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天长地久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天长地久

文 | 冻凤秋

她任凭一双手挥舞着,在她脸上扫荡、涂抹,粉底腮红,一层又一层,然后粘上长长的假睫毛。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庞似乎更大了,所幸下巴还是尖的,不然简直惨不忍睹;眉梢上翘,有一点说不出来的风情,是大街上流行的那种风情,甜腻庸俗的,总之不是自己原来的气质。

她没有办法对化妆师说,卸妆吧,让我素颜出镜。

她没有那个勇气。就像面对生活的种种赐予,面对难言说的真相,她也只是一味接受,忍耐,原谅,后退。

她总以为自己是乐天派,有很强的承受力,刚刚痛哭一场,转眼就笑靥如花。她把所遇、所得、所失,尽看成因缘。前世的偶然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些浪漫单纯的念头深入骨髓,使得她很少埋怨,轻易就谅解了所有。直到某个时刻,她发现短暂的人生,早已无路可退。

她尽力配合着摄影师,这种时候,身边的男人也像一个道具。她穿公主型白色婚纱,他就一身白衬衫黑西装;她着玫红色鱼尾裙,他穿粉色衬衫;她凤冠霞帔,他就换上大红状元服。

她一直微笑着,直到笑容渐渐僵硬。她暗自担心,那些照片会好看吗?

照片不好看,但数百张里面总能挑出几张像样的,于是,那像样的就被抱回家,搁着摆着,很多年动也不动,成为恒久的表情、姿势。

她有时会想,那家叫“天长地久”的婚纱摄影店还在吗?但她已经不想穿过这座城,走过热闹的街道,拥挤的人流,去亲眼证实。

城市变化这样快,身边的一个小店能够存活十年以上便觉是奇迹。一个朋友的电话号码如果10年没有变过便觉罕见。常常,手机里,一个人的名字后面存了好几个手机号,她分不清哪个是新的,哪个是旧的。一般也不打电话,遇到急事要打的时候,就一个一个试着打过去,一听声音不对,就赶紧挂掉。

来到绿城,工作15年,她的手机号码不曾改变,是因为懒吧,换了多麻烦,为什么要换呢。但身边的朋友还是不厌其烦地换号码,隔一阵子就发过来新号码,请求惠存。这么多号码早就不再刻意去记,也无论如何记不住了。

奇怪的,她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最初用的那个手机号,那么多像诗句一样的甜言蜜语,她本来是有心要拷贝一份存在电脑里的,可是电脑也换了好几个,到底存到哪里了呢?

                         二

在海边,他们格外地放松下来。换上了精心准备的情侣装,情侣项圈,手环,拖鞋,一切都是成双成对的。

自己设计姿势,表情,趴在沙滩上,双手捧腮,四目对视,含情脉脉;在海边岩石上躺下,伸展四肢,想象变成一滴海水,一朵云,表情都是陶醉的;在浅海,她趴在他的背上,笑成一朵花。

走到哪儿都牵着手,连睡觉也是。在星空下,牵手入眠,多么美好的画面,虽然美好里已经有深藏的不安。

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每一个星星都与银河相交。想起这样的句子。想起当年那些一起拍照的情侣。

有10对吧,一起到日照海边,也许各有心事,但看起来都是青春飞扬,甜甜蜜蜜的。

印象最深的是帅和小辉。那天,落日的余晖照着海滩,小辉在旁边不停地画着大大的心,里面写着:我爱你,帅!

帅是那种瘦削高挑的女孩儿,长相却并不秀气,有一点像歌手范玮琪,和小辉站在一起并不很相称。然后,小辉的执着感动着我们。

那时女朋友们都爱听歌手范玮琪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互相倾诉心事,互相安慰失恋,然后看着彼此义无反顾、欢天喜地去结婚。其中的细节他们都替对方记着,甚至比自己的记得还清楚。

就像那些年,在卡拉ok震耳欲聋的包间,不得已开口唱歌,她大概只会唱刘若英的歌,反反复复就是那几首,《后来》《为爱痴狂》《一辈子的孤单》《当爱在靠近》《原来你也在这里》……

大概是2010年6月吧,刘若英来绿城,在国际会展中心开演唱会,那次的主题是“脱掉高跟鞋”。她是第一次见到刘若英本人,和想象中的一样,认真,倔强,清澈,忧伤,明媚。那时,她已经结婚,陪她同去听演唱会的却是好友的先生。同样痴迷刘若英、在车里放了很多刘若英的CD的那位先生说,幸好这时候我们都已经结婚了,不然听刘若英的演唱会,一定会流泪的。

那天,他们确实没有流泪,只是很投入地跟着哼唱,他们其实适合在草原、在大海边、在山林间歌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自内心地歌唱,让栀子花、白花瓣落在蓝色的百褶裙上,让17岁仲夏夜的吻在星光下闪耀;不管沧海桑田如何变迁,仍然痴傻地追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仍然简简单单地想,日子再忙,也希望有人一起吃早餐;还是愿意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终于尘埃落定,喜悦地问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吗?

不知道帅和小辉后来怎样,那些一起拍婚纱照的朋友在哪里,其实,又能怎样,还能在哪里?生活无处不在,生活大体相似。

                         三

10多年前,绿城文化路上有家服装店,不过十多平米的样子,挂满了各种当季的衣服,她喜欢那些碎花的,蕾丝勾边的,设计别致的衣裙,总能在那里淘到几件。四五件衣服,不过七八百块钱,不贵又好看。最羡慕的是店主,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打烊休息,满世界地跑。然后再回来,夜以继日地忙碌,赚钱。我向往那样自由在的生活,因为做不到,更加羡慕着。

后来,在城市西郊,他见到城市之光书店的老板小开,像一个诗人的小开,有一种安静的、闲散的,漠然的气质,眼神总不知看向何处,笑容却是低调温和。得知他们夫妻一个周游世界,一个守着书店,所得,所求,无非是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不以爱的名义互相束缚,就好;彼此还能给予温暖,而不是冷漠和刺痛,就好。然而,多少人能做到呢?

春天,在江南小城富阳,走在达夫路上,不经意间看到旁边小巷子里的小吃店,走进去,看着餐牌上写着的:青菜肉丝汤面/粉丝;雪菜肉丝汤面/粉丝;油渣汤面;猪肝汤面;炒粉丝;炒年糕;面疙瘩;菜泡饭等等,很自然地带着外地客人好奇的神情问:哪样最好吃啊?

老板夫妇都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先生看起来脾气很好的样子,和颜悦色地说,当然都好吃啊。

她犹豫了片刻,说,要炒年糕。

餐桌上有一份展开的《钱江晚报》,上面放着一副老花镜,镜腿压着新闻标题:如何避免高速“观光一日游”,这里有干货。

10多分钟后,一盘绿豆芽包菜炒年糕端上来了,她尝了一口,香软。她一边吃一遍称赞,一直绷着脸的老板娘,眼神顿时柔和了许多。

吃完后,老板娘问够不够,她说足够了,很饱。老板娘说,我就说嘛,一个姑娘家,能吃多少,小份足够了。刚才切年糕的时候,那位一直说切得太少了,不好意思端给客人。他这个人一辈子就这样,真可笑!

她心里一惊,这才注意到老先生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在店里了。或许在他专心看报纸新闻标题的时候已经走出去了。外人在,分明是不适合吵架的。

她也这才注意到,这家小店,主要是做外卖生意的。店里只有这一张稍大的桌子。大概,只有像她这样头脑简单的外地人,才会专门到小巷子里寻美食。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仅仅是食材多少的问题吗?

继续沿着达夫路,走过各色仿古建筑,看到街旁柱子上的玻璃柜子里存放的郁达夫小说,她才想到《沉沦》中的一句: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郁达夫轰轰烈烈得到了这样的爱,又轰轰烈烈地毁弃了。那么,这句话到底有什么相干呢,她一时也想不清楚。

类似的情形,眼见过不少,是大多数人的日常。只是,每一次,都仿佛在波澜不惊里,看到生出了苔藓,发生了霉变,这里一点,那里一点。

偶尔,还会因为风的缘故,飘摇闪躲,但似乎,并不影响天长地久。

有 

12

魏华莹

 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杜克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地久天长》以三个小故事来追忆那些永恒的和变动的事物。新娘细致地回味自己本初的气质、情侣追忆年少时为爱痴狂的勇气以及我所留恋的城市老店铺的烟火气。当时间一直追着人往前走,当一切被矫饰,包括外在、包括内心,人是否需要寻回原初的自我就变得格外犹疑。是那时的自己好,还是现在的自己好,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心灵叩问。文中讲,“生活无处不在,生活大体相似”,就是属于成年人的现实,当一切在变,你是否还在这里?有这样的文字带动我们去反思、去寻回自我也显得更有意义。诚然,文如其人,作者本人也很少变,印象中她总是一袭长发、颇有古风的衣饰。在你追我赶的时代,有这样内心的温暖和笃定,也是一份美好的存在。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 蒋建伟  魏华莹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山西晚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冻 凤秋

编辑,记者,写作者

曾用笔名晴雪、风儿

作品以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中短篇小说为主,出版有随笔集《风吹书香》等。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我的人生信条

就要快乐的活

就要纯洁的爱

就要发自内心的写

—李培禹

生命虽短

却是一个行走过程

试着把生命

当作一首诗

用微笑来品味

才是享受人生

—剑钧

爱过、

奋斗过、

享受过,

生命无憾

—沈俊峰

当我行走

触到灵魂的颤动

当我回首

听见花落的声音

当我写作

看到命运的恩赐

—冻凤秋

       点击下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