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画的三阶段

前期研究西方绘画的四次高潮,就准备接着整理一下上海油画的周期。当时觉得可以写三个阶段,即:解放之后到文革/改开之际;留洋时期;回归-现在。参见:上海油画的三个阶段.序

近日里看到一些缅怀陈逸飞的文字,颇有感触。与陈逸飞大师有一个非常小的接触点,那就是1997年他在上博做《陈逸飞回顾展》,我们公司做的导览业务,于是有机会请他在他的画册上签名。

我自己直到2015年,就是18年后才因为偶然的缘故开始画画。不过陈逸飞的作品对任何学习油画的人都是有影响的,我们研究上海油画史,必然要研究陈逸飞。

我们也一再讲过,我们研究上海油画史,就是要明白我们自己新东方主义油画派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我们研究认为,文革时期以陈逸飞魏景山合作的《占领总统府》为代表的一批作品,是上海油画的第一次高潮。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留学,1982年开始继续创作,1983年在哈默画廊首次个展,此后在美国的《音乐题材系列》是素描油画肖像,在美国市场成功。

期间《水乡系列》打开了一大主题,其中哈默将《双桥》作为礼品在访华时赠送邓小平,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印记。

《山地风》实际上也是在留洋期间开始的。包括民国怀旧系列,也可能是留洋期间的发端。

第三阶段的回归具体年代尚未确定,但是他开始拍电影,可能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这个阶段是陈逸飞践行自己的“大美术”理念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上海油画的地位会高很多。

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大潮之下,“美术”二字也几乎没有人提了。而陈逸飞在三个阶段中,都是在“美术”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所以他的去世使得他的“美术”事业的新发展戛然而止,至为可惜。

可以说三个阶段都有陈逸飞的历史性印记。而目前的第三阶段,上海油画向何处去?我们从陈逸飞的足迹轨迹,可以体会到他在第三阶段那种大胆跨界的进取心。这也是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受其影响的关键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