时候,乡村就轰轰烈烈地进入了盛夏. 太阳光的热力达到了一年中的鼎盛期,清晨来得早,黄昏去得迟.白天长得有点令人难以招架,夜晚又短得 ... 月明春江|炕房拾忆 连续两年高考失利后,父亲眼里对我的希望之火暗淡下来,看着好消息总在别人家,我知道他的心里钻进了二十五只猫.失望难受归失望难受,他还是筹划张罗着我将来的生计:这斯文腔腔的,力气活不是路子,得学一门手艺. ... 【中秋节特刊】《寂夜独月明,莫看孤影单》文|凡尘 诵读|续春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852期 陪伴您每一天 寂夜独月明,莫看孤影单 文|凡尘 诵读|续春 编辑|慕妍 . 床头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让人思 ... 妙之国画水墨写意鲤鱼|何处春江无月明 妙之国画水墨写意鲤鱼|何处春江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