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序言
生命意义有多重要?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生命意义,于我们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当你触摸到,或者只是隐隐窥见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你便能好好的活下去。假如你感觉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生存的活力会瞬间熄灭。
生命的意义不只是让我们认真的活下去,它也会激励我们做出超越于自我的壮举。
《集结号》里的主人公连长谷子地,在战争结束后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自己当年率领的整个连队也成了失踪部队。
活下来的谷子地,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给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交代。他无法接受47名兄弟们不明不白的牺牲掉,连英雄都算不上。
当谷子地回到当时血战的场地时,却发现这里已经成了煤矿开采地。没人相信这里曾经是战场,更没人相信地底下埋着谷子地的兄弟们。
谷子地开始一个人挖这座山一样高的煤矿。
你记得谷子地的神情吗?衣衫褴褛却浑然不觉,所吃所住都是最低配置,神情却无比专注执著,日复一日,不知疲倦。
活着的意义,是他的精神支柱,驱动他做出了超越自身极限的壮举。
在战争时代,这样的壮举更是常见。比如,《风声》里的顾小梦、吴志国,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却始终未曾背叛组织。因为他们意义支撑。
我们普通人,当然未必是要成就什么样的不朽事业,做出怎样的无畏牺牲。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意识到,假如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你将会拥有最高质量的生命体验,你的生命潜能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恭喜你。如果你还没找到生命的意义,也无需焦虑,从今天起,我们可以一起开始思考关于意义的那些事儿。
No.1
意义,与自我的共鸣
在寻找意义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到底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思维的囚徒》的两位作者,给出的定义是:“与自己核心本质或真实本性达成的共鸣”。
什么是自己的核心本质或真实本性?
每个人都有关于自我的图式。这个图式是在经年累月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自我图式,也就是我们大脑中关于自我的全部认识,即代表了我们的真实本性,核心本质。
当你在做或者即将要做的某件事,和你的自我图式吻合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和自己本性的一致性、共鸣感。
所以,意义的核心,是和自我图式的一致性。
这么解释后,你可能会发现,关于什么是意义还是没说清楚。我在读完《活出生命的意义》等相关书籍后,认为可以从另一个维度上去补充诠释意义的含义。
意义,其实也是在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对人存在价值的一种关注。
在做某事时,我们希望看到这件事的价值,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换到过去以及未来时态也是一样的。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我们渴求为这些事赋予某种价值。未来还没做的事,我们也希望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价值。
而你所需求的价值,本身必须和你的自我图式一致。只有感受到二者的和谐性,这些价值对你来说才有“意义”。
我们来总结一下,意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在寻找、发现、甚至创造与自我图式一致的价值感。
我们还可以把价值感再次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与自我有关的价值感,另一个维度是与他人、社会有关的价值感。
与自我有关的价值感,包括个人的心理成长、技能提升、道德完善等。与他人、社会有关的价值感,包括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的奉献等。
一个人在做事时,如果能够体验到个人的成长、道德的完善,或者认为自己对他人提供了帮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等,那么,他就是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
假如他做所有的事情,既没有感觉到个人的提升、成长,也没有感觉到对他人、社会的价值,那他大概率会失去生存的动力。他会感觉到无尽的无聊、空虚。
维克多.弗兰克尔称这种情况为“生存之挫折”。
找不到意义,是人生存于世的最大挫折。
No.2
意义,内在动机和叙事自我
弗兰克尔说:“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人最主要的动力”。
为什么意义于我们而言如此重要?生命失去意义,为什么会遭遇“生存之挫折”?
我想先从内在动机来分析。我们做事的动机,可以分成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就是你身体内部仿佛有一个发动机,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你去做某件事。外在动机呢,恰好相反,是需要外部环境来给你提供做事的动力,你的身体内部本身是缺乏动力的。
最好的状态,一定是内部有发动机。
你不能只依靠外在的激励。外在激励,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只要激励停了,你就会马上失去继续的动力,紧接着彻底放弃行动。
内部的发动机哪来的呢?当你感受到自主性、胜任感和联结感时,内在动力就点燃了。
自主,是出于本人的自由选择,在做事时,能够体验到的自我掌控感。胜任,是能力上的匹配。联结感,是和他人的一种联系。有了联系,就有了归属。
内在动机和意义有什么关系?
当你找到、发现了做某件事情的价值时,你会感觉到,这件事情是由我本人选择要去做的。你能体验到自主感。价值实现了,你会体验到胜任感。
做事的意义,有些时候是为了帮助他人,服务于社会,这会让你体验到和他人的联结感。利他行为的背后,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在满足自己的归属需求。
一旦你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就激活了自己的内在动机。你会主动的、持久的去做一件事。在此过程中,你的幸福度也会比较高。
我想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意义如此重要。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提到,人有“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
体验自我,是我们在当下的每时每刻的一种即时感受。
叙事自我,关注的不是当下的感受,而是自己改编后的感受。
比方说,你出去旅行,大部分时间都在无聊的等待,排队,还和导游有了点小冲突。但是,在看到美景时,你被震撼到了。旅行结束时,导游小姐姐态度也非常好。最终,你对整段经历的评价会非常棒,认为自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你被峰值和终结时的体验征服了。
而实际情况是,你的体验自我经历了多次的不愉快。
我们每个人活着,看起来似乎是体验自我的及时感受更频繁,应该也更重要。事实是,最终决定我们整体感觉的却是爱讲故事的叙事自我。
你的叙事自我,负责做出一个总结性的整体评价。这个评价,依赖的是你的峰值体验,在事情终结时的体验。
体验自我的那些琐碎感受,会被叙事自我抛之脑后。
如果你的生活失去意义,不管你的体验自我多愉悦,叙事自我都会认为无聊、空虚。因为叙事自我没办法找到峰值体验。
对意义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叙事自我的渴求。
赋予意义的峰值时刻,决定了你的叙事自我会如何评价整段经历、甚至是人生。
No.3
应对意义危机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呢?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抽象的问题。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人最容易遭遇意义危机?
你会发现,最容易发生意义危机的时刻,包括迷茫期、生活或者工作发生重大挫折时,以及遭遇苦难时。
在这三种情况下,人最可能陷入“生存之挫折”。你看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价值,看不到生活本身的意义,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现在,我们通过分析把问题切换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在迷茫期、挫折期、苦难期,我们如何找到生命的价值?
我之前文章中提到过,人类有负面偏好,会下意识的更关注消极的信息,忽略积极的信息。
当你处于迷茫、挫折、苦难期时,你的这种倾向会更加严重。你会把眼睛盯在消极面,然后进一步加剧你内心的迷茫感、挫折感、苦难感。这么一来,离生命价值、意义这样积极的一面,只会更加遥远。
所以,想发现价值、意义,最需要做的是让自己从本能中走出来,去关注积极面。
《思维的囚徒》中给出的建议是,你应该写出这件事情带来的十大积极结果。
我自己在执行中,发现只写积极结果效果还不够好。那些你所思考过的消极结果,仍然会在大脑中盘旋,时不时的溜达出来占据主导地位。
最好的方式是,我们先把所有能想到的消极结果都写下来。接着,每条消极结果后面都写一条对应的积极结果。
我今年在迷茫期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效果显著。
我先写了处于迷茫期的四个消极结果:
1、每天感觉精力比较差;
2、专注力下降;
3、做事效率降低,难以达成目标;
4、比较抑郁,缺乏热情;
写完后,我又写了对应的五个积极结果:
1、精力比较差,提醒我应该注重身体锻炼,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2、我可以想办法提升专注力,看一些相关书籍,我的专注力会更进一步;
3、这也是一个重要信号,提醒我要更加注重目标的制定方式,目标要和具体情况结合,做灵活的调整;
4、这是暂时的,真实的情况更可能是,迷茫期有助于我找到下一步的方向。如果没有此次的迷茫,我可能很难实现自我的进一步提升、发展;
5、迷茫期的这段思考,走出迷茫期的方法,我还可以写出来,帮助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找到出路。
当我一条一条写下消极结果,再对应着一条一条写出积极结果后,答案已经跃然而出。这段迷茫期其实带给我的收益远远大于损失。
迷茫期的意义已经很明确:它会指引我进入下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还能让我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迷茫期结束后,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从阅读结构到行动模式,以及人生目标,都做了一次重大调整。我还写了一篇《走出迷茫的本源力量》,希望能帮到处于迷茫期的人。
当你能够发现迷茫期的意义,你就不会再陷入抑郁之中。
在遇到挫折、遭遇苦难时,我们同样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先去列出你所感受到的所有的消极面,再去列出你能想出来的所有积极面。积极面尽量比消极面数量更多一点。
意义,并不那么神秘。
你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到积极面,去思考下这些事情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成长,再去想想,这件事情之后,你能给予他人什么样的帮助。
从个体成长到如何利他这两个维度去思考,事情的意义就会呈现出来。
No.4
应对意义危机
应对意义危机,还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我称之为“时空旅行”。
处于意义危机时,你会发现自己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只盯着当下的自己、当下的消极面,而不会延长时间线,把目光投注到未来。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经历了诸多的苦难,他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和他非常擅长把目光投注到“未来”有重大关系。
有一天,弗兰克尔要从集中营走到工地去干活。天气异常寒冷,弗兰克尔穿着破旧的鞋,艰难的前进着,脑海中盘旋的几乎全是对食物的渴望。他从这些琐念中抽离出来,去想象自己未来有一天站在讲台上,如何给听众们讲关于集中营心理学的内容。
弗兰克尔认为,苦难本身并不值得经历,或者说,苦难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一旦我们难以避免的陷入到这种境况中,就要学会让自己从“当下”解脱出来,去想象、观察未来的自己,去和未来的自己互动。
存有对未来的希望,可以帮助我们超脱当下的苦难、挫折、痛苦。
你可以把关注点放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也可以从未来的生命终点去回望整个人生历程。这会帮助我们把人生当做一个完整的整体去思考。
我的一个朋友,她工作超级忙。每天从早上到晚上九点,除了午饭时间,几乎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更崩溃的是,这么忙的工作,待遇不过平均水平。陷在日复一日琐事里,加上没时间带孩子,她感觉自己犹如在地狱中行走,身心备受煎熬。
有一次我们聊天,她在倾诉自己的绝望。我问,假如你现在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你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她想了想后告诉我,她认为自己无愧于孩子,为了赚到供养孩子的钱,她拼尽了全力。她认为自己也是孩子值得学习的榜样,认认真真生活,勤勤恳恳工作。
我说,对,这就是你这段经历的意义。此后,她从煎熬中解脱出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活着百般煎熬,其实是忘记从生命的整体去评价自己当下的这段经历。那些琐事,那些看起来无意义的忙碌、付出,从整体来看,很可能都有它的意义、价值。
当你从终点回望时,你才能意识到这点。
所以,假如你看不到忙碌的现世生活的意义,可以试着想象已经走到终点的自己,会给自己写一个什么样的临终遗言、墓志铭,或者是一本自传书。这种时刻,我们往往会像旁观者一样冷静、客观。
学会让自我在时空中穿梭,从现在到未来,再从未来回归到当下,你会用更丰富客观的视角来评价会对每段经历。
我们经常说,人要活在当下。这本身是没错的,丢掉过去的包袱,观察当下、重视当下,全神贯注的活在当下。
但是,有些特殊时刻,我们一定要试着从当下跳出来,换一个视角,去给当下一个定义,给出一种更客观的评价。
此时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当下会重获意义,你也会再次看到前方的曙光。
No.5
结语
你可能也发现了,我在前面所写到的意义,基本都是比较具体的一些意义,一些事情、一段经历存在什么样的价值。我并没有去提到我们经常说的生命的终极意义。
因为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一个相当哲学的话题,也是一个迄今为止没有达成共识的话题。
当你我还处于生命的历程中时,谁都很难回答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样的终极意义。
可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你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这是一个只有真的走到终点,才能给出唯一答案的话题。
不过,好在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走在追寻、探求终极意义的人生之路上。
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不下牌桌,就能找到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