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堂】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通用法则
本期视频
中国传统建筑尽管有多种建筑形式,但总的风格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它们在尺度、比例上,遵循着共同的法则(或规则),这个规则,就叫通则。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建筑形式都是按照这些通则去设计施工的。这些通则就是关于面宽、进深、柱高、柱径、上出、下出、收山、推山等的规定。
(一)面宽与进深
从平面上看,建筑都有面宽和进深。建筑由若干间组成,每一间的宽度是每一间的面宽。建筑各间的总宽度叫“通面宽”,同时,进深方向无论开间多少,总深度称为“通进深”。比如图中明间的宽度就叫明间的面宽,明间两侧叫“次间”,次间的宽度叫次间的面宽,建筑的两边最外端叫“梢间”,“梢”就是树梢的梢,是端头的意思。有一些教材中称为“尽间”,我查过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尽”字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尽”是尽头的意思,在过去比较忌讳。所以建筑只有明间、次间和梢间的叫法,如果还有更多开间的话就成为一次间,二次间……如果前后有廊子,廊子的进深为“廊深”。
(二)柱高与柱径
从这张图上看不到柱高,只看到柱子的位置。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柱高和柱径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无斗拱的小式建筑,柱高是柱径的11倍左右。如果说柱子直径是27公分,那粗略计算柱高就应该是3米。
(三)侧脚
我国清代建筑古建筑中,外圈柱子都有侧脚。侧脚指柱子并非完全垂直于地面,是下脚向外侧出一个尺寸,这个尺寸一般是柱高的1%,就像人稍息时的姿势。比如柱高3米,那么就侧出3公分,这样有利于建筑的稳定。
如上图所示,周边的柱子都向外侧出1%的尺寸;角上的柱子向两个方向有侧脚。
明代初年和明代以前的建筑,所有柱子都有侧脚,并且都是以建筑的中心点为主向外侧。因此明代以前的建筑的稳定性更好一些。到了清代就简化为仅外圈柱子有侧脚。当然,也有部分建筑的柱子全都垂直,没有侧脚,比如牌楼。
(四)上出与下出(出水与回水)
“上出”“下出”又叫“出水”“回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向外挑出,有较大的出檐。小式建筑的“上出”指椽子向外挑出的长度,约为柱高的十分之三。大式建筑的出檐是椽子挑出尺寸再加上斗拱挑出尺寸。所以通常我们知道了柱径就等于知道了柱高,知道了柱高就能算出上出应该是多少。
此外,中国古建筑建在台基上,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叫作“台明”。台明并不是到柱子中线为止,而是边缘要向外延伸。台明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出的部分称“下出”。延伸多少呢?下出的尺寸约为上出的70%到80%,具体要看建筑的高度。“上出”“下出”二者的尺寸差叫“回水”,其作用在于保证屋檐流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保护柱根、墙身免受雨水侵蚀。
(五)斗口
大式建筑的基本模数是“斗口”。斗拱最下面是一个斗型的构件,叫“大斗”,又叫“坐斗”,即“斗口”。建筑的所有尺寸都与其“斗口”有倍数关系。按清代工程的做法,台明的上皮到挑檐桁下皮为斗口的70倍。70倍的斗口去掉斗拱的高度,剩下的是柱子的实际高度。
另外补充一点,小式建筑上出是柱高的30%,由两部分构成上檐出:一部分是檐椽的出头,一部分是飞椽的出头,我们把上面覆的一层椽子叫飞椽,飞椽占整个上檐出的三分之一,檐椽部分占三分之二。在大式建筑上,从挑檐檩的外皮到飞檐椽的外皮,是固定的21个斗口,这21斗口也分两个部分:三分之二是檐椽,三分之一是飞檐椽。同样,大式建筑下面也有台基,台基漏出地面部分叫台明,台明也有向外的出檐,这个出檐是小于上檐出的,相当于上出的80%,它和上出之间的差叫“回水”。回水也是为了防止雨水溅到台明上的。所以我们的古建筑,无论是大式的还是小式的,无论是硬山、悬山还是庑殿歇山,都是按照一样的规矩建造的。
(六)步架与举架
中国建筑屋架中,两邻两檩向的水平距离叫“步”,垂直距离叫“举”,由于自上而下各步的举高不同。因此,中国古建筑的屋面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若干段折线,苫背瓦瓦以后形成曲线,屋面自下而上角度越来越陡。为什么要是一条曲线?一是增加采光,尤其是增加冬天的采光,如果屋面是曲线的话,能形成一种“反宇向阳”的形式,檐口的部分翘起一点会有更多的阳光照进去;二是屋面是曲线的,雨水自屋顶冲到到檐口部分就会像抛物线一样,把屋面的雨水抛得更远。所以古人总结,叫做“上尊(陡)而宇卑(缓)”。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每一步的举架不同,但其变化是有规可循的。举高与步架大小的比值称为举架,一般有五举(0.5)、七举(0.7)、九举(0.9)。古代民居的屋面一般两步或三步到顶,两步到顶时,第一步五举、第二步七举,一般建筑不管有几步,最大不应超过九举。祈年殿屋面顶端的举架达到了十三举,坡度远远超过45度。这是特例。
(七)收山与推山
歇山的“收山”法则是指确定歇山式屋顶两侧山花板外皮位置的规定,即由山面檐中线向里推一个檩径,为山花板外皮的位置。这样保证了清代建筑所有的歇山的山花位置是一致的,这仅仅是清代的歇山建筑。关于这一位置,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尺度,官式做法也与地方做法不尽相同。
上图为一个庑殿的构架平面图。庑殿的“推山”指庑殿正脊向外加长,导致山面除檐步之外的各步架逐次减小,山面屋面变陡的规则。通常做法是:第一步,角梁位置仍是45度角不变,从第二步开始推出步架的十分之一,第三步在已推出的十分之一的基础上再推出十分之一,以此类推。推山的结果是山面的屋面变陡,建筑则更添一分雄伟气势。
以上提到的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通用法则。面宽和进深、柱高和柱径、步架和举架、歇山的收山、庑殿的推山,这些基本尺度和基本规则保证了我们建筑物的比例关系是不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曾表示,中国建筑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所谓千篇一律,就是设计、施工所遵循的规则是一样的,但是它能组合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建筑物。
您关注的是最受欢迎的中国古建文化艺术公众号
传播:中国古建文化 |营造技艺 | 汇聚匠心 |传承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