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鹏主编」强推!综艺界的清流,豆瓣9.2分!一档读信的节目竟红透网络!
最近在看一档邀请明星朗读信件的国产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这档节目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犹如文化界拂过一丝春风,心旷神怡。听信中内容,也如饮清泉,甘之若饴。
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
72岁的著名演员归亚蕾在第一期中两次登台,分别演绎了民国文学洛神萧红和著名女歌手蔡琴。这两位写信人写信的时候都比她年纪小很多,尤其萧红,当时不过三十。但归亚蕾用她那被漫漫岁月抚摸过的低柔嗓音缓缓读出两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女性的不同心声时,格外熨帖人心。
《见字如面》上,蔡琴写给媒体的信,是关于前夫杨德昌逝世的,其中一句尤为打动人:
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
嘉宾许老师说,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没有人对你说过这句话,那是遗憾的,这是比任何情话都要有分量的话。
《见字如面》里,还有一封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以及曹禺回给黄永玉的信:
曹公曹公!你的书法照麻衣神相看,气势雄强,间架缜密,且肯定是个长寿的老头,所以你还应该工作。工作,这两个字几十年来被污染成为低级的习俗。
在你的生涯中,工作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吧!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良工不示人以朴”。像伯纳·萧,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在纽约,我在阿瑟·米勒家住过几天,他刚写一个新戏:《美国时间》,我跟他上拍练场去看他边拍边改剧本,那种活跃,那种严肃,简直像鸡汤那么养人。
他和他老婆,一位了不起的摄影家,轮流开车走很远的公路回到家里,然后一起在他们的森林中伐木,斫成劈柴,米勒开拖拉机把我们跟劈柴一起拉回来。两三吨的柴啊!我们坐在米勒自己做的木凳饭桌边吃饭。
我觉得他全身心的细胞都在活跃,因此,他的戏不管成败,都充满生命力。你说怪不怪;那时我想到你,挂念你,如果写成台词,那就是:“我们也有个曹禺!”但我的潜台词却是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谁也不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践了你。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莎翁《马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
这几段文字真是精妙。朋友之间能这样坦诚已不多见。还能一针见血提出意见,敢于说出朋友的作品哪里不好,直言不讳说不喜欢,试问现在有几人敢于这么做,又有几人勇于接受?
曹禺将这封信表框起来,放在家里,每次“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被势位所误,就拿出来看看;并且还给夫人看、子女看,一家人一起看。
曹禺这样的大师,勇于接受黄永玉这位年龄要比他小得多,在当时名气还没他大的挚友的意见,胸襟气度自不必说,挚友之间理应如此。
其实,《见字如面》节目的形式,来自于英国伦敦很有名的一个活动叫 Letters Live,从2013年开始,请许多老戏骨在 Freemasons' Hall 为观众读各时代的信件。
国内将这档节目翻译为《见信如晤》。
一晚三小时的精彩朗诵带给观众的不只是笑声,还有感动。
这档节目有趣的一点是,观众都不知道下一个朗读者是谁,以及将朗读谁的信。所以大家全程都满怀期待和惊喜。
节目还出了一本书,叫《Letters of Note》。收集了各种有趣迷人的信件、明信片,包括节目中朗诵的信件。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参加Letters Live活动时朗读了这封来自二战时期的情书:
这封书信,记录了二战期间男女主人公Chris与Bessie间的通信记录。生动还原了战争背景下,两人平凡但伟大的爱情。
关于Letters Live这个节目,卷福是这么说的:
Letters Live活动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主人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Letters Live之夜产生的交流联系,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启迪人心的反映人类生存状态的文物。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见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爱、美丽、痛苦和幽默。
————Benedict Cumberbatch 卷福
不管是英国的《Letters Live》
还是中国的《见字如面》
一支话筒、一些椅子、一个简单文艺的朗读场合
通过演员生动专业的演绎
就让观众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他们不止是在朗读书信
更是在演绎着写信人的喜怒哀乐
PS:谢谢各大字幕高手。
旅行 | 音乐|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