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成都古桥老故事
“成都的桥几乎每座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传说,桥的变迁史可以说就是成都城市的发展史。如今虽然大多古桥已空留其名,难觅其踪,但古桥中的蜀文化内涵却流传下来,成为锦绣成都的记录与见证。”长期从事成都城市历史研究的刘祯贵说。
据了解,成都境内有几座清代古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九眼桥】 桥是弯弓塔是箭
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眼桥系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长40宽3高3丈,桥下有9个拱形的桥洞,是九眼桥名字的来历。”刘祯贵说。关于九眼桥故事很多,刘祯贵说:“其中‘桥是弯弓塔是箭’较为出名。在古九眼桥南面不远有一座回澜塔,俗称白塔。回澜塔共七层,顶端有一个锡合金宝顶。每当阳光照射时,远远望去,九眼桥与白塔就像是一张巨型的弓搭着一支头带银镞的箭,煞是壮观。可惜1945年白塔在一场大火中被毁,只剩下一个塔基,从此‘桥是弯弓塔是箭’的奇景不复存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九眼桥一带是热闹的水码头,要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都得从这里搭船启程。而从外地水路运来的货物,也得在这里上岸。九眼桥水码头在锦江南岸,每天天刚亮,密密麻麻的船就停泊在那里,一派繁忙景象。
1988年于九眼桥西侧新建交叉钢架水泥预制桥,从桥基点起算,长约120米,宽25米,桥北下端辟有汽车通道横贯东西,形成半立式交叉桥。1992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古九眼桥被拆除。九眼桥从建成到拆除的400年里,一直是成都的一处地标。在一些迁居海外、省外的老成都人的记忆中,九眼桥仍然是最为深刻的印象。不少影视镜头更是以九眼桥为背景代表成都的形象。
【万里桥】 成都第一桥
有2050年悠久历史的万里桥,堪称“成都第一桥”,相传为李冰所建七桥之一的“长星桥”。1988年4月维修万里桥时,发现秦汉时期砌砖等文物,桥下基石还可见成排的木桩孔洞,证明万里桥的确始于秦汉时期,早期应为木石混合结构平桥。“对于万里桥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蜀国大臣费祎出使吴国‘联孙抗曹’,诸葛亮送费祎到此桥,临别时诸葛亮一语双关地说:‘万里之行,请自此始’。另一说根据宋刘光祖在《万里桥记》中记述,相传三国时,东吴来使张温访蜀后,取水路回国,诸葛亮送他到此桥上,对张温说:‘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刘祯贵解释道。
万里桥一带景色秀丽,适宜居住,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曾歌咏过万里桥。古时的万里桥江面宽阔,还是成都训练水军之处。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正月,宋孝宗下圣旨:“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时年五十三岁的陆游,观看了万里桥一带江上演练的情景,写下气势豪迈的《万里桥江上习射》:“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由于南大街扩建的需要,原有的七孔石桥在1995年拆除,在原址修成了一座宽阔的混凝土大桥,2003年在大桥的上空又建成了一道更为雄伟的高架桥。后在南岸又修了一座现代化海洋巨轮建筑“万里号”,常听人“冲壳子”,说那是“泰坦尼克号搁浅到老南门了!”
【驷马桥】 司马相如立誓出川
驷马桥,旧名升仙桥,古时位于成都北门,它见证了“凤求凰”的千古爱情佳话。相传汉代成都文人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途经此桥时,在桥廊上大书立誓:“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天遂人愿,司马相如到长安后名动京师,汉武帝十分赏识其才华,委以重任,派其返回成都出使西南夷。如此,司马相如果然乘着驷马高车重过此桥,印证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后来,他与临邛(今邛崃)才女卓文君结缘,功成名就,青春结伴,衣锦还乡,传为佳话,升仙桥也就改名为驷马桥了。
【五丁桥】 见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诗中李白对于蜀道险峻的描写,令人感同身受。自古以来,蜀地一直处于“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窘境。古蜀时期,蜀王想打通前往中原的道路,五位壮士挺身而出,率领数万大军,数千能工巧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进入秦岭深山老林中。为纪念五位壮士,蜀王将他们出征时路过的这座桥命名为“五丁桥”。从成都市北门进入市区,由五块石通往一环路,自白马寺前行百米,架在府河上的这座桥就是鼎鼎大名的“五丁桥”。
【都江堰南桥】 中国最美的廊桥
南桥始建于1878年,位于宝瓶口下游的岷江内江之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宏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湍急的岷江水从南桥下奔流而过,而梁木结构、飞檐斗拱的南桥却岿然不动。但在2008年“5·12”地震中,南桥廊桥上部结构五类损坏,桥体下部结构二类损坏,处于危险状态。经专家鉴定后,决定按原形、原貌、原状、原风格特征及原工艺技术重建南桥。
【驭虹桥】 皇帝金口护佑
驭虹桥,又名蒲江东门桥,位于蒲江县东门,跨蒲江河。桥长107.8米,宽5.9米,高10米,形似长虹卧波,故名驭虹。刘文翎先生撰写的《蒲江驭虹桥逸事》中写道:“蒲江老东门桥,又名驭虹桥,兴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早于邛州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建的老南门桥。据传,两桥竣工后都奏请皇上封为‘川南第一桥’。邛州的奏折把‘川南第一桥’的‘桥’直接写为‘桥’,而蒲江却把‘桥’写成‘硚’,并奏明开桥之日天空突现彩虹,故名驭虹桥。结果皇帝颁下金口玉言:‘邛州南桥,乃木桥,可经六十年风雨;蒲江驭虹桥乃石头建造,可永垂不朽。’邛州老南门桥果然在六十年后被洪水冲垮,而蒲江的驭虹桥至今犹存。”1948年和2010年曾两次因洪水致桥身、桥面部分坍塌而维修加固。
【二江寺拱桥】 省重点文保单位
二江寺拱桥位于华阳镇府河与江安河汇流处,又名二仙桥,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已有189年的沧桑历史,它是目前成都市域内规模最大、保存原物时间最久的石拱桥。这座石拱桥保留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科技和文物价值。1981年5月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为保障府河两岸交通进行过扩建,2001年12月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