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超工笔画作品欣赏

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艺术形象一直十分经典:

它是“五德之禽”: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它是民俗中的神物:鸡王镇宅、祠鬼神皆以雄鸡……古老的自然崇拜中,鸡具有无上的神力和辟邪致吉的功能,从而通过祭祀、禳祝、衅礼作用于民众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

它是礼乐制度的一羽:“巽为鸡,亦为号令”。树金鸡于长竿,成为颁布赦诏时的仪仗、帝王发号施令的象征。

由于“鸡”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很早以前它就成为了古人所钟爱的描绘对象。有关鸡题材绘画作品来源甚久,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早从周代开始,古人就有画鸡驱邪的习俗,到了汉代,画“鸡”更是发展为每年正月初一固定的仪式,是年画中的门画。现今最早见于记载的画鸡作品 , 正是汉代的门神画。到了唐及五代时期,以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已经开始成为单独意义上的主体,画家也开始重视鸡本身的描绘。

画鸡最妙莫过于西蜀画院待诏黄筌留下的故事:黄筌奉命在壁画中图写四时花鸟,如牡丹、锦鸡、鹭鸳之属,待到图成,适有进献白鹰到,白鹰见壁上所画野雉,“连连掣臂,不住再三,误以为生类焉”。皇帝赶忙令牵鹰者退下,以免这“当代奇笔”被鹰损坏,可以想象其笔下的锦鸡必定生动且形象。因此,黄筌被尊为“锦鸡宗师”。另一位画锦鸡生动细腻的人是宋徽宗赵佶,他绘的《芙蓉锦鸡图》设色工丽,造型严谨写实。画面中,一只锦鸡飞身攀上木芙蓉树上,回首凝视两只迎花飞来的蝴蝶。

梁志超先生笔下的鸡,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自然,形态憨态可掬;

鸡“吉”谐音,因此鸡在民俗生活中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魏晋时期,鸡成了门画中辟邪镇妖之物。南朝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也载有“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此习俗流传下来,使在门楣上贴鸡成为四川成都一带春节的习俗。过去在桃花坞年画中也有“鸡王镇宅”的年画,图案上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有些地区的“鸡王镇宅”图是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传说鸡王疾恶如仇,能奋翮翻飞,激喙扬爪,专门搏逐猛兽妖魅,使它们不敢造孽。

工笔画鸡,寓意“吉祥富贵”,“官上加官, 飞黄腾达。”

栩栩如生

关于鸡,你的家乡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对于文章中你有什么评价亦或补充,欢迎留言给小编,大家一起来聊聊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