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李鬼又搞事!防水涂料制假售假窝点甚至已经形成半公开化“基地”
近期,又曝出了防水涂料弄虚作假事件。据淮南市山水居42号楼2单元居民反映,自家外墙报修,等了近一个月之后,来了两名工人花了不到2个小时,仅在外墙简单地涂一层防水材料,就花了1万6千多元。
对此,居民很是疑惑,便找了几个专业维修房屋渗漏的单位了解,几经了解发现,即使是使用市面最好的防水涂料,其维修价格也低于现在维修价格的好几倍,居民这才确定自己真的遭遇骗子了。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防水涂料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以其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而著称的防水涂料,可将建筑涂装成“铜墙铁壁”,但却阻挡不了追逐利益之人的浸透。
防水涂料市场存在许多问题,给建筑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不仅有层出不穷的骗术,还有铺天盖地的假冒产品。近几年市场上依旧还有很多防水涂料价格比较低的冒牌货,而且大多是仿冒名牌,对市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3000余家防水企业,但却只有三分之一企业拥有生产许可证。同时,这些拥有许可证的正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仅在60%左右。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生产工艺落后、节能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个别地区,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甚至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
甚至有一些厂家采用低价质劣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违规加入再生材料或其他添加剂,使得防水涂料的耐老化性和耐久性大大降低,导致一些工程刚竣工交付使用就出现裂缝、渗水现象。
关于防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和企业的失信经营问题,在行业内已经是老生常谈——一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大量生产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产品;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偷梁换柱”,抽检和送检的产品是合格的,而卖给消费者的却是低端的防水材料,进工地送检是合格产品,实际施工时换成伪劣产品——这些行为,不仅使得建筑和工程渗漏的现象越发严重,威胁到了建筑和工程的质量以及居民的安全,更不利于防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防水市场乱象丛生的当下,失信经营已成为“家常便饭”,劣质产品的大量生产,虚假检测报告、虚假产品信息的一再曝光,建筑渗漏等问题的舆论热度居高不下。
防水涂料市场纷杂难辨,无处不在的骗术和假冒伪劣产品,说到底都是人心作祟,欲望驱使,但也并不是无能为力。
作为质量和信用主体,防水企业要想立足市场,实现持续发展甚至成为“百年品牌”,就不能被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所迷惑,而必须要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在提升防水工程质量,降低建筑渗漏的过程中应当身先士卒,将质量和品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质量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货真价实”。
防水企业应以质为准,积极抵制非标产品,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等自我提升。同时,以诚为本,不制假贩假,不虚报伪报,脚踏实地,通过抓住机遇,自觉转型升级,进而促进落后的工艺、产品退出市场,实现行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