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岗《周氏族谱》再揭六百年历史之迷||明清时期,宁远人气最旺景观不是舜帝陵,而是大观堡!
明清时期,舜帝陵庙虽然雄伟,去虔诚祭拜的人也不在小数,但它的人气却不是最旺的。人气最旺的则是大观岭上的大观堡,因为到这里来不仅可以蹬高远眺,或一睹建筑物的雄伟,回去的时候让你钱粮谷物满载而归。附近诸县的官民都以能到此一游而感到自豪。
一句话,明清时期的大观堡,不仅不是荒废的,而且还是长盛不蓑、救困扶危的慈善机构。大观堡的《乐善堂章程》写道:“立堂(乐善堂)在堡,永垂不朽,毋得移置它处。粮载寄庄都六甲,梗名永善堂饷,乐善堂银。”意思是:乐善堂设在大观堡内,慈善这种光荣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要永远传承下去,坚决不能把乐善堂移去其它地方。粮食就存放在寄庄里第六甲(今新田上庄),永善堂、乐善堂的名称要永远不变,永善堂用来存放粮饷,乐善堂放银元。章程规定它永远传承下去,大观堡又有传承的前提与基础。
另外,大观堡乐善堂,不是某一个人建立的,而是全宁远县(含新田县)及周边县市全体民众共同建立的。只不过是智眉禅师在创建时捐出了最多的钱物,而推选为首任总经管人罢了。我们这样讲,是有证据的。《宁远县志》载:“初批缁慈觉寺,其母为募此山,创立道场……”,意思是:智眉禅师最初是在宁远中和的慈觉寺做和尚,后来,他的母亲为他募集资金,创立了大观堡这个修身学道的慈善场所……“既然大观堡是大家募捐集资的场所,其服务对象也十分宽广,所以捐资和求救济的人也络绎不绝,了解智眉禅师身份的人也不在小数。智眉禅师是为大观堡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祭祀和纪念他也在常理之内。
大观堡到了清代,真的还长盛不蓑吗?我们来看一看,马头冈村先祖的行述,就明白了。
高祖讳仕纲,零庠生,册名宪,三十二世祖,兴语孟子(大儿子)也。生而崭异头角,峥嵘垂髫,读书颖悟过人,识者以远到期许。及冠捷芹宫(旧时的官学,即学宫),失履入贺以三千闻,公自若也。后棘闱屡战不第,攀于怀,作衡门(简陋的房屋)隐者。慨言曰:“世之人,有呼我为逋播臣者(不顺从新朝而逃亡的遗臣),亦可。”由是山园田宅,尽托直、谅二公,而馆于舂陵之神锅潭三里园焉。三载,木铎有声(在教育界有了声望)。大观岭闻之,帐前三雇,始更设也。久之,觉人情风土浑厚勤璞,仁里可居,迁宁之志遂决。乃携家居大观岭……
文中两次出现”大观岭“,实指大观堡,岭以堡名。周仕纲先生,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殁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在大观岭教书数十年而感到荣幸(大观岭闻之,帐前三雇),并举家迁居大观岭。这一事件说明,康熙乾隆年间,大观堡人气还是十分旺盛的。
马头冈村始祖周仕纲先生的孙辈,后迁今马头冈,并在平头寨立碑《陈汤周重修庙宇厢房记》揭示智眉禅师的身份说:”(朝罟大王)诚为斯境名山古寨之大王也。“意思是:朝罟大五确实是大观堡的皇帝!
到了咸丰年间,礼仕湾岁贡出身的李永学,数度到大观堡旅游考察,同治十三年(1874)并为梅木塘撰写《李氏族谱序》,其中称:”便道游观,得与叔伯兄弟觥触于其间“,这一记录反映,此时的大观堡不仅完好,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前的咸丰二年(1852),李永学就在他便在平头寨对朝罟大王的身份进行了揭示,亲撰碑文《朝罟大王解》:”朝罟何神也,朝字无义,罟字以为明允文……“。现在还有一块碑,为同治十三年的慈善捐款碑躺在大观堡上。
在梅木塘,老碾米石,有一块碑,是民国时期的修路碑,其上有”乐善堂捐银XX,永善堂捐款 XX”,这一记录,充分反映,大观堡从建堡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这数百年历史中,来往于此的人,不下十万。他的人气,远远超过舜帝陵庙。
有如此人气的大观堡,它的历史能模糊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