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嫠簋铭文,88,孙
铭文的第88个字是孙,孙子兵法的孙。
孙字在铭文最后一列的中间,最后这一列铭刻在器件的边缘部分,空间有限,只有六个字。孙字的左下角有二点,前面介绍过,这是重文符号,表示这儿当有二个孙字,和上面重文的子一起,应当读为子子孙孙,这在金文铭文中很常见。
孙字的演变,很简单,没有争议
甲骨文的孙字,从子、从系,字象系子延续无穷,本义是子孙。金文以后保留甲骨文的字形,简化后,将系简化为小,可以接受。《说文解字》:“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春秋前期,陈国内乱,公子陈完逃奔齐国,担任齐国工正之官。当时陈、田的发音可能差不多,陈完此后改姓田,为田完,其八世孙田和取代了齐国的姜姓国君,建立田姓齐国。
姜姓的齐景公时期,田家子弟田穰苴成为齐国大将,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后世称其为司马穰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据说有《司马法》一书行世,但早已失传,也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的。
田和代齐的时代,田氏家族分为二派,一派以田和为首,一派以田孙为首;田孙一系在争权中失败,其族人改姓孙,有一部分子弟离开了齐国,孙武可能是其中之一。他来到南方当时还很落后的吴国,这个时期,吴国君臣励精图治,蓬勃发展,孙武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后来,孙武、伍子胥协助阖闾,进攻楚国,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乎覆亡楚国。战后,孙武的去向不见于史籍。
《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膑可能是田孙留在齐国的一支的后代,又一位高明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但千年以来,没有发现这本兵书,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汉墓中同时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解决了千年悬而未决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