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海融光——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特展
瓷耀世界:陶瓷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是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先民便发明了原始青瓷,经过制瓷技术的不断发展,至唐代中国瓷器已经名扬海外,经由丝绸之路的传播建立起了庞大的外销瓷市场,因不知中国制瓷之奥秘,一千多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国瓷器求之若渴,以“China”来命名这种耐用且美观的神秘器皿,瓷器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象征。
中国外销瓷在唐、宋、元时期,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地区,到了明清时期,经由葡萄牙人开启了通往欧洲的大门。
中国古陶瓷的外销,是与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亦即“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在这条古代沟通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的海上通道上,瓷器成为了当时中国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者。
瓷路海贸: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明清时期外销瓷器的商贸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欧洲商船竞相来华贸易,订烧瓷器的出现使中国瓷器的外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欧洲贵族荣耀与身份象征的中国纹章瓷正迎合了欧洲上层社会彰显地位的需求,在17~18世纪风靡起来。这些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
东方奢宝: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神往,起源于对原材料的猜测。当时欧洲人仍在使用由黏土制成的陶器,把坚硬、洁白、半透光的瓷器当作一种神秘的宝物,只有地位非凡的皇室和贵族才能拥有。纹章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战场和竞技场,是具有身份识别作用的,佩戴或描绘在中世纪盾牌上的世袭颜色和符号系统。纹章最初用于区分身穿盔甲而无法识别敌我身份的战场人员,被广泛印制在盾牌、战袍、马衣和旗帜上。随后逐渐演变成个人财富和身份的标志,在各类装饰品入银器、印章。书籍、瓷器上大量出现。
来样定制:早期销往欧洲的纹章瓷,大多采用来样订烧的方式,属于“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是外销瓷中品质最精的高级定制品,价格大约为普通贸易瓷器的十倍或更高。订购者将纹章样稿交付给东印度公司船员,他们抵达中国后,将订单交付给当地的瓷器代理人。起初,这些为欧洲特别设计的瓷器是在景德镇烧制并绘制完成的,订购者需等到下一个贸易季才能将瓷器带回,到了18世纪中期,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将景德镇烧的白胎瓷器直接运往广州进行彩绘,同年即可运抵欧洲。
东印度公司:16世纪末,由于西班牙禁止荷兰商船进入里斯本,荷兰决心自己打开东方贸易之门。万历三十年(1602年)荷兰人为了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简称VOC),早期英国商人的兴趣主要在丝绸、黄金、茶叶等物品上,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相对滞后,晚于荷兰于1708年成立了“荣誉东印度公司”(简称HEIC),东印度公司允许雇员以个人资本购买货物运回英国来卖,根据级别高低,分别有不同的额度并在船上留有不同大小的私人货物空间这就是所谓的私人贸易,纹章瓷的定制基本都是通过这一形式完成的。
广州十三行:在中国贸易最活跃的百年间,位于中国南端珠江口的广州,是中国和欧洲接触的唯一地点。从1759年至1842年,它是清朝政府唯一准许进行海外贸易的港口。广州贸易体制规定外国人必须通过中国朝廷授权独家经营对外贸易的批发商进行交易。这些“商业机构”在中国称为“行”,后来组织成“公行”。朝廷授予公行商人茶叶和丝绸的专卖权,作为回报,商人负责收取进口税及其他税项,租借货栈给国外商人并管制外国人。
世族佳器:家族瓷是纹章瓷的主体,纹章瓷通常是为贵族家庭联姻、加发展成为一门官进爵、修建大宅等重要历史事件而定制的,以作为纪念及彰显身份地位的重要载体。在大型庆典聚餐活动中,纹章瓷作为宴会用瓷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显示了家族的历史与荣耀,而且也体现出家族的艺术品位。
融合承袭:纹章从中世纪欧洲世袭性质的个人识别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语言体系和规范法则的学科,经由父辈传给子辈,是荣耀和成就的象征。家族纹章的继承权属于长子,次子使用家族纹章时必须对纹章做一定的改变,以表明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在与拥有纹章的女继承人结婚后,两个家族的纹章会以一定的方式合并在一起。纹章也因此成为了研究家族史的重要资料。
宴食美器:在瓷器传入欧洲之前,欧洲人餐饮用具主要是金属器和陶器。上层社会主要使用金银器,中下层平民则使用锡器和釉陶。伴随着中国瓷器逐渐成为欧洲家庭彰显身份地位的必备品,将庆典聚餐所用各种餐具定制上家族纹章也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种趋势。
西风东渐:18世纪30年代,纹章瓷的装饰风格逐渐由中式的典雅精致向多样化的西式风格转变,受梅森瓷器等欧洲陶瓷产品的影响,金色藤蔓、卷叶、花束、鹦鹉、西洋风景、花环等西方元素逐渐增加。18世纪后期,为适应市场需求,纹章瓷边饰开始向格式化方向发展。
美美与共:清代《景德镇陶录》中曾记载:“洋器,专售外洋者……商多粤东人,贩去与鬼子互市,式样奇巧,岁无定样”,短短数句,将中国外销瓷的特性充分概括出来,纹章瓷随着客户需求及审美情趣不断变化,边饰纹饰极具特色且丰富多变,与西洋纹章相呼应,形成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外文化互鉴、交流、融合的重要物证,在世界瓷器发展史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地位和重要影响。
中国风尚: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与向往形成了一股狂热的浪潮,追逐中国风成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时尚,“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源自法文,是指对想象中的各种中国元素进行改造而产生的一种风格。在清代纹章瓷的装饰纹样中常有龙凤、中式花卉、山水、锦地、杂宝等中国元素的图案,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风热潮。
费斯希尔边饰:费斯希尔陶瓷设计图案,是由东印度公司员工爱德华·费斯希尔(Edward Fitzhngh)基于中国刺绣为灵感设计而成的带有蝴蝶、花卉、几何形的织物图案,因其华丽美观且极具中国特色而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费斯希尔陶瓷装饰主要流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主要有三种釉色:青花、矾红釉和酱釉。青花釉下彩的多见于销往英国市场的外销瓷,矾红釉和酱釉在美国市场更为流行。
梅森陶瓷(Meissen):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德国陶瓷品牌,以其高雅设计、皇家气质、纯手工制作闻名遐迩。中国瓷器在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象征了皇家贵族的财富与地位,而欧洲瓷器的起源,则与德国梅森瓷器密不可分。1701年,一名来自德国北部的名叫伯特格尔炼金术士被奥古斯都二世软禁研制瓷器。1705年,他在德累斯顿近郊的梅森阿尔布雷希特城堡发现了白色瓷土(高岭土),于1709年研制出制瓷配方,并最终创制了欧洲本土的硬制瓷——梅森瓷器。1710年,梅森的第一家陶瓷制作工厂。数百年来,梅森瓷器被欧洲人称为“白色金子”,贵为欧洲第一名瓷。
洛可可风格:源自法语Rocaille,原意是一种贝壳或鹅卵石做成的装饰,常用于17世纪意大利的人造山洞或花园,后来传入法国。作为一种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绘画、建筑和雕刻风格,洛可可的特征是连绵的叶形花纹,过度地使用卷曲和自然的形式,制造轻柔、精致、优美、高雅的格调。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量使用“C”形和“S”形曲线,以及藤蔓、贝壳或其它自然物体的线条作为装饰。洛可可风格于18世纪率先在巴黎兴起,成为遍及建筑、装饰、美术、音乐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艺术风格,并迅速从法国宫廷蔓延到欧洲各地,成为一种艺术风格和生活态度。洛可可风格设计对乾隆时期陶瓷设计有很大影响。1780年后,因为崇尚简洁美德新古典主义风格流行,洛可可风格的瓷器逐渐减少。
后记:跨越大洋的征集之路
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天津博物馆,近年来不断积极拓展藏品征集渠道,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与组织下,首次赴海外征集文物,经过数年的筹备工作,成功从英国征集200余件瓷器。此展览所展出的这批外销瓷器的入藏,不仅填补了我馆馆藏此项空白,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天津的地域特色。
原藏家介绍:大卫·霍华德(David Sanctuary Howard,1928~2005),与他的夫人兼助手安吉拉·霍华德女士对纹章瓷研究的最大贡献当属1974年出版的《中国纹章瓷(第一卷)》和2003年出版的《中国纹章瓷(第二卷)》。两本巨著共收录了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人定制的纹章瓷超过4000套。在英国传统纹章学的研究基础上,作者结合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材料以及英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相关资料。详细考订出每一件纹章瓷的定制者,其身份生平、婚姻状况、定制年代,这些资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结语:“中国制造、欧洲风尚”的纹章瓷,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深受欧美贵族的喜爱,成为他们彰显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在中国外销瓷器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人们对其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将不断地展现出来。我们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继承发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无穷的创造力和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力量,宣传中国理念、中国智慧,继续加强国与国的相互交流,促进“一带一路”的繁荣,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