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篇三句话被误读千年,皆源于对“朋”字的错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的三句话。三句话看似平常,但大量事例告诉我们,越是“平常”,越不能平常对待!否则,你就始终难以洞入儒家的大门。
这三句话,已有太多解读。但大多解读都如隔靴搔痒,很不来劲!想必问题都出在对“朋”字本义的把握上。故而,启子牺牲修炼时间,专门行文,以全新视角来揭示这三句话的内涵,以求抛砖引玉。
先看一下这三句话在一般解读中的逻辑呈现。
研究过《周易》的学友应该都读过《系辞》《文言》等著作,相信会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孔子的写作能力,那是相当了得!无论是见解、用词,还是逻辑、结构,均可谓精雕细琢,“牵一发而动全身”。
尽管孔子言说“述而不著”,但是,对于整理编纂本朝及前朝重要经典这等文化事件而言,很多编著出自孔子之手,也在情理之中。对此,我们不必深究。之所以要认知一下孔子的写作水平,就为推敲《论语》开篇这三句话。
我们可以推理,孔子弟子都非等闲之辈,之所以要选择这三句话作为开篇,一方面,这三句话必然关系到整部《论语》的逻辑框架;另一方面,这三句话本身也自有其内在逻辑。换句话说,如果后人解读中不能清晰呈现这三句话的内在逻辑的话,那这个解读肯定是有问题的。
顺便普及一点写作技巧:写文章,重在架构逻辑;读文章,重在解构逻辑。
再看后人的解读,其中绝大多数都将“朋”字解读为“朋友”。如是解读,那这三句话的逻辑就是“学而时习—有朋远来—不知不愠”,虽然也能铺陈一定的逻辑关系,但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无关痛痒。再者,“有朋自远方来”,就真有那么乐吗?开句玩笑:如果是找你借钱的,相信你也乐不起来!再者,到孔子“学府”读书,难道就是为了“朋来而乐”“不知不愠”吗?不用我说,大家都会觉得,这种逻辑太过牵强。
由此看来,这个“朋”字必定另有深意。
我们可先看一下“朋”字的演变:
看得出,金文“朋”字与甲骨文时期具有传承。甲骨文“朋”字,是两串贝壳的象形,因而“朋”曾被认为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相传很早时,由五枚贝壳穿成的串为“一朋”。《周易》损卦六五爻辞中,就有“或益之十朋之龟”之说。金文“朋”字,只是在其甲骨文基础上增加了一“人”形,寓意手提一“朋”货币,其意仍与货币有关。
可是,与金文“朋”相比,小篆“朋”字则发生根本性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存疑,二者是一个字吗?
单从“朋”字的演变上,是难以找到答案的。为此,我们只有另辟蹊径。
崩字和绷字演变
上图,左边二字是“崩”字,右边二字是“绷”字。可以发现,小篆“崩”字和“绷”字,均有小篆“朋”字的造字结构;而“绷”字的金文与小篆之间也有混用现象,这也从侧面说明,至小篆时,“朋”字的造字结构就基本被固定下来了。金文是大篆的一种,故而大篆与金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对比发现,小篆“朋”字与甲骨文“朋”字,形状虽极为接近,但更像是一种错认。小篆“朋”字的真正来源乃是大篆“崩”字。因而,要解读“朋”字的本义,只能从“崩”和“绷”字中寻求。
从造字结构分析,小篆“崩”字和“绷”字,均由小篆“朋”这个基本结构构成。小篆“朋”字,上面是一“人”形,“人”形下面是类似三根枝干的结构,可视为构成“人”的三个结构。再从字义上分析:“崩”字的本义表示山体倒塌,也比喻帝王死亡;绷字的本义表示古代帝王下葬前用药布缠裹全身。可见,二字的字义与小篆“朋”字的三个结构密切相关。可以推理,正是由于小篆“朋”字内在结构的分离,才引申为山体倒塌、帝王驾崩等含义;正是因为担心帝王内在结构的分离,而用药布将其裹住。
由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认知:第一,小篆“朋”字与甲骨文“朋”字的造字结构是明显不同的,甲骨文“朋”字表示货币,而小篆“朋”字与货币已毫无关系;第二,小篆“朋”字,不仅在字形上与“崩”字和“绷”字同根同源,而且在字义上也一脉相承。
核心问题来了,小篆“朋”字类似三根枝干图示的三个结构具体指示什么涵义呢?
按照道家的修真理论,人体由“三个结构”组成,所谓“忘形而养气,忘气而养神,忘神而养虚”之说,对应的就是形身、气身和元神。无独有偶,佛家禅修中也有“三身四智”的相关理论。可见,小篆“朋”字的三种结构,或可正是对人体结构的生动象形。
至于“朋”字为何又由“三个结构”演变为双“月”结构,这就很好理解了。一方面,从字形上,双“月”结构与小篆“朋”字的三个结构十分形似;另一方面,二者在字义上也能够承接。因为这里的“月”是“月肉旁”,并非月亮的“月”。而三种结构中的形身就是肉身;气身和元神均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再用一个“月肉旁”指代,亦十分形象。
“月肉旁”的演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儒释道经典中,对“朋”字右边这个“月肉旁”均有论述。例如,儒家称之为“性”,道家称之为“元神”,佛家称之为“佛”。对此,庄子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吾”,而且庄子的重要观点——“吾丧我”,正是儒释道修行修炼的根本秘诀!
基于“朋”字的这一解读,诸多词语也可得到更加生动合理的解释。比如“驾崩”一词,古代皇帝之所以被称为“天子”,就是基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认知,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代天行道,其实质就是“天”所委派的“法人”。一旦作为“天子”的皇帝去世,也就意味着这种天人关系突然崩塌,故而用“驾崩”来形容,十分贴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另外,正如庄子所言,“朋”字既然指代“我”和“吾”之间的关系,那就可以进一步将这种关系扩展为你和我之间的朋友关系,这就是其现在的含义。
基于上述解读,再审视开篇这三句话的逻辑,自会焕然一新。
如果进一步发掘“朋”字的本义,会发现“我”和“吾”之间关系,就是天人合一的关系。如果用这一本义重新释读开篇三句话,其涵义自会不同。
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启子前文曾说过,“学”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和“中庸”。正所谓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学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学”字,其含义都指向“爻”这个字。“爻”字可代指易经八卦、六十四卦中的三爻或六爻,本义为阴阳感应;也可代指“二”字,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二”,“二”字可以代指“天地”、“阴阳”,也可以代指“我”和“吾”之间的天人合一关系。因而,“学”的本义,就是学着如何“天人合一”。通俗讲,就是要对照四书五经中的理论和案例,正确认知和处理天人之间的关系,做到顺应天道,人天一体。可是,做到这些太难了,光靠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在于练,在于工作生活中去实际运用。故而,务必还要“时习之”。
进一步推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天人合一,依《大学》所言,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很自然,“学习”还需有阶段性目标,例如《大学》中的定、静、安、虑、得。相信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这些中间目标的不断精进,自己的信心必将与日增强,身心也在发生良性变化。这些效果都是普通人偏重外求、追名逐利所体证不到的,因而,也必是“喜悦”的!或许佛教的“法喜”可以表述这个“悦”字。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依上解读,这里的“朋”字更侧重“我和吾”关系中的“吾”。也就是儒家的“性”,道家的“元神”,佛家的“佛”。而《易经》坤卦“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之“朋”,或对应的就是“我”这半个的“月肉旁”。
人自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直至婴儿出生后吃第一口奶,这期间都由这个“吾”在“无为”地指挥。可是,自从婴儿体知第一口奶的味道和不再饥饿的觉知之后,这个“我”就从零开始,逐步壮大。直至有一天,这个“我”变得十分强大,足可将内在的“吾”蔽之不用,这同时也意味着天人之间的隔断。只有遇到十分惊恐或其它非常状况时,这个“吾”才会被迫出来照应一下,其它时光,她都被远远地抛弃!
“吾”被抛弃后的后果,是生病,焦虑,得到了还不满足,失去了一蹶不振,实在是太多太多......对此,儒家、道家、医家的古圣先贤,根据黄帝传承下来的修炼方法,开发出一整套修炼和养生方法——这些统称为“中华功夫”,以教导时人摆脱现状,返璞归真,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这个被远远抛弃的“吾”再请回来“主政”。这些方法有如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慎独”,有如道家的“守静笃”、“心斋”、“坐忘”;就连诸葛孔明,告诫晚辈时也谆谆叮嘱:“非宁静无以致远”。圣人之心,其意拳拳。只可惜,积习于“醉生梦死”中的人们,不了解、不相信这些言论,依然我行我素。这都是因为这个“吾”已被抛弃的太久太远了!
如果终有修习者,刻苦用功,有朝一日,突然觉悟,体证真“吾”,自会由“悦”乃“乐”。须知此刻之“乐”,已非“喜怒哀乐”之“乐”,个中之“乐”也只有体证“有朋远来”者才能体会。
第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真“吾”远来之后,其对应的境界就是《中庸》所言之“中”,老子所言“致虚极”,佛家所言“性空”,庄子所言“坐忘”。在“中”的境界里,“我”的所有言行完全听命于其内在的“吾”,再不可能去“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在这种状态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喜怒哀乐再不会象以前那样随意发作,伤人害己;即使发作,也是由“中”而发,顺应天道,无善无恶。由此,学友们也可以领略“允执厥中”的深刻内涵。
能够置心于“中”,那这位修习者就称得上是一位圣人了,这正是君子所企及的。这时的君子,对应的就是《易经》乾卦九二爻、九五爻的“利见大人”。当你置身九五之位之时,自可“齐家”“平天下”,担当圣人的责任,实现圣人的价值。当你置身九二之位之时,虽然还不被人知晓,你说的言论常人也未必听,但是,你也不会因此而愠闷,因为你有“吾”执“中”,哪里来的“喜怒哀乐”呢?况且,你也坚信,终有一天,你会迎来“九五”之时位。即使迎不来,抑或自己还未到达圣人的境界,作为君子亦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哪里有心思去“愠”呢?
悉心领会一下,你就会觉得孔子这三句话真的是非比寻常。
先来看这三句话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对于修习者而言,第一句对应的是,尚处于修习用功阶段;第二句对应的是,修习已迈上关键台阶;第三句对应的是亲民,也可以理解为普度众生,或者是为全社会服务。
再来看这三句话与整部《论语》的关系。整部《论语》是弟子们摘录孔子与弟子讨论时所阐述的言论。讨论什么内容呢?他们所讨论的正是修习中所面临或引发的各种问题。不过,这其中更多侧重的是传统文化。毕竟孔子已有那么多得意弟子,教习功夫方面已不需要孔子亲自操刀了。纵观《论语》诸篇,其内容也基本上按照修习三个阶段来铺展,有兴趣的学友可以自行去验证。可以这么说,如果开篇三句话更多侧重“中华功夫”修习阶段的话,那整部《论语》则更多由“中华功夫”上升至“中华文化”。
因此,无论是开篇三句话,还是整部《论语》,其所要揭示的,就是通过认知自我、认知人类,来认知天地、认知宇宙;再借助宇宙认知、天地认知,来反观人类,反观自己,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现在,透过人类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疾病问题、生态问题、气候问题、大气问题来反思印证,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思想脉络是多么超前和富有智慧!
可是,天人之间,虚无缥缈,无以为系。要想知天,谈何容易。即使科技如此发展的今天,即使再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人类的视野仍然不能超出圣人和科学家们的内观和想象。一朵花儿,如果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再到夸克/光子、中微子......无限细分下去,里面就是空无,但是空无并不代表什么也没有。就是说,无论科学技术再怎么发达,若要应用由物质构造而成的工具去认知非物质所构成的时空,现在来看仍然是不可能的。
在人类尚未发明这种工具之前,何不效法一下爱因斯坦,因为他在临终之际才发现,应该在“神学”中去探知宇宙的边界。他所指的“神学”,正是诸如“中华功夫”之类的修行;他所指的“边界”,正是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边界。
那么,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边界”其实就在“朋”字当中,在“吾”“我”之间。而“中华功夫”就是连接“吾”“我”的功夫,古圣先贤正是发现了“中华功夫”,因而开创了“中华文化”。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通过“中华文化”去发掘和运用“中华功夫”,进而去认知真正的自己,真正的社会,真正的世界,真正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