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改变晚清命运的石头丨闰土看片会

丨青田石,从默默到传奇丨

风物君语 -

大家周末好呀

又到了一起看片的时间啦

上周麻婆豆腐味的鸡汤有好好消化吗?

今天我们不喝汤

改吃大石头

嘿嘿嘿,敢约吗?

百变的风物君今天扮演的角色是历史代课老师,咳咳,都给我严肃一点啊

今天的历史课任务很轻松,风物君带大家一起看一部关于印章石的纪录片——《青田三章》

▲ 截图来自《青田三章》

 1 

两枚改变历史的印章

喂大家吃这一口大石头之前,还是先喂一波历史故事吧。

咸丰临终时,皇子尚且年幼,为了防止辅政的八大臣越权,咸丰将大清的皇权一分为二作为两枚印章,分别赐给皇后和年幼的同治皇帝。

这两枚印章的主人,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皇后钮钴禄氏,后人更熟悉的名字是——慈安太后。另一枚印章由小皇帝生母叶赫那拉氏代为执掌,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清朝的权力,通过两枚印章转交到了这两位传奇女人的手中,从此她们垂帘听政、罢免辅政八大臣、发动变法……将晚清的命运带向不可预知的方向。

这两枚小小石块,竟然就这样改变了晚清的命运,成为了晚清政权更迭的见证者。

▲ 影视剧中的慈禧太后

但耐人寻味的是,这两枚改变大清帝国走向的印章,却着实普通

它们本只是咸丰皇帝的闲时玩物,不论是款式,还是制作材料,都与本该“大气”、“庄重”的皇权格格不入。皇后执掌的一枚印章曰“御赏”,意思就是“朕已阅”。小皇帝执掌的一枚曰“同道堂“,是咸福宫的一间后殿

它们既不是美玉,也不是象牙。它只是一种产自浙江的普通石头——青田石

▲ 截图来自《青田三章》

这两枚青田石印章,虽然称不上正式,但在功能上来说,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御玺”。

通常来说,御玺代表的是皇家气度,制造和使用的规章制度纷繁复杂。

古代皇帝用玺制度不同,从秦始皇的六枚,到唐朝八枚,朱元璋时期多达十七枚,而到了乾隆时期增加到了二十五枚,并且专门启用交泰殿来存放这“清二十五宝”。御玺的材质除了大气的黄金外,多用白玉、青玉和墨玉,产地多在西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和田玉”。

然而到了晚清,从大气磅礴的“二十五宝”到这两枚“御赏”闲章,由西北玉转为江南石,由阳刚转向阴柔,由大气正方到小巧玲珑。

作为皇权的象征,小小御玺的变迁,竟然与晚清的命运如此相似。

 2 

伯乐相马,文彭识石

说回青田石本身的故事,也是一段传奇。

与金、玉、角、牙等传统印章材料不同,青田石本只是作为石雕的好材料,早在六朝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以青田石作为原材料的雕塑,五代吴越时期青田石雕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它作为印章进入皇家的案头,不过才短短几代人的时间。

青田石第一次被用作印章材料,是一个慧眼识珠的故事。

文彭,“四绝学士”文征明的长子,他本人也是一位书画大家,但苦于雕工生疏,始终无法完成自己心中完美的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商人与脚夫纠缠于四筐石头的价钱,商人觉得石料太次无法做石雕,然而文彭看到石头沾水后在阳光下看,有着奇异的光,于是果断买下,竟就此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刻章好料。

▲ 文彭画像

据文彭记载,青田石磨去灰暗的外壳、沾上水后,纯粹如玉,细腻得像婴儿肌肤。更为神奇的是在烛火下看的话,它还灿若灯辉。

神奇的青田石就此被伯乐文彭被发现,从此便是明代文人篆刻艺术时代的兴起。


乾隆八十寿诞时,和珅等人进献了一套由六十方青田石印章组成的《宝典福书》。

青田石从此征服了乾隆,也正式进入了宫廷珍宝的范畴。

▲ 乾珅正道cp,有钱任性,相爱相杀

同时期,杭州的篆刻大师丁敬发明了“切刀”技法,青田石印从此有了“屋漏痕”的效果。

▲ 丁敬作品/《青田三章》截图

二十世纪,西湖畔有了西泠印社,被篆刻艺术家尊为“天下第一社”,黄宾虹、李叔同、丰子恺、傅抱石、吴昌硕……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又将青田石印章艺术推向了新的巅峰。

再往后的青田石印章,还会有什么故事呢?

也许,就是你来书写了。

《青田三章·心印》

文丨线线

图编丨砰砰

点击下方图片,一起来看片儿

🕗

风 物 精 选

在地·城市

蒙自徐州义乌汉中帕米尔呈坎羌塘拉萨

美食·物产

肥肠羊肉生蚝猪油辣椒烩面螃蟹藏面

手艺·工匠

藤编乐高砖雕古建彩绘敦煌壁画紫砂旗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