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至,霜寒露重,深秋喝白茶,是不是煮着喝更暖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中秋之后,福州是连续多日的好天气。

但小长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忽然间降了温。

寒露节到了,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时间悄然之间,已经到了晚秋节令。

早晚的空气当中,开始让人感到飕飕的凉意。

秋天的节气里,从白露直到寒露,气温处于逐渐下降趋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左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夜间由水汽凝结而成的白露,已经带上了寒意。

地面的露水更冷,快到凝结成霜。

寒露已至,霜降不远,晚秋一过,冬天就要来临了。

天气由凉变冷,秋意渐浓。

值此深秋之际喝茶,不少朋友觉得白茶煮着喝更好,更能暖身驱寒。

究竟在秋天喝茶,该怎么做更妥当呢?

《2》

天冷宜添衣,这是古来不变的暖心嘱咐。

王安石曾写过,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在过去,每当秋冬之交,家人们就要给出门在外的亲人,准备越冬的衣服。

转眼千百年过去了,到了现代对大部分人而言,基础物质生活不愁。

但等到国庆小长假结束,启程出发离开家,再次奔赴远方时。

在行李包袱里,在车后备箱内。

除了御寒的冬衣外,还有装有不少满满的心意。

可见,晚秋已至,霜寒露重之际。

古来不变的,是一份牵挂的情谊。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寒露节,早晚天凉,驱寒需添衣。

此外,还可以煮上一壶老白茶,暖暖身子。

秋天干燥,再遇上降温天气。

顺应“补秋”的讲究,在饮茶的选择上适合多喝性味更温和的茶叶。

譬如,经过多年时光和岁月历练的老白茶,就是很好的选择。

原料品质好,年份真实的老白茶,茶味分外甘醇。

很像是由岁月酿成的一壶老酒,酒液汨汨。

倒入小杯里,小口啜入,浆感尽显的汤水便又滑又细腻的顺入喉中。

对老白茶而言,煮着喝,它能成为一壶暖身的热汤。

细腻、顺滑、暖乎乎的茶汤,带着不失清甜爽口的风味。

从喝茶的体验看,确实独到。

秋冬季节喝茶暖身,煮老白茶无疑是常规、稳妥选项。

但提到最佳的茶味利用方式,直接将老白茶煮着喝,可不如盖碗冲泡好!

《3》

寒露节气的三候,是菊有黄华。

北雁南飞,秋风萧瑟的季节,百花们渐渐收敛了颜色。

唯独菊花,越是风寒,越是绽放得艳丽。

于是,古人将农历的九月,视为菊月。

元稹曾写过一首菊花诗,名气不亚于那句经典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总结了秋菊的特性,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篱边的黄菊,凌霜盛放似骄阳。

莫叹寒露天冷秋凉,它自有一番温润热忱,绽放自我的内心。

哪怕是孤芳自赏,也要凌寒而放。

对老白茶而言,它的精彩茶味释放,也少不了一位欣赏者和知音。

要是认为,喝老白茶非煮茶不可,逢老茶必煮茶。

或者坚信白茶煮着喝,会比泡茶好一百倍。

喝茶时,简单的往壶里投入少量的干茶,便能煮出一大壶热汤。

秋冬季煮茶喝,无疑是一种懒人式的喝茶法,省事又简单。

但客观而言,相比起盖碗冲泡,将老白茶直接煮着喝会留下遗憾。

比如,不能感受到好茶的盖香变化。

又比如,无法感受白茶每一冲的香气滋味口感变化。

喝好茶的体验过程,不能实现完整与完满。

而至于从鉴别一款茶叶好坏的角度看,煮茶也不如泡茶好。

用盖碗泡茶,能够展现更多细枝末节的风味。

茶叶的香气平平,滋味寡淡等缺点,会快速暴露出来。

而一款老白茶,要是非煮茶不能出滋味。

那毫无疑问,它的内在茶味积累必然很单薄。

不然,为何需要大费周章的长时间反复煮茶,暴力煮茶,才能榨出零星滋味?

《4》

秋天喝老白茶,应该怎么办?

寒露秋意浓,宜喝老白茶。

但有一点,大家未必会知道。

直接煮茶喝,不是秋天喝老白茶最佳方式。

但简单用盖碗泡茶,同样并非最妥当的法子。

综合来看,将两者结合在一块。

先泡茶,再煮茶。

可以同时兼得老白茶泡着喝和煮着喝的风味变化,两全其美。

遇上一款内在茶味丰厚,品质不俗,细心收藏多年的白茶。

在喝茶时,自然要细细对待。

取上平时用得最趁手的景德镇盖碗,以示郑重。

茶水比例上,注水量约100-110毫升左右时,搭配干茶5克。

先将盖碗等茶具烫过一遍后,投茶,闻干茶香。

而后,环壁往下注入沸水,合盖后迅速出汤,短短几秒内便可以泡好一杯陈香悠长,茶汤饱满的好茶。

喝白茶时,好茶不必要洗,对第一冲茶汤可以放心喝。

一冲茶汤喝完后,再继续下一冲。

直至最后,等到一泡好茶的滋味被泡淡。

快出水泡茶,难以呈现醇厚顺滑汤感时。

可以将叶底放进煮茶壶内,利用持续的滚烫高温,将茶叶内部的深层次滋味物质逼出。

等到一壶茶汤煮沸,煮至有赤金色,浅琥珀汤色时。

停止加热,等到汤水不再咕噜噜的激烈滚沸,汤面恢复平静。

一壶暖身的热茶,便可煮成。

《5》

天冷需添衣。

孟郊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对游子们而言,有了御寒的冬衣,便能更加安心的奔赴远方。

而对村姑陈来说,2020年的寒露节,按计划是将要在太姥山上度过。

出门前,先喝上一泡热茶。

一路驱车上高速,去看看深秋时节的太姥山。

寒露前后,山里夜间的气温已经是寒意明显了。

在这样的天气下,太姥山上的茶树们,经历着比白露节更寒露的夜晚。

月冷寄霜华,凌寒独自开。

低温的条件下,让茶树们身体内的养分,积累得更加敦实丰满。

枝梢间叶厚枝壮的体态,耐寒凌霜而立。

静谧的深秋茶园,像是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除了风,就是茶树,连秋虫的声音都变小了。

天气冷,加上受干旱天气影响,寒露茶的产量注定不高。

但诞生在这样一个露净万物,疏风云影,秋水长空,秋色迷人季节。

寒露茶,它的风味不会差。

因为从骨子里,它就藏着深秋的薄荷沁凉意。

每喝一口,便能尝到秋意已浓,醇厚爽口,清润无比!

《6》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到了晚秋时节后,月朗星稀,疏风明月。

这般的秋色,格外迷人。

寒露时节,凉气加重。

霜寒露重,望君珍重。

多添衣,多喝热茶。

在孤意淡远的深秋,携一缕茶香为伴,更能添温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