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痹病用药规律研究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病用药规律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 王文文

1.研究背景 痹病,是指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活动不利等症状的疾病,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现代对痹病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对医家用药规律的系统数据挖掘较少。清代是中医发展比较成熟的时期,叶天士乃清代众多医家中声名卓著的一位,乃清代医林第一人,他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不仅如此,叶氏在痹病等内伤杂病方面,亦卓有建树。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虽亲笔著述很少,但由其门人整理辑录的医案较多,其中《临证指南医案》最具代表性。

2.研究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可更深刻的挖掘出叶氏治疗痹病辨证用药的规律,并总结出叶氏常用的方剂、药物,以开拓辨证思路、指导临床用药;探究《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病与本书中其他痛证的异同,找出其中的共性及联系。

3.研究方法

3.1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痹病的医案搜集整理,严格按纳入标准收录,共有医案87则、处方119首,并进行药物及方剂的标准化,建立痹病数据库;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其他痛证的医案搜集整理,包括脏腑痛、胁络痛、头痛,共医案120则、处方131首,并进行药物及方剂的标准化,建立痛证数据库。

3.2将建立的数据库输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运用此系统,对治疗每类疾病的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分、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找出各自常用药物、药对,及通过统计分析后产生的新处方。

3.3把痹病与其他痛证的治疗规律分别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最终找出痹病独特的用药规律。

4.结果 4.1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痹病的药物共153味,总用药频次812次,

当归、茯苓、桂枝、白术、木防己、杏仁、黄芪、薏以仁、姜黄、萆解等药物是治痹的常用药物;

治疗痹病的药物多为性味甘、温之品,主要集中在补益剂、祛风胜湿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化痰平喘药;

补益剂中补气、补血的药物为多。

从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看,《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

痹病是以茯苓、白术、桂枝、当归、黄芪五位药物为核心的,

产生18对常用药对,可分下三法:

益气补血,和营通络法、健脾除湿通络法、清热利湿法;

常用方剂有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木防己汤加减。

对所有药物进行熵聚类分析得出8个新方组合。其中以驱邪为主的方剂多用散寒除湿、清热凉血、清利湿热法,以补益为主的方剂多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法。

4.2与其他痛证进行对比,

痹病、脏腑痛、胁络疼痛相同的高频药物有桂枝、当归、茯苓,都以宣通气血,祛湿通络为法。

而因各痛证病位及病因病机的不同,所以治疗上有不同侧重,

脏腑痛多用入脾胃二经之品,以二陈汤、小半夏汤为核心方剂用以健脾燥湿,温补中焦,并佐以活血通络之品;

胁络疼痛偏重于治疗偏重于凉血滋阴、通络止痛为核心。

而治疗头面痛的药物和其他疼痛类疾病有许多不同之处,多用清利头窍之轻清宣泄之品,并注重清肝祛风止痛或滋阴潜阳以祛头风。

5.研究结论

5.1《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痹病多用补益剂、祛风胜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以及清热药,以茯苓、白术、桂枝、当归、黄芪为核心药物进行配伍。并通过熵聚类分析,得出预设新方8个,尚需临床以验证疗效。

其中以驱邪为主的方剂多用散寒除湿、清热凉血、清利湿热法,以补益为主的方剂多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法。

5.2《临证指南医案》痹病、脏腑痛、胁络疼痛常用药物相同的有桂枝、当归、茯苓,可见宣通气血,祛湿通络为治疗疼痛类疾病的大法。

而脏腑疼痛多配合使用半夏、生姜等药物,侧重健脾燥湿,温健中焦;

胁络疼痛则多伍用桃仁、丹皮、柏子仁、阿胶、生地,侧重于凉血滋阴、通络止痛。

但头痛多因肝火、阴虚脉络失养所致,故多用连翘、荷叶、蔓荆子等较为轻灵的药物为核心进行组合以驱头面之邪;苦丁茶、栀子等共奏清肝祛风止痛之功;又有麦冬、生地等滋阴组合,以滋阴潜阳祛头风。

可见,痹病与其他痛证相比,独特的治法有清热利湿法,除湿通络法,补益肝肾法等。

5.3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辨证论治,总结其在痹病的用药具有以下特点:

①补久病之虚,温阳补气、宣通气血; ②对于湿热痹病,治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 ③重视“内风致痹”,故治以养血滋阴; ④用药轻灵,以通为用。

机 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

领 域:

中医学;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痹病; 疼痛;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