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应知应会的知识
词是一种别体格律诗歌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者一代文学之胜。
唐诗的兴盛和发展,达到了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代。从广义上来说,词本和诗是一体的,然后,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过宋代无数的词人在此 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的晶莹、灿烂、温润、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逐渐呢,它与唐诗如峰并峙(zhi),各有千秋。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比较诗词体制的短长,也是对唐朝的诗和宋朝的词进行比较的,抓住关键,颇具特识,当然了,也不可能将两者特征全部概括。
王国维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miǎo)宜修”的。“要眇宜修”,是形容女子窈窕幽美而妆扮得恰到好处,“要眇宜修”的美,是一种最精致、最细腻、最幽微的美,是一种富有修饰性的、内外总相宜的美。
王国维所说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就是说词有如此一种美。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词能够表达诗难以表达的情感,但却不能取代诗的表达。也就是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也能言词之所不能言。二者不同,也只是不同而已,并没有优劣之分。
从形式上来说,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词的句法参差,错落有致,音节呢,流转荡漾,极尽抑扬,总是有一种节奏韵律的美感,适宜于表达“幽约悱怨不能言之情”。诗呢,它的句法整齐,合乎格律,铿锵可诵,一般多从阔处着眼、大处落笔,适宜于表达疏广阔大、典雅庄重的景象、意境。
诗呢,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而词呢,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之言长”呢,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也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但是,诗也有含蓄蕴藉者,也有低回婉转者,也有言简意深、一唱三叹者。豪放之词也有包容阔大、意境深远的。
那么什么是词呢?
什么是词?这里的“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人们所说的“填词”就是指——写这种别体格律诗歌。
一、学词的前提是先要学好诗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它和唐诗、元曲一样千古流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词的圣殿,共同领略中华文学宝库中的这朵奇葩。当心灵栖息在宋词的悠然之境中,词牌呢,展示给后人 更多的是 温婉忧怨的古典情韵。
我们在品读 宋词优美隽(juan)永的篇章时,就常常会被它的意境,还有独到的词牌所吸引。词的美,或者含蓄、或者纤柔、或者多情,或者热烈、豪放、悲壮。就好像有好多曼妙多姿的情韵,都会让读者无限的陶醉。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因为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又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等。
说起词这个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词,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也是以宋词作为例词来进行的,但宋词呢,不是词的全部。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词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和律诗、曲及唐朝以前的乐府、古体诗、楚辞、诗三百等等,在分类上是、处于同一个层面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裁。它始于南北朝的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而在宋代呢,最为兴盛。所以,俗称宋词。
宋词,还有个名称 叫律词
虽然,词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我们现在所说的词,首先,它也是一种诗体,是形式上有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因为它所遵循的语言规律,与近体诗具有很大的共性。
可以这么说:学填词,首先要学会近体诗,至少要先懂得近体诗,对近体诗的基本概念和规范以及规律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学填词的人必须具备格律诗基础的原因之一。要想做一个优秀的填词人,首先,他也应该是个优秀的诗人。所以,在这里再次强调,学词的前提是先要学好诗。
其实填词,并不是比写诗简单。不了解词的来龙去脉,不知道词里的平仄的音韵含义,不懂得什么样的牌子适合哪类的内容,不知道词的诸多概念、本质和内涵,就随随便便地填词,这样只能算作依葫芦画瓢。
词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有所创造,因此,我们要学好词。首先就要懂得词是怎么形成的?它具有什么样独到的特点?它和诗的区别在哪里?具体的依什么法则去填词?如何赏析词作品?等等。
二、词与诗(格律诗)的联系和区别
1、同源
诗(就是格律诗)与词都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扬和光大。都始于南北朝时期。
2、分流
格律诗,源自古体诗,因为隋唐以诗取士用于科举,所以,规定了严格的格律以供考生们遵守。正因为其书面性(也就是卷面)的特征,所以一开始,它就不具备歌唱性。也就是说,格律诗原本是用来答卷的。当然也因为它的用韵、平仄的规定,使它具备了吟诵性。诗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文化人的特性。
词呢,它源于古乐府,在唐宋代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呢,词一开始就具有歌唱性。
词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大量燕乐(西域音乐)、俚曲(民间歌谣)。还有好多的,是文人创作的歌曲,譬如很多文人根据自己诗作,创编的自度曲。
在南宋以后呢,大部分词的曲谱都散佚(san yi)了,也就是丢失了,这些词牌也逐渐失去了歌唱性,词呢,也就因此与格律诗,殊途同归,成了现在这样的、不能歌唱的歌词。词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大众化的特性。
3、倚声和倚声学
在这里呢,先提示大家:古人对于格律诗的创作统称为“作”诗;而对于词的创作就不叫“作”,而是“填”词,今后我们不可以叫“作词”“写词”,而是叫做“填词”。
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大家都知道的,古人填的词是用来唱的,所以,不像散文那样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个曲调(也就是词牌)都有其固定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呢,是经过音乐的陶冶,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换句话说,就是所填的每个字,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所以呢,填词也叫“倚声”,倚声填词,
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子来填上词的,所以,词学爱好者对此也称为倚声学。“倚声学”呢,出自龙榆生先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的“倚声学”三个字。但实际上,在清朝,就已经有了类似的说法,比如“依声之学讲”,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必须和每一曲调的构成,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相应。
这种“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读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的严格的音乐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倚声填词”。“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就是说,要以乐曲才填词,而不是填好词才定乐曲),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所习用的词曲名称。清人宋翔凤在《乐府馀论》中有:“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
因为这两种形式都得受曲调的制约,所以呢,在声韵方面呢,都是要特别讲究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一个理,那就是填词不可以随意就填,要在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首先要定位,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你所要填内容。不可以随意拿过一个词牌来就想当然的填。我们要记住:词=“倚声学”要(倚声填词)。
4、句式的同和异
我们大家都知道近体诗的格式,主要为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两种。
让大家看下面的几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词与诗之间的关系了。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大家看,乍一看不就是一首七绝吗?
——只不过是把第三句的七言变为三言对偶句,并增加一韵字而已。
又如韩偓(wo)的《浣溪沙》
拢鬓新收玉步摇,背灯初解绣裙腰,枕寒衾冷异香焦。
深院下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残醉却无聊。(迢tiao)
——又是一首七律,减去一联,或两首七绝,各减一句,平仄声韵都和近体诗、绝没有多大区别。
再看苏轼的这首《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qu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li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藜li一年生草本植物))(蕖qu-芙~)
大家看,——除了第五句变成为三言对偶外,是不是又是一首七律呢
再看一首李煜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四个七言句子之外,增加了四言四句、五言两句,也就变得复杂了一些。但是,在每句的平仄安排上,仍然和绝句没什么差别。不过上下阕前三句都是句句压韵,表示情感的迫促,至第四句才用仄收,隔句又韵,略转和婉,和七绝情调有所不同而已。
以上几个例词呢,可以说明词和诗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有一些词牌来自于诗。
三、诗和词的在创作手法上的差异
1、词言情 诗言志
别看这简单的六个字,做起来很难。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填词选材不当,很多人呢,可能会按照写律诗的意思选材:题目很大内容太壮观;东填一句景,西填一句景,句跟句之间毫无关系,这个是不行的 。
大家都知道,词,是多写闺怨离别的。这是因为最早的词来源于民间歌词,后来呢,专门是由文人写来。给歌妓们谱曲演唱的,听众也是三教九流,所以要求通俗易懂,词,可以填一件小事情,一段小情绪,叫听的人喜欢听。听的人,是普通的百姓,也没啥文化,所以,填词内容要通俗易懂。要美,描写要细腻。
大家记住,诗可以阳春白雪,词必须通俗易懂。当然这个俗并不是让你说白话啊。就像现在的唱歌一样,歌词一听就能懂的歌曲,总是流传很快的。这个大家都理解吧?
有人这样说:“我喜欢把诗比作男人,一种阳刚的美,肩膀宽宽的,腰板直直的,即使写点柔情蜜意啥的,那也是一个男人的那种柔情蜜意,总而言之带有一种男人气。
词,我喜欢把词比作娇滴滴的美女,穿漂亮的衣服,说话走路,看了就叫人爱、叫人怜 ,那有朋友就问了,词难道不可以写豪迈的吗?
当然可以啦,这个,要看词牌了,比如:满江红 这个词牌就是适合豪迈的、大气的。可把这类词比作女军人,那个英姿飒爽。那个威武。她也透着女性的柔中之刚吧?对吧?呵呵。
那么笼统地说,什么是诗呢?即无论写什么事情,或者大事,或者小事,总有一种劲在里边。就是我想要说点什么什么,我想要表现点什么什么,我想要达到什么什么目的,我想要怎么怎么样,或者激愤、或者高兴、或者快乐、或者哀怨,总之呢,就是要有一股劲它掩饰不住。再怎么含蓄再怎么样,它总是有点掩饰不住。换句话说,绷不住那个劲它要露出来。那一点露,露的恰到好处,这就是诗,露的多了,那叫啥,那就是打油诗、老干诗了哈,这个度只有自己揣摩。
而词是什么呢?感觉词就是比较细腻,比较委婉,所以说读词呢,必须要看作者的写作背景。
你不熟知他的写作背景,你就会看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词,要你读,要你猜;诗与词相比较呢,诗更直接一点,更露一点,更白一点;词更含蓄,更深沉一点,更拐一点弯子。”
词,可以填一件小事情,但是要美,描写的呢,要细腻。要让听的人喜欢听,有美的感受。
2、格式上的区别:一词一格
词跟诗不同,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唱法,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平仄格式,每一个词牌:都有他独特的平仄格式,独有的用韵方法,独有的该填的内容情调。因此,在填任何一个词牌的时候,要先研究这些特点。也就是《审词牌》。
《钦定词谱》中共收录820个词牌,2306体,每个词牌,具体到每一体,都有固定的格律,如果每周学一首词,也要16年,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是要学会如何《审词牌》。可以自己会审查、每个词牌的填法。
3,用韵上的区别
律诗用《平水韵》,填词要用《词林正韵》。如果选定一个韵部的韵后,里面的韵通用。比如: 一东 二冬 就通用。希望大家尽快学会用《词林正韵》。
4,时空上的差异
诗写的地点时间要在一个范围。词填的时间、地点,不仅可以是一个范围,还可以九曲十八湾,可从山下写到山腰,再写到下山,可下了雨,再出虹。这个是词的特点。
5,诗不可有领字,词可以一领二领三领(以后会具体讲到)。
6,诗不可多用词组,词没问题,可以用词组。
7,诗不可犯韵,词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在音节处用韵字。
8,诗的对偶是固定位置(中二联对仗),词呢,要按照词牌,审出哪里对偶,而且对偶的时候不论平与仄,只要字数一样就可以对偶。但是不是所有词牌都对偶,不同词牌会有不同的规则。
9、词的字句格式
词与诗相比较,最大不同便是诗是整齐的,词,则多是长短句错落。也正是因为词的这种参差不齐的格式,给了我们一种别样的美感。
词句最短有一个字的,最长的则可达十一个字之多。其中二字句到七字句最为常见,也就是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简单地说下有: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 等……。
10、名词介绍
(1)一首词开端一句叫做首句;也叫起句,开端一韵(开头到第一个韵字,即第一韵句)叫做起拍,
(2)一首词末尾一韵叫做煞尾;
(3)上阙最后一句叫 准备过片;
(4)下阕第一句叫 过片;
准备过片跟过片内容要紧密联系,不可断裂。
四、词的写作技巧
《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单调,四句,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第一、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起句的第一个字,就是韵字,必须平声。
南宋·张孝祥
归 猎猎薰风飐绣旗 拦教住 重举送行杯
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平平仄句中仄仄平平韵
(飐zhǎn-风吹物体使颤动:)
南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chan)照客眠。人何在?月影自婵娟。
十六字令·三首
南宋·张孝祥
归 十万人家儿样啼。公归去,何日是来时。
归 猎猎薰风颭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归 数得宣麻拜相时。秋前后,公衮更莱衣。
(衮gǔn-古代君王的礼服)
十六字令写作技巧
作为小令的“十六字令”,是词牌中用字最少的词牌。在短小的篇幅中(十六个字),要求意思完整就必须语言精练。第一句只有一个字,而且固定是平声字。一旦用上某个字,就决定了整个作品要押什么韵。七字句和五字句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其余都不能变更。在写“十六字令”时,七字句要承接起句的这个字,使起句的意思得以延伸。第三句和第四句要求整个作品在升华中结束,一气呵成。
一字句就是中心句,后面的句子要围绕这个中心句,不要脱离的太远了.这个令就两句半,得扣住第一个字,有新意最好。其实字越少越不容易出彩。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