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山

  文化“圣山”荆门山 

称荆门山为宜昌的“祖山”(发源地)是再也恰当不过了。

荆门山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北省》载:在宜都与宜昌市交界处,长江南岸。因“上合下开,其状如门”,故名。属武陵山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隔长江与虎牙山(属宜昌市猇亭区)相对,东南坡平缓,西北坡陡峭。有古荆门城遗址、仙人洞等名胜。《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荆门山条亦载有:一名郢门山(因楚国曾都郢,故以郢代指荆楚)。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西南岸,东北与虎牙山隔江相望。

荆门山(确切地说应为荆门山系)西起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柳林村,东抵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村,绵延14.8千米,面积4平方千米。一般海拔80米,最高点海拔139.2米。临江一面削壁延绵2000米。由石灰岩构成。山上并列有十二座椭圆形山峰(形似馒头),素称十二碚(bèi)(注:碚多指临江水边突兀之山峰或山岩),依次为:荆门山、仙人桥、游龙岭、将军帽、铜柱山、象鼻嘴、馒头包、笏嶂山(今执笏山)、卧龙岗、双乳峰、神农鞋、女观山(仅仙人桥、荆门山、将军帽、执笏山尚存)。当地人俗称荆门十二背(因十二峰皆背江而立之故),故清同治三年(1864年)《东湖县志.舆图志》(1735年置东湖县。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称:(荆门)山列十二峰,像十二背。依次为:观音背、偃月背、长流背、将军背、乌石背、摇船背、大禹背、丞相背、天鹅背、磨(音末)船背、顺流背、桃花背。第十二背上有一天然巨石,形如弯月,向前十一背盖去,构成一座天然拱桥,人称“仙人桥”(桥长30米,宽7.5米)。远远望去,第十一背与第十二背矗立两侧,“仙人桥”横于其上,其状如门,故名荆门山,并成为古人乘舟进出三峡的重要地标。桥下是仙人溪(原称柳林河),溪水到此汇入长江。一俟洪水季节,因江水倒灌,天鹅背就成为当地渔船停泊港湾。故《东湖县志.山川志》载:荆门山在乌石铺,县南五十里,与虎牙袤迤相对,上合下空,有若门然。一名仙人桥,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而复避荆门而北,横流湍急,悬若千丈,非乘风奋楫,舟莫能进。”在仙人桥的西边,有一天坑,东西长约百米,宽约七十米。在天坑左侧相传有巴蔓子墓。

(注:十二碚之名,是从江面上观察十二峰而命名,而十二背之名是从山背后在陆地上观察并而命名。为宜昌市文史工作者傒山、杨煜的考证得出。另据宜昌市文史工作者杨世灿实地考证:碚与背能对应有仙人桥(碚名)—偃月背(背名);将军帽—将军背;神农鞋—大禹背;铜柱山—乌石背;笏嶂山—丞相背这五组。)

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荆门山却一直湮没在岁月烟云中,不为世人所知。

事实上荆门山见于文献较早。据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载:“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南山,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西晋袁山松(一作袁崧)《宜都山川记》亦载有: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对崖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其荆门山在南,上合而下空彻,山南有像门也。北宋欧阳忞(欧阳修之从孙)编撰《舆地广记》云:“(宜都县)有荆门山,上合下开,通彻山南,有门象焉。大江东历荆门、虎牙二山之间。荆门在南,虎牙在北,为楚之西塞。故郭璞《江赋》曰:‘虎牙筑起以屹崒,荆门斗竦而盘薄。圆渊九回以高胜,溢流雷响而电激’也。”陆游在《入蜀记》中说“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斩岩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荆门山,在荆州府夷陵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章怀太子贤曰:荆门,在夷陵东南、宜都西北。今有故城基址在山下。《大清一统志》(包括康熙《一统志》、乾隆《一统志》和《嘉庆重修一统志》)载:“荆门山,在宜都县西北五十里,与虎牙山相对。

宜昌古今多少事,几多藏在荆门山。拂去了长期笼罩在荆门山上的历史面纱,我们惊喜地发现荆门山是宜昌文化之根。

荆门山下宜都市城背溪文化遗址被载入中国考古史。城背溪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宜都城背溪遗址而得名。包括宜都的城背溪遗址、红花套遗址及秭归的柳林溪遗址、朝天嘴遗址等。

其中城背溪遗址位于红花套镇吴家岗村。面积37亩,出土石器陶器和兽骨等文物,并发现了大量的稻作遗存,经测定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人工培植水稻之一。红花套遗址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红花套村,是长江中游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发掘面积2825平方米,出土文物1.67万件(主要有陶器705件,石器630件等)。另围绕该遗迹,还有4个众星捧月般的次级遗址,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层已经形成。距今约8000年—7000年,是目前湖北境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此外,红花套遗址出土石器表明该地曾是长江中游区石器制造中心,所出土的“中国石斧之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荆门山因江山险扼,古人曾在山上筑城据守,成为“上收蜀道三千之雄,下锁夷陵(宜昌古称)一方之局”之屏障,有“川鄂咽喉”之称。为历代兵家常争之地,东汉建武九年(33年),割据称帝的公孙述为阻止光武帝刘秀入川,曾派遣田戎等人于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架起了长江第一浮桥。据说是有史记载以来在长江中修建的第一座“长江大桥”。这从清代的《四川湖北水道图》,用山水写意手法,描绘了从岷江到湖北荆州段沿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引用了大量诗词歌赋、历史掌故作为注释。其中有一段写道:“夷陵以下有虎牙山、荆门山,昔公孙述依此做浮桥拒敌……”可知。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攻荆门,毁之。这从唐杜佑《通典》载:“荆门山,后汉岑彭破田戎于此,公孙述又遣将任满拒吴汉作浮桥处,在今峡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战中王濬自蜀发兵,顺长江东下,伐丹阳(今秭归),克西陵(今宜昌),占荆门、夷道(今宜都)二城。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北周军在荆门南建安蜀城,西魏昭达攻克其城,将信州治侨置于此。后被陈攻克,置荆门镇,由吕仲肃守卫,隋杨素平陈,克之,唐初萧铣遣兵戍荆门城,李孝恭克荆门、宜都二镇,这从清《宜昌府志》载:“荆门城在荆门山上,江山险扼,因置城于此控受,今天犹有故城基址在山上。”清《宜都县志》亦载:“荆门山下,古时建有城池,名荆门城。”唐未古荆门城因长江洪水被淹,称淹洲坝(今名烟收坝,俗名胭脂坝。又名淹子坝。属宜昌市。据《东湖县志》载:坝西北江畔的五龙山,风景优雅,誉称“五龙”烟收。为沙洲小岛。呈纺锤形,长约4千米,枯水季节面积约3平方千米。存百年古碑文。今宜昌长江铁路桥从此经过)。今荆门山有古荆门城遗址。及至宋代,由夷陵(今宜昌)经荆门军北上襄阳的驿道贯通,行政及交通重心移次江北,荆门山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并被岁月湮没。

荆门山因是进出三峡的地标性参照物,加之石兀峥嵘、石桥横卧而壮美,故倍受人古代文人墨客关注,对其青睐有加,大颂赞词,成为在三峡地区留下诗作最多的地方之一。除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90多位文人墨客为荆门山写下200余篇诗词歌赋。包括唐朝杨炯、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柳宗元及宋朝欧阳修、苏轼、寇准、范成大、司马光、王十朋等。仅《全唐诗》中,就有30多首咏荆门(包括今宜昌和荆门二地的荆门山)的诗。

无疑,从某种程度上讲,荆门山都称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名山(诗山),更是一座文化“圣山”。

惊艳荆门山

江南点军有一座山,它春天如笑,烟云连绵,景色欣欣;它夏天如怒,茂林修竹,浩气荡荡;它秋天如妆,明净摇落,恬淡肃肃;它冬天如睡,披霜戴雪,长空寂寂。它就是闻名遐迩的荆门山。

我最早知道荆门山是在李、杜的诗句里:“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群山万壑赴荆门”。我生长于辽阔的江汉平原,内心却痴迷于山。荆门山到底是一座什么山,能让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如此割舍不下?!

2005年,我调到点军艾家镇工作,听说荆门山就在境内,近在咫尺,心情莫名驿动。我亦赫然发现艾家镇上有一餐馆名曰 “落镜滩”,我想我真的可以亲见荆门山了。时值春末夏初,我和同事雇了一条小船,沿江而下,直赴荆门十二碚。

近了,近了,荆门山十二碚在我面前缓缓舒展开来,如长卷一般,我仿佛感觉到时空交错,李白高歌激进,飘逸而去,杜甫凝眸沉思,以手扣舷。仿佛他们就在荆门山旁,虽历千年万载如近在眼前。

我站在船头,面对荆门山,深深一揖,这座伟大的文化地标,我不知道用怎样的一种方式才能表达我的挚爱之情。

我终于站到了荆门山山巅。荆门山依江壁立,倚石迎空,山峦叠翠,雾气缭绕,时隐时现;俯瞰长江,只见百舸争流,苍鹰盘旋,渔舟唱和。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禁不住直呼:此山是我师,我是此山友,美哉,壮哉。

夜晚,独自静坐书斋,翻开史书,一位位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要与文人名士,纷纷穿越而来,或祭告荆门山,或吟颂荆门山,或阐释荆门山。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里吟诵荆门山。诗人漫游四方,阅尽名山胜水,见过大千世界,却对荆门山情有独钟,荆门山将一个旷世奇才的心灵话语,流传千古。

杜甫在《咏怀古迹》里眺望荆门山。诗人临江而立,由远及近,绘就一幅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图画。

白居易在《乐游园望》里提到荆门山。在夕阳余晖里,诗人触景生情,领悟生命真谛,细细吟咏,韵味悠长。

王维在《汉江临眺》里咏怀荆门山。在春和日丽之时,诗人徜徉在两岸重重青山之中,梦随江水滔滔东流,气势不可阻遏,惊心动魄……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次零距离亲近荆门山,吮吸到荆门山的灵韵,彻头彻尾地荡涤了内心郁云,身心悄然得以升华,由此感叹荆门山是深邃的,魅力无边;荆门山是刚强的,韧劲无穷;荆门山是儒雅的,文脉厚重。据考证,历史上先后有100多位文人骚客吟访至此,挥毫写下200多篇诗词楹联佳作。秦汉以来,在此地发生大小战争20多场次。

掩卷沉思,天与地,山与人,一座山就是一本书,含蓄着生命的汁液,书写着庄重与虔诚。荆门山无论是地理位置、民风民俗还是历史遗迹、文化底蕴,都称得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山,名山,圣山,更是一座观光旅游开发的金山,实乃藏在深闺人未识啊。我心生遗憾与怜悯,遗憾其并没有像它所承载的不朽诗名那样为后人所仰颂膜拜,孑然默默耸立于寰宇不沧然艾怨,怜悯其在孤独的阻隔和寂寥的疏远中不被珍爱呵护,任凭风吹雨打不黯然褪色。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峡江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近年来,我工作职务数次变更,但对荆门山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丘一壑,仍恒留心间,魂牵梦萦,情愫难断。

晨曦初照,眺望荆门山,我仿佛看见你犹如江南淑女一般雍容文静,迈着轻盈曼妙的脚步,袅袅婷婷向我们走来,在深情的期待中露出惊艳千古的面庞。

荆门山怀古

初冬的一个晴日,与几位老师结伴游荆门山。车子在新修不久的村级公路上兜兜转转,终于来到山脚下。

荆门山四季景致各不同,春天草木葱茏、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遮天蔽日;秋季天高云阔,落木萧萧;冬季树叶凋落,山色冷峻。我们挑选这个季节登山,就为着寻得没有草木遮掩下的山景。

从农户家旁边的小路,向山上行进。田间小路窄窄的,湿湿滑滑,田坎边几丛麦冬和野油菜争夺着地盘。路旁一棵黄栌树叶子赫黄里透着点点殷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和太阳撒娇,央求他快点把自己的一身露水晒干。橘园里的树上还有不少果子还挂在树上,如一个个橙黄的小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是这片橘林吗?九百多年前的那个深秋,欧阳修从洛阳来到夷陵,他独立船头,两岸风景尽收眼底。江水消瘦,草黄叶枯。唯有簇簇橘果立在枝头,为江边小城增添了几分亮色。这一抹橘红,也照亮了他黯淡的心。远望都城他自信地呤出: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顺着山路走不了多远,前面的路被一片矮树枝盖住了,只有匍下身才能穿过去。猫着腰,小心地让过长满细刺的树枝,走过那段,终于来到山脊。

四周一片空旷,一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远处山林里隐隐传来农夫的说话声、远处的山脊赫红色岩石袒胸露背、几蓬旱芦苇在风中摇曳、一簇簇小山果像红玛瑙般散落在山野间。同行的几个人里只有我从未登过此山,杨洪老师说,好好看看这景色吧,它可是秦朝时的古战场!这里?四下环顾,怎么也不能和当年的烈火烽烟勾连在一起。此处原来建有楚塞楼,曾经和岳阳楼、黄鹤楼齐名。几经战火,早已人逝楼坍,唯有散落四处的秦墙汉瓦深埋在泥土中,隐藏在时光深处。梦渚草长迷楚望,彝陵土黑有秦灰。

从这片平地向下望去,有一个天然溶洞,当地人把它叫天坑。只有一条陡峭的小路悬垂在崖壁上,要从这下到天坑还是很考验我的胆量,拉着路两边的藤条、箬叶,一步一步向下挪,眼睛紧盯着脚下,根本不敢向山下望,就这样,我连溜带滑狼狈地下到溶洞。

眼前豁然开朗,向上看去,我们刚才小憩的地方竟然是座天然石桥,镶嵌在两山之间,桥下有个石洞,天坑悬在半山,两边是被藤枝覆盖着的陡峭山壁,柳林河从远处的山缝间涌来,像一条悬垂的白练,直奔长江。

两岸青山虎视大江,水面上船影点点,激起片片浪花拍打着江边的岩体。远方群山逶迤,一队大雁从峰顶掠过,发出几声低鸣。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束阳光穿过石桥的缝隙、穿过茂密的枝叶,照进岩洞,在崖壁上反射出几片斑驳的光影。

滚滚长江自远处而来,如一个即将诞生的婴儿,通过三峡那条窄窄的产道,咆哮着、挤压着、碰撞着,终于在南津关口露出肩膀。荆门山外,山宽水阔,它尽情地舒展着身体,一路东去。

荆门山就这样屹立在长江边,看江水涨了又落,听船歌近了又远。山无言、人有情,总会有一些人流连此处,或驻足、或凝望,亦或是一声惊叹、几句低吟!

陈子昂意气风发。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告别窄仄幽长、滩险浪急的巫峡,放眼望荆门山,自是山宽水阔,心情也舒畅。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

李白傲立船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从蜀国一路远行而来的他正青春年少,两岸青山被一叶扁舟甩在视线之外,四下望去,江水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王昌龄一声低叹。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他自远方而来,朋友相送到武陵溪口,青山迢迢绿水淼淼。友人已经远在视线之外。独自一人穿荆门过三峡,一轮冷月几声猿啼勾起几分感伤。看过大漠烽烟、走过塞外孤城的他唯有将满腔浓愁交与两岸青山一江碧水。

李商隐满面愁容。一夕南风一叶危,荆门回望夏云时。他站在被狂风吹的上下颠簸的扁舟上,回望来时路已在天尽头,看前方浪急峰险,路漫漫兮心黯黯!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漫漫岁月里,时光穿梭而过。

秦时悲歌曾在耳畔回响、大汉烽烟也在眼前燃烬、目送去国的丽人,也迎接归家的忠魂、唐音宋韵在山中缭绕、北歌南曲在林间回响、看罢炊烟袅袅、再听船歌悠悠……

荆门山,在无数次花开花落里默默守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细说荆门山

所谓荆门,寓意荆国(楚国)之门,荆楚之门,古荆州之门。荆门之名,得名于荆门山。很巧的是这一名称居然同时指着湖北西部、相距不远的两个地方,两地都位于故楚国腹地和古荆州范围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荆楚门户”,一个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地处荆州之北、汉水流域,有“襄汉之藩垣”、“荆州之北门”之称;另一个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地处荆州之西、长江江边,有“全楚西塞第一关”、“楚蜀咽喉”之称。荆州与两个荆门山之间的距离大致呈等边三角形,直线距离约在百公里左右。因为一名二地,历代注家乃至游客对此不知其所以然,常常闹出不少误会,以致贻笑大方。

一、宜都荆门山

  宜都为湖北省宜昌市所辖,地处宜昌市东南。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置县,名夷道县。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宜都之名始此,并以张飞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大将陆逊占领宜都郡,包括夷道、夷陵、秭归等县,任宜都太守,并在此筑城(陆城)抗蜀。

  宜都荆门山位于长江三峡东出口处,宜都市西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其状如门。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中说:“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南山,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通典》:“荆门山,后汉岑彭破田戎于此,公孙述又遣将任满拒吴汉作浮桥处,在今峡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

  《舆地广记》:“宜都县,二汉夷道县地,属南郡。刘备置宜都郡,晋宋齐梁皆因之。又析夷道置宜昌县。隋开皇七年,郡废,宜昌属江陵府。大业初,夷道属夷陵郡。唐武德二年,改宜昌为宜都,以宜都及夷道置江州;六年,曰东松州。贞观元年,州废,省夷道入宜都来属。有荆门山,上合下开,通彻山南,有门象焉。大江东历荆门、虎牙二山之间。荆门在南,虎牙在北,为楚之西塞。故郭璞《江赋》曰:‘虎牙筑起以屹崒,荆门斗竦而盘薄。圆渊九回以高胜,溢流雷响而电激’也。”

  袁崧《宜都山川记》:“即楚西塞。张栻《记》:‘峰峦对起,厥状如门’。”《太平御览》:“荆门山,袁崧《宜都山川记》曰:‘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对崖有山,曰虎牙,二山相对。其荆门山在南,上合而下空彻,山南有像门也”。

  《艺文类聚》:“《荆南图制》曰:‘宜都夷陵县东六十里,南岸有荆门山,北有虎牙,二山相对。虎牙有石壁,其文黄赤,又似虎牙形。荆门山,上合下空,有若门象’。”

  《大清一统志》:“荆门山,在宜都县西北五十里,与虎牙山相对。《荆州记》:‘荆门,江南。虎牙,江北。荆门上合下开。《水经注》:荆门、虎牙二山,楚之西塞。水势急峻。故郭景纯《江赋》曰:‘虎牙桀竖以屹崒,荆门斗竦而盘薄’。《州志》:荆门山,绝顶有石,横跨两壁如桥,谓之仙人桥。舟行至此,先避虎牙,而南复避荆门,而北为大江绝险处。”

  《读史方舆纪要》:“荆门山,在荆州府夷陵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章怀太子贤曰:‘荆门,在夷陵东南、宜都西北。今有故城基址在山下,’大江南岸。北岸有虎牙山,与此相对。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然。虎牙石壁色红而有白文,类牙形。二山,楚之西塞也。江流出其间,水势峻急。郭景纯赋:‘虎牙桀竖以屹崒,荆门斗竦而盘薄’是矣。汉建武九年,公孙述遣田戎、任满等下江关,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关楼,立攒柱以绝水道,结营跨山,以守陆路。十一年,岑彭等自津乡发兵会荆门,遂拔巫及夷道、夷陵,因率舟师直冲浮桥,因风纵火,桥楼崩坏,诸军竞进,遂克之。晋王濬伐吴,自西陵进克荆门、夷道。陈置荆门镇。杨素平陈,克之。唐初,萧铣遣兵戍荆门城。李孝恭、李靖自夔州东下,前锋克荆门、宜都二镇。孝恭等进主夷陵是也。又荆门南有安蜀城。陈大建二年,章昭达攻后梁主萧岿于江陵,梁主与周军御之,周人于峡口南岸筑垒,名曰安蜀。昭达攻克其城,置信州治焉(信州,时属西魏,故侨置于此)。后隋军来伐,陈将吕忠肃据荆门镇、安蜀城,为杨素所拔。唐初,萧铣亦戍守之。《许绍传》:‘江之南有安蜀城,地直夷陵,荆门城峙其东,皆峭险’。萧铣以兵戍守,绍攻克之。胡氏曰:荆门、安蜀,荆州西南之要地也”。

综上所述,宜都荆门山自古以来就是出入巴蜀、川渝地区的交通往来必经之地、官员文人商旅休憩之地和军事攻伐必争之地。荆门山有十二个小山包,称“荆门十二碚”,山上有仙人桥,是天然形成的石桥,长十数丈,宽数丈,桥下有数百丈的深涧。长江在南津关出三峡后,两岸依然群峰夹峙,直到通过荆门、虎牙二山之后才突显开阔。正如唐代诗人陈子昂《度荆门望楚》诗云:“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云:“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宜都荆门山处于鄂西巫山山地与江汉平原的分界地,大江东去,从此就进入了古楚腹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从中还可以知道,宜都荆门山的历史非常悠久,至迟在周代就是楚、巴争战之地。推测在荆门山设关卡,当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荆门山既控制长江水道,又控制陆上道路,是楚国的西部要塞关卡。荆门山在南,与江北虎牙山隔江对峙,有如门状,这应当就是荆门山得名的原因。

  秦统一全国后,荆门山长期是“川鄂咽喉”。东汉时,公孙述在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的长江上铸铁索建浮桥(“万里长江第一桥”),后为岑彭所烧毁。三国时,刘备与陆逊之间爆发夷陵之战,主战场就在荆门山一带。刘禹锡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晋将王濬自蜀发兵,顺长江东下,伐丹杨(今湖北秭归),克西陵(今湖北宜昌),占荆门、夷道(今湖北宜都),攻乐乡(今湖北松滋)。在荆门山,王濬用火炬、麻油烧融沉江的铁锁,最后直捣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南朝陈设置荆门镇,驻有重兵,其时当已筑有城池,在隋平陈时为隋将杨素所克。唐初,萧铣遣兵戍荆门城,其地在荆门山下。唐将李孝恭、李靖自夔州东下,前锋直克荆门、宜都二镇。唐朝末年,长江洪水泛滥,荆门城坍毁。宋代,夷陵(今湖北宜昌)崛起,由夷陵经荆门军北上襄阳的驿道贯通,行政及交通重心移次江北,荆门山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取代。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宜都荆门山一直归荆州领辖,是荆州的西部门户。李白集《郢门秋怀》诗王琦题下注:“郢门,即荆门也。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象。故当时文士概称其地曰荆门,或又谓之郢门。”王琦认为郢门即荆门,亦即荆门山。胡三省《通鉴注》中说得对:“荆门,在峡州宜都县,其地有荆门山。故后人广称其境皆曰荆门耳。”因为古代进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川渝地区多取水道,故荆门山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

  荆门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名人纷纷在此停驻流寓,在此抒情放歌。其中包括庾信、陈子昂、李白、杜甫、三苏、陆游等。在流出至今的诗文中,有历代文人赞美荆门山的地理位置、山川景色和峡江传说的;有历代文武官员在遭到贬谪之后迁移过此时触景生情的;有历代游子抒发流落漂泊痛苦、思乡之情的;还有反映荆门山征战攻伐史事的。北朝诗人庾信:“建平船秭下,荆门战舰浮”。唐代诗人陈子昂《度荆门望楚》、《望荆门》,李白《渡荆门送别》、《秋下荆门》、《荆门浮舟望蜀江》,李商隐《荆门西下》,苏轼《舟过荆门》李绅《荆门歌》等著名诗篇,杜甫笔下的“群山万壑赴荆门”、胡皓笔下的“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等著名诗句中所说的荆门都是指宜都荆门山。

二、荆门荆门山

  荆门市荆门山在今荆门城区虎牙关旧址西北侧。荆门山上也有十二座小山包,亦名“荆门十二碚”。《唐书》:“荆州有荆门县,以荆门山名。《寰宇记》:‘荆门之地,乃荆襄要津。’”《太平寰宇记》:“荆门本汉旧县,荆襄之要津。唐末荆南高氏建为军。北至襄州一百七十里。”《九域志》:“宋开宝五年,即江陵府荆门镇建军。与《太平寰宇记·沿革》稍异要之,非宜都荆门山也”。据刘海章考证,荆门山即古当山,是汉代当阳县得名的依据。

  荆门的荆门山见诸古代文献,则在唐代。其中主要见于唐诗和官方文献。唐诗中的荆门主要有三指,一指宜都荆门。如,李白《秋下荆门》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又,《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杜甫《咏怀古迹之三》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二指荆州及古楚(荆楚腹地)。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张说《出湖寄赵冬曦》诗:“湖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又《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水漫荆门出,山平郢路开。”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欲知此后相思树,长在荆门郢树烟。”三指荆门县。如,王建《荆门行》诗:“山青水绿荆门关。”温庭筠《常林欢》诗:“马声特特荆门道。”齐己《过荆门》诗:“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其中荆门县及所属荆门山在诗文中出现较晚,这与荆门建县较晚是一致的。

  清乾隆版《荆门州志》记载唐贞观八年“省鄀州,立荆门县”。但这条史料并不见于其它文献,属孤证,而且此说出现时代很晚,也不知其出处。据唐代史书记载,贞观八年确实进行过机构调整,但其中并没有荆门县。唐代及较近的宋代官方文献都不用“贞观八年”说。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唐代荆门县屡兴屡废,存在时间都非常短,史书缺载。

  古代官方文献关于荆门建县的年代基本上都是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说,但唐代刘禹锡《复荆门县记》所述年代则更早些。刘禹锡生活在公元772年至842年,曾在南方朗州、夔州等地任职。期间应江陵府尹裴均之请,作《复荆门县记》一文。据汪怀庭依文考证,荆门建县当在公元777、778年左右。荆门置县是因唐朝宗室淮南靖王李神通五世孙李昌夔任荆南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时上表奏请而设立的。《舆地纪胜》卷七八荆门军:“寻以基州之地立荆门县,属江陵府,张伯仪奏废之。”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是荆门县的复县时间,而不是始置时间。

  荆门山,位于荆门古城南侧,荆山余脉尽处,在今荆门市区南北城区分界处,是荆门城南地区诸多河流(竹陂河、桥河、新埠河等)的源头。荆山主峰位于荆门城西北一百多公里的南漳县(属襄阳)西北,山势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其中,向东南方向一脉延伸直至荆门城,至此戛然而止。在荆门境内的荆山余脉包括仙居山、圣境山、象山、西堡山、东堡山、荆门山等连绵山峰。

  《明一统志》:“荆门山,在荆门州南五里。张栻《记》:‘峰峦对峙,厥状如门。’《宜都记》:‘即楚西塞’。”《大清一统志》:“荆门山,在荆门州南三里,上合下开,其状如门。虎牙山,在荆门州西南三里。《名胜志》:‘荆门山,在城南。虎牙山,在城西。各去五里。其山乱石巉岩,上合下开,有如虎牙重门之状。旧设虎牙关,《州志》:孟子港水出焉。”虎牙关又称荆门关。

  《湖北通志》记载说:荆门山“峰峦对峙,上合下开,厥状如门”。《荆门州志》也说:荆门山“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故名。张栻云:‘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正谓此也。与宜都荆门山名同而地异。”《舆地纪胜》卷78荆门军《风俗形胜》载:“张栻《鼓角楼记》曰:峰峦对峙,厥状如门,故曰荆门。说者为荆州之北门也。”同书《景物下》又载:荆门山“《荆南图副》:荆门山上合下空,有若门像”。荆门山在荆门古城南侧,荆门县、市均因荆门山得名。

  荆门的历史沿革,商周属权(治沙洋马良),春秋属楚,秦属南郡。汉为编县、当阳县及鄀县地,仍属南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析江陵、编县置当阳县(治掇刀西南)地,属南郡。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于编县置武宁郡,析编县北境置长宁县,鄀县南境置乐乡县,为郡属。隆安五年(401年)于编县置长林县(治荆门西北),与武宁郡俱立。后来,武宁郡徙治乐乡县。在荆门西北侨置长宁郡,宋泰始元年(465年)实土为永宁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于乐乡县置鄀州。后梁大定三年(557年),废编县入长宁县;于内方山置基州、章山郡。

  隋开皇七年(587年),废上黄、永宁、武宁、章山四郡。十一年(591年)废长林县入长宁县,十八年(598年)改长宁为长林,治城北上泉岗。大业元年(605年),废鄀州、基州,改绿麻县为章山县。三年(608年),废侨置长宁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复基州及章山县;恢复鄀州。七年(624年),设郢州,废基州,章山县归属。贞观元年(627年),废郢州,章山县属荆州。八年(634年),再废鄀州,乐乡县属襄州;废基州,章山县入长林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长林县移治藻湖西岸。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析长林县北境置荆门县,治子陵上泉岗。荆门县以境内荆门山得名,属江陵府。唐末废荆门县入长林县。五代荆南高氏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设荆门军(治当阳玉阳),旋废。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废乐乡县,北境入宜城县,南境入长林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长林县移治蒙山东。开宝五年(92年),在长林县复置荆门军,属江陵府。熙宁六年(1073年)军废。元佑三年(1088年)复设荆门军,治长林县,改属荆湖北路。大观元年(1107年),移军治至鸦坡南城。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迫,荆门军及长林县南迁藻湖西岸长林故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荆门军北迁鸦坡南城。十六年(1146年),荆门军及长林县北迁至蒙山东,属江陵府。端平三年(1236年),荆门军西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府。次年,府治由当阳县东迁至长林县。天历元年(1382年),降荆门府为州,属荆湖北道。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荆门州为荆门县,长林县省入,属荆州府。十三年(1330年)升荆门县为州。嘉靖十年(1531年)改属承天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为荆门直隶州。1912年降州为县。1932年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79年析荆门县城关镇及近郊置荆门市,属荆州地区。1983年县、市合并,置省辖荆门市。

  《管城头记·楚辞集注》四《抽思》:“按,二十八宿,《山经》曰:翼山、轸山相连,在楚荆门山中央。齐伯曰:轸者生于蒙山,长为楚国。《一统志》:‘蒙山,在荆门州西。又州南五里,有荆门山。是星家以蒙山为轸山。’” 翼山、轸山都属于二十八宿之一。星相家认为,在天上为翼山、轸山,在地上则为荆门山、蒙山。翼山是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

三、两个荆门山的比较

  荆门、宜都的两个荆门山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因为地域相近,文化相同,再加上荆门由县,而军、府、州、直隶州,作为行政机构名称而长期传承下来,名声越来越大,而宜都荆门山的地位后来逐渐为宜都、宜昌所取代,声名日渐式微,后人往往将二者混为一地。

  一、两个荆门山都是荆州的门户要塞,区位十分重要。荆州,为《禹贡》九州之一,楚国郢都(纪南城)所在,荆南国都城,长期是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荆门和宜都在楚国时期既是腹地,又是门户和要塞。宜都荆门山是楚国“西塞”,荆门是北塞“阪高”之地。秦统一全国以后,荆门和宜都又都长期是荆州(包括南郡、江陵等不同名称)的辖区。荆门直到宋置荆门军时,方与荆州脱落隶属关系,时间长达一千余年。全国解放后,又归隶为荆州属县,直到1983年建省辖荆门市。宜都的情形大致和荆门差不多,直到峡州建立划归峡州属,始与荆州分离。峡州,北周武帝改拓州置,因在三峡之口得名。北宋峡州治夷陵,在今湖北宜昌西北,唐代移至今宜昌市,宋末移江南,元仍移治江北。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名夷陵州。峡州、夷陵州又长期为荆州府属。

  二、两个荆门山都用于“荆门”地名。宜都荆门建有荆门镇。荆襄之间的荆门则建有荆门镇,后来建有荆门县军府州直隶州。《明一统志》:“荆门山,在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山相对。唐陶雍诗:‘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楚客莫嫌山势险,世人心更险于山’。虎牙山,在大江北岸。与荆门山相对,状如虎牙。昔公孙述遣将依二山作浮桥,拒汉师下。有虎牙滩,又名武牙。宋欧阳修诗:‘经年迁谪厌荆蛮,惟有江山兴未阑。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今荆门州亦有荆门、虎牙二山。”《湖广通志》:“荆门山,张栻记:‘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宜都记》即楚西塞,俱州南五里。”又云:“荆门山,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山相对”。这些记述经常彼此混淆,是因为确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二地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三、两个荆门山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宜都荆门山见于文献更早,约始于东汉初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有详细介绍。初唐诗人即有大量吟咏。荆襄之间的荆门约始于唐代。中唐以后始见于唐诗。《唐书》及唐代地志中偶有记载。

  四、两个荆门的山势都十分险峻。宜都荆门山是峡口要塞,为巫山——大巴山余脉,扼川鄂水陆咽喉。荆门的荆门山是荆襄要塞,为荆山余脉,控扼南北驿道要冲。两地在古代都置有关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五、两个荆门山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一些著名战事的发生地。宜都荆门山,曾在东汉初发生过岑彭与公孙述之间的荆门山之战;三国时刘备与陆逊之间的夷陵之战,东晋初王濬发起的克西陵,占荆门、夷道,攻乐乡的灭吴之战;在隋平陈时,隋将杨素发起的荆门镇之战;唐初唐将李孝恭、李靖攻打萧铣的荆门城之战。荆门的荆门山一代,曾发生过东汉末长坂坡之战、关羽镇守掇刀、唐军大败黄巢起义军、明末李自成攻打荆门城等等,历史上都非常有名。

  六、两个荆门山的风景都十分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两地又都是交通要地,文人、官员、军吏经常经过、逗留、寓居,所以留下了大量诗文和动人传说。两地都是楚国腹地,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古诗为例,足见荆门市之美。刘攽《宿荆门》诗:“山行厌曲折,小邑正欢哗。流水才一带,居人聚两涯。池偏饶草木,山晚聚云霞。郢路定未还,梦魂还到家。”宋褧《行路叹书利阳驿壁》诗:“冬雨扑面朝不寒,驱马驰逐荆门山”。田雯《蒙惠二泉》诗:“二泉相伯仲,接踵城西隅。其色如玻璃,其味如醍醐。重轻差毫厘,澄甘本无殊。一自地肺泻,一从石腹刳。一渟漱玉池,一溉稻花渠。荆门山麓郡,兹水民所需。缅怀桑苎翁,水事理不粗。何其竟阙略,未一置邮符。我来探泉脉,水鸟向人呼。襟披亭榭旷,意与烟霞俱。落花饵山麛,垂竿钓游鱼。安得三五夕,留连浣尘躯”。勾龙纬《题惠泉寄知军郎中》诗:“崎岖荆门山,丛起为东扼。阳岗盘气势,阴窦融液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