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液体》 | 田牧歌解读
关于作者
作者马克·米奥多尼克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材料科学教授,同时还是畅销书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科学家”,曾被《泰晤士报》评选为“英国百大影响力科学家”之一。
关于本书
本书挑选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33种液体进行讲述,有易燃易爆的油类,也有会让人感到兴奋的饮料,有可以黏结万物的胶类,也有性质奇特的非牛顿流体。通过分门别类介绍不同的液体,以及这些液体背后的现象和原理,作者把关于液体的各种迷人之处呈现在我们面前,启示我们产生关于人与液体、人与自然和人与科学很多新思考。
核心内容
液体无处不在,并对我们产生了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来自地幔的流动和塑造;又如,液体的张力既给了植物生长的可能性,也为我们的文明发展提供了便利;再比如,有些液体之所以迷人,不是因为口感,而是因为能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总而言之,液体不是没有迷人之处,只是因为我们太过熟悉而经常忽略这些有趣的方面。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书是《迷人的液体》。
说起液体,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就是水。我们知道很多关于水的知识:比如,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人体中的70%是水,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喝水。正因为水太重要,也太常见,每当我们提起液体,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水。不过这样一来,液体作为一个整体就少了很多神秘感。比如,你可能会问,这本书叫《迷人的液体》,可是液体能有啥迷人之处呢?
你别说,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的特殊位置,液体还真有很多迷人的特性。气体的分子自由散漫,相距很远,性格上捉摸不定;固体的分子整齐有序,形状稳定,但性格上又有些死板。而液体介于两者之间,它的分子位置紧凑,整体密度比气体大得多,所以,看得见也摸得着;同时,液体的分子可以自由流动,没有固体那么死板,所以能任意改变自身的形状。
除此之外,液体还有很多奇特的性状,比如有张力、有黏性、有毒性等等,这些性状不仅塑造着地球的环境和生态,也塑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类在与液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谓“斗智斗勇”,如此才能避免被液体伤害,并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这本《迷人的液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液体的绝佳机会。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材料科学家马克·米奥多尼克,他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材料科学教授,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科学家”。他致力于科普事业,擅长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各种科学故事,曾被《泰晤士报》评选为“英国百大影响力科学家”之一。他的另一本超级畅销书《迷人的材料》,在得到听书栏目也有解读,你可以找来收听。
这本《迷人的液体》是《迷人的材料》的姊妹篇,作者选取了33种液体进行讲述,有易燃易爆的油类,也有令人迷醉或兴奋的饮料,还有可以黏接万物的胶类,以及一些能对抗高温、永不褪色的液体。这些液体有的是我们日常能见到的,有的则是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今天,我就从中选择最有意思的一些液体来与你分享,我会分成三个部分,通过一系列脑洞大开的问题,来带你领略液体的迷人之处。第一,自然环境中的液体是怎样塑造这个世界的?第二,日常生活中的液体是怎样为我们提供便利的?第三,我们身体中的液体是怎样给人带来复杂感受的?
让我们先从最广阔的层面入手,来看看自然环境中的液体是怎么样塑造这个世界的?
我们都知道,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体,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的价值自然不必多说,我们今天主要来看看它的破坏性。
海洋的一个特点是,它的水面总是翻涌着海浪,普通的海浪对我们没什么影响,但地震引起的海啸却极具破坏力,比如2011年的日本海啸,就夺取了日本东海岸近2万人的生命。引起这场海啸的,是发生在太平洋深海中的一场地震,震中距离日本福岛县上百公里,但就算是这么远的距离,它造成的巨大海浪依然给海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海浪能翻涌得那么高、那么远,而小池塘里却翻不起什么浪花呢?
其实,这和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密切关系。波浪本质上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个小池塘里,一阵风可以吹起小波浪,但这个波浪的高度不会太大,因为风吹过水面的时间有限,没办法给水体传送太多能量,水波很快就会拍到岸边,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形成大型波浪。但在海洋里就不一样了,因为水的体积极其巨大,所以海风就能在一个特别大的范围内,源源不断地给海浪传递能量。而地震这种地质活动释放的能量更是大得惊人,所以海浪有条件变得非常高,再加上辽阔的海洋没有陆地的阻隔,海浪在传递时不会被中断,也很少有能量损失,所以海浪就能跑得很远。
引起2011年日本海啸的地震,震级达到9.0级,威力相当于2.5万枚核弹,而且又发生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超大体积的海水吸收了地震放出的巨大能量,让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凶猛的势头,毫无阻拦地传播了超过150公里之后,依然能很轻松地对海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这场打击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让位于福岛县海边的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露。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所以海啸发生的概率也很高,那为什么明知道海啸的危险性,日本还要把核电站修建在海边呢?而且,全世界绝大多数核电站都建设在海边,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核电站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核反应堆里的铀燃料棒发热,把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驱动涡轮运转来发电。因为核反应堆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也需要大量冷水进行降温,以免反应堆过热发生危险。而海洋又是天然的冷水库,所以核电站建在海边,可以大大节约运行成本。
可福岛核电站遇到海啸时,灾难发生了,而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液体。13米高的海啸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直接冲倒了核电站的防波墙,把海水冷却系统冲毁,没有了冷水的持续冷却,核反应堆的温度迅速升高,铀燃料棒的温度上升到3000℃,变成了白热状态的液体,这种超高温液体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它融化了反应堆的钢板和混凝土板,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导致了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泄露到了自然环境里。
不管是海洋,还是核燃料液体,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所以面对液体时,我们应该学会敬畏。当然,液体的力量给我们带来的肯定不只有破坏,实际上,另外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液体,一直在地下几千公里的地方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我们很难察觉到而已,你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脚底下的地球,看起来是一个固态的球,但它内部实际上分为好几层,最中央是一个由金属构成的固态核心,叫做内陆核;内陆核周围是一层不停流动的融化金属,厚度有1700多公里,温度在4000℃到6000℃之间,叫做外地核,正是这个流动的液体金属海洋产生了地球磁场。磁场对地球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就像一块盾牌,保护了地球表面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侵袭,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屏蔽,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就会吹走地表的大气和水,灭绝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可以说,正是地球深处的这一层金属液体,给了我们生存重要的物理保障。
更难以想象的是,液体还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山川地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是源自地球内部。外地核再往外一层,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幔,地幔的温度可以高达上千摄氏度,这让岩石处于部分融化状态,所以地幔实际上一直在以很慢的速度流动。地幔的外部才是固态的地壳,我们就生活在地壳表面。地壳其实是漂浮在地幔上的,而且地壳本身还由几块独立的板块构成。因为地幔一直在不停地流动,这就让漂在上面的地壳板块发生移动,当这些板块挤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就会抬升形成山脉,或者下沉形成海沟;当板块分离的时候,熔岩会从下面的地幔中喷涌而出,形成新的地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地球广袤的地理环境,也是有液体参与塑造的产物。
说完了自然界中最广阔、最具能量的液体,接下来,我们不妨把目光更贴近生活,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液体是怎样为我们提供便利的?
液体有很多常见的现象,平时我们早就司空见惯,但仔细想想,又会发现这些现象非常神奇。比如我们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树干里面,水反而会往高处流。因为树用根部来吸收水分,水被树根吸收后,必须沿着树干向上流动才能遍布树的全身。可树干里面又没有水泵,那水为什么会往上流呢?
其实,水能往上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液体有张力。对液体来说,液体表面的分子没有完全被其他分子包围,所以,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就比液体内部的分子要小,表面分子和内部分子受力不平衡,就形成了所谓的表面张力。如果你仔细看看水杯里的水位,就能发现靠近杯壁的地方水位会高一些,这就是表面张力的体现。表面张力平时很小,所以,杯壁附近的水位只会高出来那么一点儿,但这种张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液体在特定的空间里,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越大,那表面张力就越大。树干内部有很多直径特别细小的纤维管道,水在这些管道里,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例会变得特别大,这样表面张力就被迅速放大,水就被这股力给吸上去了。
这个现象也被称作吸芯效应,吸引的吸,灯芯的芯。一说起灯芯你肯定猜到了,人们古代用的油灯,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油灯的基本结构,是把一根棉线浸泡到油里面,只露出一小截线头,然后把它点燃,这样棉线就能凭借吸芯效应,源源不断地把油吸上来燃烧。所以你看,液体的表面张力不仅造福了植物,还点燃了人类文明漫长的黑夜,为古人的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但话说回来,人类文明要向前发展,只靠油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尤其是书写用的笔。
为了在纸上写出来字,笔需要搭配墨水来使用,中国古代的解决方案是用毛笔,但毛笔写字比较麻烦,因为需要不停地蘸墨。西方的解决方案是用羽毛笔和由此衍生出来的钢笔,钢笔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墨水放在内胆里,写字会很方便,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墨水的干燥速度慢,还很容易流得到处都是,弄出墨点,污染纸张。现在用钢笔的人已经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圆珠笔,这又是一个液体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故事。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匈牙利发明家拉斯罗·比罗发现,印刷厂在印刷报纸时使用的墨水非常好,平时非常黏稠不易流动,干燥起来还很快,所以很少弄脏纸张或者形成墨点,比罗灵机一动,想到可以用一个小圆珠来模拟报纸印刷机的滚筒,通过小圆珠把墨印到纸上,这就是圆珠笔的由来。
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印刷机的油墨太黏稠,很难流到小圆珠上,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液体的另一个神奇特性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对大多数液体来说,如果我们对它施加作用力,它的黏度是不会改变的,但有一类液体很奇怪,我们一旦对它施加作用力,它的黏度就会发生改变,科学家把这类液体称作非牛顿流体。
比罗等人经过努力,通过改进印刷油墨,研制出了一种速干油墨,这种油墨就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平时它非常黏稠,不易流动,但写字时通过小圆珠施加压力,它的黏度就会下降,流动性变好,从而很容易流到小圆珠上;油墨接触纸面以后,失去压力,再一次变得黏稠,从而永久性地留在了纸面上。根据非牛顿流体黏度变化的特征,人们终于制造出了书写流畅、不易污染,同时造价低廉的圆珠笔。圆珠笔的诞生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说起圆珠笔,你肯定有用笔在手上写字的经历,如果不用肥皂来洗的话,手上的字是很难洗掉的。类似的,当你头发油乎乎的时候,如果不拿洗发水洗头,也很难洗掉这层油污。可是为什么肥皂和洗发水能去油呢?更神奇的是,有的洗发水还会用蛋黄作为主要成分,这听起来肯定很奇怪。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油和肥皂的原理说起。
我们知道,油不溶于水。水分子里电荷分布不均匀,我们把它叫做极性分子;油分子里电荷分布均匀,我们把它叫做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只愿意和同类打交道,二者之间“脾气”合不来,所以结果就是,水和油之间的溶解性很差,用水很难洗掉油渍。
而肥皂的特点是,它的分子分成两头,一头是极性的,能和水分子很好地结合,另一头是非极性的,能和油分子很好地结合。所以,肥皂分子就能同时结合水分子和油分子,把我们身上的油性污渍溶解到水里,从而洗掉。巧合的是,蛋黄里富含一种叫卵磷脂的物质,它的分子结构和肥皂很像,也有很好的去油效果,所以,很多洗发水会加入蛋黄作为清洁成分。
其实,只要合理利用不同液体的不同特点,我们就能很好地让液体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避免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是的,液体有时候也会伤人。
如果你坐过飞机,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最多只能携带100毫升的液体登机,不管你包里装的是洗发水、洗手液,还是化妆乳液,多出来的部分都要扔掉,这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液体引发的潜在危害。可让人好奇的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毕竟洗发水又没有危险性。
其实,机组人员担心的不是洗发水,而是那些非常危险的液体,比如最著名的危险液体硝化甘油。其实,和汽油、橄榄油一样,硝化甘油也是由碳和氢构成的,但不同之处是,它还含有氧原子和氮原子,而且这些原子的比例和存在的位置很特殊,让硝化甘油分子变得特别不稳定,一受到冲击就容易发生分解反应。反应一旦开始,分子里的原子就会分解形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为液体变成气体后体积会膨胀上千倍,所以一旦有一小部分分子开始分解,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就会导致链式反应,让所有硝化甘油分子瞬间分解,导致剧烈爆炸。
所以,飞机上最多只让携带100毫升液体,就是为了防止这类危险液体造成险情,而100毫升其实就是一个安全量,就算是硝化甘油这种危险液体,仅仅100毫升也不至于让飞机失事。
好,讨论完生活中的各种液体,最后,让我们把目光放到人的身体内部,来看看我们身体中的液体,是如何给人带来复杂感觉的。
和液体打交道,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它喝下去。喝水能解渴,喝果汁能补充维生素,喝糖水能补充能量,这些都很好理解,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喝酒呢?
单纯从味道上说,酒其实并不好喝。白酒的味道是辣乎乎的,葡萄酒有很大的酸涩味,啤酒还有一股苦味,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酒欲罢不能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迷恋一种“中毒”的感觉。你没听错,喝酒会让人中毒。这是因为,酒里面都含有乙醇,俗称酒精,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它能抑制神经系统,让人丧失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失去自我控制。人喝醉酒,其实就是乙醇中毒的表现,但有趣的是,这种微微中毒的状态反而有一种副作用,那就是容易让人减少烦恼,感到开心和放松。很多人喝酒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这种开心的感觉。
而且,酒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吃喝”文化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葡萄酒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涩味,这种涩味是一种叫做“单宁”的化学物质造成的。单宁来自葡萄皮,它可以把我们唾液中那些滑腻的蛋白质分解掉,所以如果单喝葡萄酒,我们的嘴巴会感觉很涩。但在吃饭时,尤其是吃那些比较油腻的食物时,单宁的这种特点反而能抵消我们嘴里的油腻感,恢复我们味觉的灵敏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品尝美食。除了葡萄酒,白酒也有这个功效。因为白酒的乙醇含量比较高,而乙醇也能溶解口腔中的油脂。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得出结论,正是酒精和单宁这些物质,决定了我们对酒口味的判断。但人真的只是靠嘴巴来品酒吗?事实可能和你的直觉不一样,其实人的眼睛也会品酒,用更科学的说法就是,液体的颜色也能影响我们对液体味道的体验。
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人脑对味道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味道本质上是一种多感官的体验。我们喝酒时,总是先看到酒然后再喝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视觉和味觉同时发挥了作用。作者指出,我们眼睛探测颜色的速度,大约要比嘴巴探测味道的速度快10倍,所以视觉往往会先入为主地影响我们对液体味道的判断。
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的例子,实验人员让54名专业品酒师分别品尝一种白葡萄酒和一种红葡萄酒,但他们往白葡萄酒里加了红色素,这样两种酒看起来就都像红葡萄酒了。在对两种酒的味道进行描述时,这些品酒师果然没能发现其中的一杯其实是白葡萄酒,他们用了很多描述红葡萄酒味道的专业词汇,去描述了白葡萄酒的味道。不难发现,就算是专业品酒师,在品酒时也会受到液体颜色的严重影响,这足以证明视觉对我们判断味道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液体其实一直在以一种非常复杂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官系统。
既然说到喝酒,接下来让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是一个爱酒之人,正坐在饭桌上,这时候你的邻座喝了一口酒,然后把杯子递给你,你愿意喝他杯里剩下的酒吗?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因为别人使用过的餐具,总会让我们感觉恶心。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是人类衍生出的一种关于液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人类天生就对身体分泌的黏液有一种厌恶感,因为我们身体里的黏液一旦存在于体外,往往就代表着健康正在受到威胁。比如,液态的粪便(也就是拉肚子)暗示着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浓痰和鼻涕则代表着感冒或者鼻炎,眼睛里流出的液态黏液,常常是凝固之前的眼屎。这些身体的黏液不是味道恶臭,就是藏污纳垢,所以,人天生就有远离这些黏液的倾向,一看到黏液就很容易感到反感。
不过,一个例外是,我们对其他人的眼泪,没有这种厌恶感。虽然严格来说眼泪不算是黏液,但显然,我们对眼泪的感情和对其他体液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眼泪分成三种,分别是基础性泪水、反射性泪水和心理性泪水,前两种都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分泌的,一般不会流出眼眶。而心理性泪水常常伴随着悲伤或者喜悦的情感,这才是我们常说的眼泪,它的成分也和其他两种泪水不一样,里面含有应激激素,科学家们猜测,这些激素和人渴望沟通的心理状态有关。还有研究发现,当男人看到女人哭的时候,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发生波动。正因为人类拥有这种共情能力,所以我们在看到别人流泪的时候,不仅不会觉得恶心,还会感到同情或者感动。或许,这就是液体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复杂、最深情的感觉。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期音频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自然环境中的液体是怎么影响和塑造这个世界的?不管是地表的海洋和核燃料,还是地表以下的外地核和地幔,都是液体改造世界的典范,它们在亿万年中塑造了整个地球环境,值得人类善加利用,更值得人类充满敬畏。
其次,我们说到,日常生活中的液体是怎么为我们提供便利的?液体的吸芯效应为古人带来了光明,非牛顿流体为现代人提供了写字的最佳方案,洗发水的诞生源于我们对液体性质的把握和利用,飞机限制携带液体,则是为了更好地对液体趋利避害。
最后,我们说到,我们身体中的液体是如何给人带来复杂感觉的?液体的味道和颜色,都能影响我们对它的判断,而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则让我们对身体里的不同液体,有了更加复杂的好恶之情。
这本书虽然只介绍了33种液体,本期音频更是只讲解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想要体现的真正价值,那就是展示人类和液体之间的关系。过去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地利用液体的力量,同时保护自身免遭液体的伤害,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液体的未来,作者也给出了他的畅想,比如,我们是否可以模拟细胞中的化学反应,通过液体中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接触进行数学计算,进而制造出液体计算机?当然,这还只是猜想。我们很难预测,液体在未来都能以什么形式造福人类,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像过去一样充满液体,我们和液体之间的联系还会继续加深,液体还有更多迷人之处等待我们去继续探索。
撰稿:田牧歌
转述:成亚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