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四过黄河桥泛想
就在昨天下午,开车四次跨越黄河,并且走过四座不同的黄河桥。与三十七年前第一次经过黄河桥相比,再也找不到那份紧张激动和自豪的感觉。其实这也未必不是好事,天堑变通途,早已成为正常现象,化神奇为平淡,恰好可以证明社会在快速发展。
还记得第一次坐火车经过久闻其名却无缘相见的黄河时正值午夜,火车提前从时速50多公里减到20多公里,列车员反复广播关闭窗户并逐个检查,还公开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性以防有阶级敌人往大桥上扔东西损坏桥身。不但在大桥两端有岗楼和士兵端枪守卫,桥上还有流动哨来回走动。乘客们大多打起精神,纷纷爬在车窗玻璃上欣赏月光下的滔滔黄河水,十多公里的大桥引来无数人的感慨,也不乏有胆小者瑟瑟发抖,担心大桥不安全,悄悄问旁边人万一火车掉到黄河里该如何逃生。
昨天四次跨越黄河主要是出行路线规划不佳,从郑州去封丘陈桥是先过黄河再往东还是先往东再过黄河呢?在京港澳高速和连霍高速口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开上了刘江黄河大桥,在黄河桥上就想明白了,如此走法不合适,但是在高速上无法调头,于是向北开了约20公里下高速后经过郑新黄河大桥返回郑州,再走连霍高速到开封金明大道出口,然后向北经过开封黄河渡口浮桥,沿着黄河大堤来到陈桥,傍晚返回时沿大广高速过开封黄河大桥,而后沿连霍高速回到郑州。反正是出去观光散心的,多走点路多看点风景也是意外收获。这四座黄河大桥造型不同长度不同感受也不同,尤其是经过那座浮桥时滋生了一丝战争年代军队过河的情怀。
社会发展速度之快真是超出人们的想象。记得1980年9月初一个人背着行李卷坐绿皮车去上大学时,从承德到重庆2800多公里铁路线要坐56个小时的火车,中间还要中转倒两次车。大学四年为赶时间经常买不到座票要站十几个小时,有时人多的连卫生间里都挤满人,大家一路上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站累了行李架上座位底下都躺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过去,当年就是蜗速行驶,而且异常艰辛,但是当年我们想的却是古人骑毛驴风餐露宿恐怕要走好几个月,所以当时也并不觉得苦,甚至还是非常知足的。
时光荏苒,1984年大学毕业刚分配到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工作时,曾经非常自豪的在随笔中自述:生长在燕山脚下,求学于扬子江畔,工作在黄河南岸。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骄傲,如今驱车在黄河桥上欣赏夕阳,早已找不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只觉得斗转星移人世苍茫,几十年过往犹如行驶在时光隧道里,而脚下的黄河水悄然诠释着“逝者如斯夫”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