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诺奖得主罗素直言:汉字有三大'缺陷',他指的是哪三方面?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周易·系辞下》
相信不少孩子跟父母都听过或者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得好了英语肯定也学得好,都是文字有什么区别?'不不不,这期间区别可大了去了,虽然中文跟英文同属于如今世界范围内流传广阔的文字,但光从类别来看,我们的中文就完全跟英文不一样。
中文使用的是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一个字,一个音节,就能代表一个意思,跟英语所用的拼音文字有着天壤之别,英文可以说是全世界拼写与读音最不规则的文字,是通过音素来记录语言的。
我国最早采用的记事方式是结绳记事,出了个什么大事就用绳子打个结。一开始的原始社会采用这种方式还没什么问题,毕竟部落小,事情也不多;但到了炎黄时期,部落的融合发展导致原本的结绳记事无法满足部落发展需求,当时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能够记录大事件的东西存在,那就是文字。
作为黄帝时期的史官,创造文字这件事落到了仓颉头上,他也不负众望,根据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模拟其形象作用创造出了最早的甲骨文:'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由于仓颉所创的文字本就是用来作为记事的,所以单个象形文字就能直接代表一个物件或者一件事情:'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字也从最早的甲骨文慢慢演化为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等,我们现在多用楷书,行书跟草书则是另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
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原本被高山河流所阻拦在某一区域的人们足迹开始借由广阔的大海往外蔓延,虽然全球打融合的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伴随着殖民与掠夺的手段,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的确加强了世界各国文化与科技的交流发展。
我国作为盘踞在东方大陆上的最为璀璨亮眼的国家,文化底蕴自然格外浓厚,诸多外国学者对于中华文化也开始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罗素就是其中之一。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是近现代西方社会当中最著名的数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同时还是特别出众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甚至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因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曾在1920年应梁启超邀请来到中国进行讲学,进一步了解分析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写了本名为《东西方文明比较》的书籍,在书中他大胆直言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虽然罗素对中华文化诸多推崇,但在文字上他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指出汉字有三大缺陷:首先汉字字符繁杂,书写困难,每个字都有特殊含义,记起来不似26个英文字母方便;其次汉字不方便排序,新式的莱诺排铸机根本无法使用,这使得字典等无法排序;最后是说汉字无法准确表达外来词汇的意思,不方便跟国际接轨。
那么罗素说的这三种缺陷正确吗?其实从当时情况来看,罗素说的还挺正确的,因为汉字的确存在一些桎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也在不断发展,如今我们使用的汉字已经进行了简化,在书写跟记忆方面方便了很多;同时拼音的出现也很好解决了排版问题;最后,音译、意译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这很好解决了翻译外来词汇的问题。
汉字博大精深,一笔一划俱是风骨,一撇一捺书尽风流,这其中所蕴藏的神韵绝非英文字母能够轻易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