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漫长何不读书听书
冬季寒冷、冬夜漫长,于是大家每天都拥有了更长的室内时光,这段时光如何消费,或许能反映出每个人的素养及社会层次,也或许能决定年轻人未来的发展前景。那些在外奔忙的人不谈,拥有大量闲暇时光的人夜晚干点什么呢,看电视、打游戏、睡懒觉……?这些做法显然都不具备正能量,读书听书才是最佳选择。
不敢自夸喜欢读书,至少年轻时曾经酷爱读书,原因很简单,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太强了,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视电脑手机,连收音机都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所以每一张写有文字的纸都能消磨一些无聊的时光,如果能找到一本情节诱人有幸没被查抄的小说,那便会如饥似渴地读下去。读书是青少年时期最快乐的事,小学五年级时借着评水浒批宋江运动接触到《水浒传》,立马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然后在寻觅同类书籍时就找到了《三国演义》等名著,读初中时更是看了那个年龄本不该看的《红楼梦》,于是在喜欢读书的习惯得以保持的同时,也在头脑中种下了多愁善感的因子,并开始喜欢诗词 和尝试写作。
1980年上大学后,课余活动依然十分简单,那个时候黑白电视开始普及,但是整个宿舍楼里只有一台,周六晚上搬到走廊里供大家观看。电脑已经出现,只是离人们的生活还很遥远,作为重点大学全校也只有一台,这是个庞然大物,学校为此腾出一层楼来安放,我们在做毕业论文时允许预约使用,所谓使用也只是负责编程,然后把程序交给专职操作员,每一句程序都转换成一张打孔的卡片,打错孔的现象经常出现,所以用起来很麻烦。至于手机,当年的确不曾听说,就是座机,没有大事一年也摸不到一次。所以,当年打发业余时间的方式主要还是读书,而且学校的风气非常好,一有时间大家就往图书馆跑,几乎每天清晨在图书馆开馆前大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大学四年里,不敢说读了上千本书,几百本总是有的,尤其是文学类著作。还记得大一时面对庞大的书库格外兴奋,把想得起来或听说过的中外名著扫荡一遍,算是恶补吧,总怕在同学谈论某部名著时因自己没有看过暴露出无知的一面。大二读书时侧重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类书籍,既有中国的四书五经,也有圣经古兰经等外国经典,有些史书(例如《左传》《资治通鉴》、各朝代史书等)读起来确实晦涩难懂也不容易记住,幸好发现蔡东藩(好像是这个名字)的《中国通史演义》系列,以小说的名义从先秦写到民国,算是强化记忆的趣味补充吧。大三时喜欢猎奇刺激的内容,看的书以武侠与警匪侦破、推理类小说为主,为了看懂推理小说,还看了不少心理学和哲学书籍。大四看的书就更高深一点,比如西方各哲学流派的代表作,马克思列宁的原著,世界科技史以及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有一些只是翻了翻没能认真看下去,但理性告诉我要对此有所了解。
在读大学期间、包括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开销就是买书,上街路过书店时肯定要进去转转,然后不买两本书似乎都不好意思出来。在个人藏书中,数量较大的除了名著就是诗词类和桥牌类了,有些书明明读了几遍了还想买来收藏。随着社会发展,书籍几乎全部实现了云存储,看书更方便了,虽然多读书的想法依然未改,但是买书看书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了,很多时间都被毫无营养价值的网页浏览占用。于是有些聪明人搞起了网上读书会(见下图),把一些优秀著作读出来,供大家在在闭目养神或做家务的时候听。
听书当然是一种高端知识享受,记得在某些文学作品里看到过类似桥段:一位女孩坐在床前为患病卧床的男友读他喜欢的作品,高雅知性浪漫温馨,这种待遇再好的关系也不可能天天享受,生病时例外。如今想享受这种待遇轻而易举就能实现,不过读书的人是隐藏在手机里陪在你的床前。不过,听书固然是一种社会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呢,是对忙碌的现代人及其惰性习俗的让步妥协。今天受一位网友的再三邀请,向大家推荐一个网络书院,刚好双十一期间活动力度较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进去浏览一下。原价199元的180天读书计划,现在只要99元,而且还是押金!完成读书计划后要退还的,如此好事我也就不当作广告看了,有兴趣的朋友请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入。其实很多社会交往类书籍对男性朋友也有益处,也可扫码进去浏览一番书目清单,不合适再出来既是。(插图来自网络)
双11特惠99元180天读书计划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