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物是人非的老房子 | 那些年计划
(家里的老房子)
家里有一栋老房子,自爷爷去世后就一直空着,每年回家,看它一眼。想起许多旧时光景。眼看着房子越来越衰败了,2015年年初的时候,家里把空了将近20年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下,捯饬成一个娱(ju)乐(zhong)消(du)遣(bo)的地方。今年春节回去看到它,早已不似原来“苔痕上阶绿”的旧时景象。
这个房子是太爷爷留给爷爷的。爷爷成家之后在这里养育子女。后来大伯成家另外住了房子,姑姑嫁走,我爸在这里成家继续住了下来。大约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家也搬离了老房子,它就彻底空了下来。
关于在这个老房子里的回忆也都是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比如晚上会经常没电啊,老妈就点蜡烛给我写作业,因为电视没还没普及,经常有人晚上来我家串门,我就一边听他们抽着自制卷烟闲唠嗑,一边写作业。那时候唠的都是什么呢?谁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啦,每年见不到几天面,平日里孩子每周给家里写一封信报平安。然后学费贵的不要不要的,孩子又要勤工俭学,老两口平日又如何节俭如何操劳什么什么的。
有时候,我的作业也呈现在里屋的墙上:幼儿园时期用蜡笔画的彩虹和大白菜,还有稍大一些用铅笔写的字,做数学题也在墙上演算。老妈骂了又骂,拿湿布擦了又擦。
(老房子的屋檐)
老爸有一个绝活,会做糖葫芦。小时候很多个冬天的夜晚就是一家人一起挑选山楂果(老家叫山里红),然后洗净了,一个一个穿在竹签上。第二天如果我起得早,就可以看到老爸在熬糖、蘸糖葫芦。所以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吃糖葫芦,可能小时候得来的容易,吃的也多。
说两件糗事:
小时候,我在门台前抱着幼小的妹妹哭过。那次天都黑了,爸妈都没回家,我那时五六岁左右,还不会做饭,妹妹又饿又吵着找妈妈,我就开着门,搬来木凳,坐在正门口,抱着妹妹,跟她一起嚎啕大哭......闻声而来的邻里亲人问清楚后都哭笑不得。
家里的夏天有些闷热,有一次不知道谁提议到房顶睡觉,就着夜里的晚风会凉快些。铺褥子、凉席、挂蚊帐,两三岁的我兴奋的很。躺下来折腾够了,大家都差不多睡了,朦胧中老妈隐约感觉不对劲,伸手摸我一下没摸到,睁开眼,看见我还差几步就要走到房檐,说时迟那时快,老妈悄悄的起身,一个猴子捞月一把把我抱回来,惊魂甫定。房檐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想想我真是命大。
以上均为爸妈转述,我已完全不记得有这些事。
农历五月左右,槐花盛开了,我最善于观察门口这颗槐树的长势:树干哪里又冒了一颗芽,被我抠了;槐花开始抽穗了,摘下来把玩;槐花开了,找一根竹竿,一头绑好用铁丝自制的钩子,站在房顶勾槐花。勾下来的槐花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也可以蒸食,还可以炸槐花鱼。院子的门口也有一颗槐树,幼时常呼朋唤友在树下和小伙伴和泥巴。现在她们和他们都早已婚嫁生子,不知他们的小朋友可也会和泥巴?
(门口的槐树)
如今这个小院看起来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门窗变了,玻璃和铝合金替代了木门窗;门口台阶变了,以前下雨都会有青苔,现在也沏上了洋灰。邻里亲友无事便聚在这里下棋、斗地主、打麻将。再也没有一声声平淡或欣喜,一声声苦楚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