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书说理的基本逻辑 ,为什么先讲道而后讲德?

文|新知堂原创

《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哲学著作就要说理。哲学家与宗教家不同,他必须通过说理来说服读者相信其理论学说。所以,我们 研读老子之书,需要先搞清楚他说理所依据的规则,这样读起来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子为什么要著述《道德经》?毫无疑问,他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文字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大家。为了实现通过文字作品传达自己思想和主要观点的目标,他就需要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的陈述自己的观点,还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说理和论证。

他需要告诉读者,我的观点是如何得到的?如何它们证明的?为什么必然为真?否则的话,读者如果不能同意和信服你的观点,如何能效法你呢?

所以,如果《道德经》是以传播老子独立的思想为目标,那么经文的内容中就必然要包含作者直接陈述其观点部分和对他的观点进行论证的部分。这样一来,经文的内容便有了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的区别。
相对而言,他的主要观点的陈述部分就要比它的观点的论证部分重要,其中他的观点陈述的全面而深刻的章节又比较于陈述分散或模糊的部分更重要,其观点主要证明部分又比其次要证明部分重要些。
这样一来,经文中便有重点章节与次要章节的区分,而这个区别又与经文的排序关系不太大。我们理解经文的实际过程也不是必须要在每一章节都明了的前提下才发生的。它往往是通过对某个重点章节的理解为突破口,进而实现对全部经文的理解。
所以,我们阅读经文的重心就不在于寻找一个至简至善内在结构或完美的原始章次,而在于抓关键章节,抓主要论证的环节。其实老子所持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其实在经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已经做了总结性的说明,它们是老子《道德经》全文的点睛之处,我们现在将这段经文以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做下表述。
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老子讲了如下道理:我们都知道了美之为美的标准和定义,那么相反的丑的标准和定义也就同时的被确定了下来。
比如,我们给美定了一个标准或下了一个定义,那么与之相反的内容不就是丑的标准和定义吗。其实这个关系就是现代逻辑学里所说的肯定即否定。也就是说当我们给善下了定义,其实也就等于给恶下了定义。
比如,我们说不随地吐痰是好的个人习惯,不就等于是说随地吐痰就是不好的个人习惯吗。所以诸如有无、难易、高下、前后等范畴都符合这个肯定即否定的逻辑关系,当我们定义了有也就等于定义了无,知道了什么是前也就等于知道了什么是后。
所以,客观的自然的规律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前后相随的。所以,当我聚敛资源而为富时,贫穷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当我争夺权力而为贵时,贱同时也就产生了;当我满口仁义教育百姓时,不德的知识也就开始传播了。我越是向往财富和权利,贫与富、贵与贱之间的鸿沟便愈来愈深,所以也就导致了损不足而益有余的必然结果了。
所以,老子得出结论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令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什么?就是指“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令见可欲”这些政治策略,不要做抽象的理解。
如何解决这一社会矛盾呢?老子认为办法不是没有而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子讲的法无为、法玄德。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无为的结果呢?就是: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的学说并不是单纯为讲道而道,也不是为研究物理而讲道,它讲道就是为了讲玄德,讲无为是自然的终极法则。以此来支持他那法无为的社会和政治的结论。但我们今天的多数学者,却把它看作是以讲道讲自然为主。
反过来讲,即使老子专讲道讲自然,难道老子学说还能比自然科学和哲学更有发展潜力吗?古人的学说只能是古人特定文化阶段的文明成果,不可能是终极结论。所以,研读古书就一定不要迷信。
老子《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和政治的学说,它的根本目标是要回答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昏乱以及如何才能使人类社会由乱到治的问题。老子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人类社会之所以会昏乱是因为统治者都追求权力、财富以及善恶知识的缘故,人类社会由乱到治的法则在于当前社会政治取向的反面,即要求统治者放弃对权力、财富和善恶知识的欲望和追逐。
他将这个方向概括为“无为”,统治者愈无欲、愈无为社会便愈太平清静,以至于返朴归真和人类大同。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了。
他得出如上结论的依据是如下假设:在真正大同的社会里没有贫富分化、阶级对立以及善恶的知识。没有贫富分化就意味着社会中没有一部分人因为拥有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而比其它人富裕的现象,没有贫富的现象也就形成不了贫与富的观念,所以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财富,也就不知道什么是难得之货。
没有阶级对立也就意味着天下没有人因为拥有权力而高高在上,称孤道寡,从而将社会区分成高贵和低贱的不同阶层。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对立,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也就形成不了有关权力的知识和概念,人群中也就没有贤愚的区别。
大同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所以就不会发生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和思想,没有不德的现象,人们便不会形成不德的概念和知识,没有不德的知识也将无法形成德的概念和知识。这就是说在大同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虽然都是有德的,但人们却不知道什么是德,也不知道有德的存在。没有德与不德的知识,也就是没有善与恶的知识。
但当世的统治者们追求权力,称孤道寡,选贤任能,结果社会中便发生了高低贵贱的区别和对立,贤和愚的竞争和斗争,从而产生阶级对立和斗争,破坏了社会团结,使社会难以太平清静。
统治者追求财富,贵难得之货,使社会资源不能平均分配,从而产生了富与贫的两极分化与对立,进而破坏社会团结,促使社会组织解体与分化。统治者教化万民,虽说引导民众向善求是,可要知道讲善即讲恶,讲是即讲非,有了善恶是非的知识,法则便难以牢固的确立了。
所以老子将贵难之货、尚贤、教化仁义道德的为政方式称为有为,而将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行不言之教称为无为。
“有为而有以为”是指统治者越有为天下就越难治,越难沾治就越想治,结果越治越乱,恶性循环。“无为而无不为”是指统治者愈无欲、愈无为天下就越得太平清静,以至返朴归真而天下大同。天下都大同了还治什么,这就是无以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是统治者无为的结果。
无为的实质是什么?就是要求统治者只求贡献于社会,使得天下太平清静,但不争居高位称孤道寡,不聚敛财富而过安逸享乐不劳而获的生活,反以贫下的生活甘居万民之下。
行不言之教,身教以法则使民遵循效法但不教以善恶是非的知识。功于万民而不争居高位,奉献于社会而不索取回报,利于万民而不恃功称长,如水之利万物而善下。老子对于无为定义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给无为下了定义,并列举了无为的政治策略,如不贵难得之货,不尚贤,行不言之教等。但这些言论无非只是些政治主张。人们为什么必然会效法遵循呢?
但当老子讲了道的知识与道的性质之后,问题就发生了变化。在老子的学说以前,道与真理是同义词,求道就是求真、求实。但在老子的定义中道是一个实体、是物、是物理实在。
这个“物”、这个实体不具备可经验的形式,它不能被我们的感官和知觉经验,但却是我们经验中变动不居的世界的原因,使我们经验中的有限的事物之所以为是,之所以生生不息。
我们看到,它支持了经验中的世界,那就必然是实是有,但同时又不具备可经验的形式,我们无法用眼睛观察它,用耳朵听闻它,用感觉知觉它,那这又是虚是无了。
这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它是经验中世界的原因和主宰,但却没有因为对于经验世界的贡献而高高在上,为王为主,反而以虚以无的形式卑微的存在,就好像根本就不想让万物知道有它的存在。这不就是老子所定义的无为和玄德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水之德为什么几于道?就是因为水利万物而善下,居万物所不居。故曰“上善若水”。
这样,我们得出结论说天道本就是无为的,政治家无为才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得天下太平清静而大同。有了道的知识有了天道无为的自然法则,老子的社会和政治思想就不仅仅是一个学说这么简单了,它成为了自然和社会的最高原理。
道是指自然的根本法则,德是指社会的根本法则,“道德经”三个字合在一起就表示它要讲述的是宇宙自然与社会的根本原理和法则。
为什么老子学说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政治学说,它阐述了对自然与社会的一种理解,提供一个原理性的法则,它就是一个哲学学说。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老子主要是在讲自然、讲物理、讲道,在老子的学说中,自然哲学部分只有道是必然存在的假设和道是无为的假设两个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意义主要是为他社会和政治学说的结论找先验的根据,而不是为了探讨物理。
另一方面,由于道是无为的,它功而不居,那它就不可能具有可经验的形式,它不能被观察和被知觉,所以我们也只能假设它是存在的而不能知道它是什么。道长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结构?这些问题老子学说中并没有答案,而且按照老子的固有逻辑,这些问题根本就无法解答。
道在老子学说中是超验的实在,不超验就不能以虚生实,以无生有了,也就无法符合无为的定义了。
道无为万物能治,德无为天下能治。老子先讲道再讲德就是为了获得这样一个推论,将无为提高到自然与社会根本法则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