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号外!天水陶氏“伏羲八卦石阵”调研报告出炉!!!

“文王八卦四海行,伏羲八卦不出门。祖辈相传单传一,他人想编编不成。”

——天水民谣

伏羲一画开天道,龙马负书出易图。八卦定位建四时,二十四节气分明。伏羲一画开天明道,创八卦,明天道。因其在华夏文明史的巨大贡献,八千年来被我大中华龙族尊称为“文明初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龙祖伏羲”和“天皇伏羲”;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石代,伏羲爷用十么方法演出的八卦?这个问题谁也讲不清楚。

我曾多次对自己说,天水伏羲庙中伏羲爷手中的“符号太极八卦盘”或许连伏羲爷自己也不认识。伏羲爷拿在手中的,真得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伏羲八卦”吗?好吧,今天就揭开这个谜底!

一、初识天水陶氏“伏羲八卦石阵”

笔者今年在天水三次调研时,有当地民谣称“文王八卦行四海行,伏羲八卦不出门。祖辈相传单传一,他人想编编不成”。此说虽然有两个版本,一说是编八卦鸡罩的手艺祖辈单传,但两个版本基本意思一致,均不承认文王八卦就是伏羲八卦。我立即意识到这个信息十分重要,可能会成为这三次天水实地调研考察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伏羲创八卦”,但“伏羲八卦”不等于“文王八卦”,“伏易”不等于“周易”,“伏羲八卦石阵”不等于“周易八卦符号”。这是笔者历经30余载潜心研究伏羲八卦的起源之后,经过无数次严谨推理论证而得出的结论。

但理论归理论,实证归实证。在此之前,这一判断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并没有经过实证。

2017年大年初三,笔者应中华伏羲文化促进会和浙大易经课题组的邀请,利用春节长假中的5天时间,到天水羲皇故里实地调研伏羲八卦的起源——

大年初五,天水民间易学高人雷下村民陶文学当众展示他的“伏羲八卦石阵”。从左到右:左一为浙大易经课题组的谢陆明导师、左二为中华伏羲文化促进会刘孝义副会长,左三为中华伏羲文化促进会吕婉霞会长、左四为本文作者卞伟光先生。

陶氏“伏羲八卦石阵”初露真容,据陶说从他爷爷传到他手里整整三代人的时间里,没人能认得出是什么东西。

刘孝义副会长对我们说,仅他前后就带来了数十拨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北大的、清华的、复旦的、中科院的,还有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但均无人能识破这个八卦石阵,今天就看卞老师和谢老师了,你们能不能破这个伏羲八卦石阵?

二、伏羲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揭秘

“伏羲八卦石”绝对不是普通的料姜石,而是将一种当地特有的硬度和密度很高的,被当地人称为“铁料光光石”的石头砸成粉末,然后和入谷浆,搅和成泥,然后抟成泥石,风干后再架在烈火上高温烧烤,最后便烧就了这种8000年前后石器时代才有的所谓五彩“炼石”。

女娲炼石补天

其实女娲补天用的就是这种其貌不扬的“炼石”,而不是什么“五彩石”。但女娲补填的不是苍天,而是伏羲用“八卦石”推演北斗天道运行轨迹时露出的“天坑”而已。注意,陶氏“伏羲八卦石阵”中央的八个较小的“米”字圆形图案就代表“天坑座标”。没有这八个“天坑座标”作为参照,一名新手是无法一步不差地独立完成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的!

但长期以来,海内外的绝大多数专家学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以致于数千年间,所有的圣人大儒、专家学者,都误以为伏羲庙中伏羲手中的周易“太极八卦盘”就是“伏羲八卦”。但却不知,天水伏羲庙伏羲手中拿的其实不是“伏羲八卦盘”,而是“文王八卦盘”。道理很简单:“符号八卦盘”晚于“实物八卦盘”,“伏羲八卦石头阵”应早于“文王八卦符号盘”。

“伏羲八卦石阵”一脉单传,秘而不宣,而且用伏羲八卦石演卦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分乾落坎出兑补和乾落花出兑补两种,种种各不相同,尤其是乾落花出兑补法难度较大。在没有文图提示下的情况下,尤其在8000年前还没有文字的伏羲时代,单独一人用八块石头演完九轮九八十一步推磨补天法,一步不差是几乎不可能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难度就在于:每动一步,所有的八块石头位置都在发生变化,并且要记住所有石头原来的的位置,一步不能走错!这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难度很大。因此,当年伏羲如果真的是用八块石头推演天道,就必须要有一人帮忙补位记数,否则极易出错。那么最佳“搭档”会是谁呢?肯定是女娲!伏羲推石演天道,女娲填石补天坑。但这种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经过高温烧烤过的“炼石”。

因此,最早的伏羲八卦是“石头卦”而不是“符号卦”。符号卦出自伏羲次子飞龙氏神农。古三坟皇策辞载“伏羲命飞龙氏制六书,”六书“即用石笔书写的六爻符号。飞龙氏即伏羲次子朱襄,朱襄即神农,是伏羲次子神农创造了五符六爻的连山易数字卦符号。而文王八卦符号则是在朱襄“六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故史书称“文王演八卦”,而不称“文王画八卦”。

雷下村村民陶文学当众出示的“伏笔”真容——

陶文学说的“石笔”同“伏笔”,即伏羲爷画卦用的石头笔。用“伏笔”书写的六爻符号即五符六爻的数字卦。当年伏羲次子朱襄就是用这种笔画出了最早的五符六爻的“连山易数字卦”。下图为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牛胛骨上刻画的连山易“五符六爻数字卦”——

上图为陕西风雏村出土牛胛骨上刻画的连山易“五符六爻数字卦”

上图为陕西淳化出土西周陶罐上的十一组连山易的“五符六爻数字卦”

但是,比连山易更早的“伏羲八卦”而不是朱襄的连山“五符六爻数字卦”,而是伏羲爷创造的最为古老的“八卦石阵”。伏羲八卦不是64卦,而是81卦。伏羲推演天道用了九九八十一步,一步即一卦。

三、实证与调研

为了验证我的上述观点,笔者应中华伏羲文化促进会吕婉霞会长、刘孝义副会长和浙大易经科题组的邀请,自2017年大年初三始,至2017年4月14日为止,笔者分三次调研和考察了天水市卦台山、龙马洞、女娲祠、秦安大地湾遺址博物馆、天水伏羲庙.甘谷太昊山古风台、伏羲庙、伏羲洞、雷泽湖遺迹等名胜古迹。

古风台,位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南白家湾乡朱圉山脉之中。《汉书·地理志》里颜师古注曰'《禹贡》朱圉山,在冀县(今甘谷)南梧中聚,山上有古风台,传为优羲出生地。

《管子·轻重戍篇》'伏羲作,造六峜(音基)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九九天道之数暗合伏羲八卦推演天道之九九八十一步。

九九之数可以在史书记载的“伏羲造六峜”上找到证明:如果将六峜作为祭台,远古祭祀的时候,在最上层站立1人,第 二层每面站2人,四面共8人,第三层每面站3人,四面共12人,第四层每面站四人,四面共16人。第五层每面站5人,四面共20人。最底下第六层每面站6人,四面共24人。六峜(六层台)所站的人数正好是81人,与九九八十一之数相合。

甘谷古风台秋祭活动祭祀典礼按照甘谷历代传承的民间祭祀程序进行,包括击鼓鸣钟(击鼓81咚、鸣钟9响,放礼炮9响),均暗合伏羲八卦推演天道之九九八十一步。

在大地湾遗址博物馆考察

在天水期间,我专程两次拜访了“八卦石阵“传人、民间伏羲易学高人,著有40万字易学书稿的雷上村陶文学老师,并且收集了来自当地民间的,大量关于伏羲八卦的民谣和传说。例如“文王八卦四海行,伏羲八卦不出门。祖辈相传单传一,他人想编编不成。”就是在天水当地民间流行的民谣,但专家学者们对此却视而不见,或许会以为这些民谣是“无稽之谈”。

笔者与民间易学高人陶文学交流

例如当地民谣中认为“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完全不是一会事。当地民谣这么说:“ 伏羲八卦不出门,文王八卦四海行”。由此可见,当地村民并不认可包括台湾伏羲庙在内的海内外近千所伏羲庙里,伏羲手中拿的“文王八卦盘”不是“伏羲八卦盘”。道理很简单:“文王八卦行四海,伏羲八卦不出门”。也就是说,正宗的“伏羲八卦石阵”谁也没见过,因其传世数量极其稀少,据笔者所知,传世的“伏羲八卦石”仅有两套,一套为公,一套为母!堪称稀世珍宝!!但却不识庐山真面目,藏在深山无人知!!!

四、“元旦日”的文化内涵

第一次调研,笔者考察了天水卦台山、龙马洞、女娲祠、秦安大地湾遺址博物馆、天水伏羲庙。拜访了雷下村村民,民间易学高人陶文学,初识“伏羲八卦石阵“真容;并在天辰宾馆1418房间连夜推演伏羲八卦石阵,破译出“伏羲八卦石阵”《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分解图》:

据笔者考证,“八卦石”又名“炼石”、“元石”、“交子石”、“饺子石”、“开元石”、“元旦石”,颛顼帝为记念伏羲爷在立春这一天子时,用此石推演天道成功而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元旦日”,“元旦日吃饺子”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只是后来改为大年初一吃饺子了。但是,大家在大年初一吃饺子时,有谁会想到“过大年”是颛顼帝为了记念伏羲爷用“饺子石”推演八卦天道成功而特别设定的节日呢?

“元旦日”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很值得发掘。这个纪念日其实就是华夏文明始开纪年之日,也就是过新年。但那时的过新年不叫过新年,也不叫过春节,而是叫过元旦日。

众所周知,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被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在三皇五帝时代的颛顼帝时被称之为“元旦日”,过年就是过元旦。

但遗憾地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新政府全无文化素质,公然下令废除“元旦日”,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但遭到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新任大总统袁世凯最后迫于无奈,不得不考虑恢复旧制,但又不想承认政府“废除元旦日”是作错了事。于是灵机一动,敷衍了事,改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即所谓的阴历年。公历1月1日仍为元旦日,即所谓的阳历年,一年两过。从此国人便过错了年,错过了节。但国人现今大都误认为“元旦”是洋节,没人重视。“春节”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值得大过特过。岂不知是大错特错,完全搞反了。

“春节”从袁世凯定正月初一为春节算起,也仅有百多年历史,而“元旦节”即使从颛顼帝算起,已有将近差不多7000年的历史。因此,现在我们过的“春节”其实是错的!我们应改“春节”为“元旦日”,“元旦日”才是老祖宗留下的真东西!如果我们现在不纠正这个错误,我们的字孙后代将会变得越来越无文化,越来越崇洋媚外!

袁世凯辱没祖宗,雀占鸠巢,违背天道,滑天下之大稽——居然把老祖宗定下的立春的“元旦日”改为“洋节”?把正月初一的“春节”定为过年?把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节日,居然搞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季节性节日!真的是丢人现眼,羞你先人呢!

从此,自颛顼帝时就有的并过了几千年的上古华夏族的重大节日“元旦日”,为记念伏羲女娲用“元旦石”推演八卦成功而隆重庆祝的“元旦日”,变成了“全无文化内涵”的季节性的“春节”。

现今的春节,大家除了大鱼大肉胡吃海喝,呼朋唤友聚众打牌赌钱之外便真得无事可干——而且连“过年”的时间和名字以及文化内涵都变味了!真是愧对祖先,数典忘宗,浅薄之至!!这怎能不让十五亿华夏儿女感到痛心疾首!!!

五、《伏羲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分解图》解秘

北斗天道就像一盘巨大无比的钟表悬挂在北方天空,斗柄就是指针,以北极为圆心做旋转运动。因此,伏羲创八卦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占卜,而是在搞科研,为了弄清北斗天道的运行轨迹,伏羲用“八卦石阵”模仿和推演北斗天道运行轨迹,即“替天行道”。故最初的“卦”其实就是伏羲爷在“天道”上挂石头,石头挂对了位置就是卦,挂错了就不是卦。为了重现当年伏羲爷推演八卦石阵的思路,现公示出《伏羲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分解图》以饕读者——

第1分解图,每轮9步。

第2分解图,每轮9步。

第3分解图,每轮9步

第4分解图,每轮9步

第5分解图,每轮9步。

第6分解图,每轮9步。

第7分解图,每轮9步。

第8分解图,每图轮9步。

第9分解图,每轮9步。天八地九,九轮下来总共九九八十一步。

六、调查陶氏“伏羲八卦石”的来历

第二次调研时,笔者用两天的时间专程拜访雷下村村民、民间伏羲易学高人和“伏羲八卦石阵”传人雷文学老师,与其深入交流——

陶文学从部队复员后回家务农,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了40万字的易学书稿。陶文学也认为伏羲庙中伏羲爷手里拿的八卦盘不对,那是文王八卦,和伏羲八卦差得太远。

据陶老师讲,这些“伏羲八卦石”是他爷爷首次在卦台山下的“马江峪”沟的一个废弃磨坊底下发现的,然后他和他爷爷分两次挖到的。此前,村里人从未见过这种奇怪的长得像罐罐一样的石头,至今他也未曾见过邻村和别人手中有这种石头。小时陶文学听爷爷说,这种石头就是伏羲爷当年推演八卦用的八卦石。

陶家爷孙发现和挖出“伏羲八卦石”的马江峪

陶家祖辈是风水世家,精通易学。但听村民们说这,女娲补天用的“炼石”也是这种罐罐石头。这让我忽然想起了在考察天水大地湾遗址时,曾见过其中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其地面所用的是8000年前人类最早的原始混凝土,其硬度相当于今天标号100的水泥。据大地湾专家们讲,古人把当地黄土层特有的料姜石砸成碎面,然后混以米浆搅和,抟成面团状,然后铺在地面,最后架柴火高温烧烤,就成了硬度达100号的混凝土地面。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混凝土,而且早在8000年前的伏羲时代就有了。 而伏羲演卦用的就是这种“炼石”,女娲补天用的也都应该是这种神奇的炼石。

陶氏“伏羲八卦石阵”,石头底部是平的,就像揉过的馒头,石上有类似青蛙和猴子的造型,也许上面还有伏羲和女娲的指纹?。

这让人浮想联翩,遐思不已。看来女娲补的不是苍天,而是伏羲爷在乾位上推出天道,露出天坑后,女娲在后面赶紧移动炼石补上天坑而已!果真如此,伏羲和女娲共演八卦的推论就能成立!!!

丁酉年元旦日祭文

伏羲天皇,

华夏祖龙。

传世四宝,

无人能识。

真人传承,

善莫大焉!

混沌初分,

始有天地。

女娲抟泥,

始有元石。

伏羲推磨,

女娲补天。

八卦九坑,

九旋九星。

太乙天道,

步步流星。

乾落兑补,

移缺坎归。

交叉换位,

阴阳流转。

九九八一,

九步九图。

星落月窟,

轮流座庄。

一图不差,

一步不少。

天机偶合,

恰值立春!

乾卦开天,

坎卦归位。

金鸡报晓,

元旦立春。

生机勃发,

时来运转。

青云直上,

直上青云。

祥云环绕,

水何澹澹。

白金两米,

立此为证。

羲皇画卦,

惊天动地。

灵机神通,

有感斯应。

一画开天,

开天明道。

文明初祖,

留有伏笔。

一分阴阳,

二分四季。

三分六爻,

四分八卦。

五分天干,

六分地支。

天干地支,

始开纪年。

十二属相,

始配生日。

五符既出,

始有连山。

神农既出,

始有本草。

绳结记卦,

始有归藏。

天罗八星,

始有九宫。

地网拆借,

始有文字。

飞龙六书,

苍颉造字。

一笔一画,

皆为古爻。

依类象形,

相生成字。

崆峒论道,

始有内经。

八卦九宫,

始有风水。

五运六气,

始有中医。

文字统一,

始有中华。

炎黄子孙,

莫忘羲皇。

龙族传人,

敬天法祖。

泱泱大国,

替天行道。

天皇伏羲,

佑我中华。

外御列强,

内惩国贼。

离经叛道,

即为汉奸。

认祖归宗,

始有信仰。

道统天下,

始有和平。

官员廉洁,

国运隆昌。

民有底线,

契约可靠。

官民同心,

其力断金。

万众一心,

振兴中华。

龙族复兴,

指日可待。

伏羲天皇,

华夏祖龙。

明君传承,

人民有幸。

《大易经》讲堂橫空出世!!!

首讲

1.大易经学说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简介

2.天水卦台山、伏義庙、女娲祠、大地湾遗址调研考察报告

3.大易经实证学派宣言

4.易经的天道思维方式为什么没有催生出现代科学技术

5.大易经是开启中华文明起源与复兴之锁的钥匙

经前易

第一讲 观象补天

1.共演天道:伏羲画卦与女娲补天

2.仰观天象:伏羲推磨演绎北斗运行轨跡

3.抟泥炼石: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移石补天法

4.阴阳互补:乾落兑补与飞星坎出

5.如何补天:,公母石头卦与九九八十一步补天分解图

第二讲 天根与月窟

1.阴阳合和:天坑月窟与天根地根

2.阴阳配对:伏羲女娲正式结拜夫妻

3.宗教仪式:龙马洞房伏羲女娲“抟泥”造人

4.史前大洪水与人类进化新说

5.神话传说与人神创世纪

第三讲 龙的诞生

1.履大人跡:祖龙伏羲的诞生

2.中华第一洞房:龙凤文化源考

3.龙族起源:史前人类大迁徙路线图

4.大昆仑山脉地理位置的界定

5.华夏龙脉与全球龙脉走向源考

第四讲 龙族传人

1.华胥望子成龙与龙的传人

2.华夏族思维方式的形成

3.华夏节庆习俗的形成

4.元旦石与春节的来由

5.龙腾东方:龙城伏羲文化宣言

第五讲 始创八卦符号与历法

1.一画开天:一画开天地与一画开天爻

2.天人合一:天道符号与古爻符号源考

3.伏羲历法与北斗历法

4.十月太阳历法源考

5.太阴历法与伏羲历法

第六讲 伏羲开天明道/一分阴阳为天地

1.二分天道:二分阴阴为四季

2.三分天道:三分阴阳为六爻

3.四分天道:四分阴阳为八卦

4.五分天道:五分阴阳为天干

5.六分天道:六分阴阳为地支

第七讲 易图源考

1.阴阳易图出八星九宮/八星九宫出河图洛书

2.河南具茨山远古天圆地方易图

3.安微含山上古八卦玉版玉鹰与八卦九宫星盘/辽宁红山八角玉权杖星石

4.湖南高庙安微含山上古八角星纹与八角九宫陶盘/华夏族徽与上古罗盘

5.今古北斗天道与阴阳五行源考

第八讲 古爻与古卦的诞生

1.公母石头卦早于阴阳符号卦

2.五爻数字卦早于周易的二元阴阳符号卦

3.伏易是公母石头卦

4.连山易是从伏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5.归藏易是从连山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经后易

第九讲 伏易不等于周易

1.周易是从归藏易的基础上演变而成

2.周易阴阳符号的本质是偶数与奇数

3.周易阴阳符号是由五爻数字卦简化而成

4.天道符号决定地道符号/地道符号决定人道符号

5.数术史的前世今生/道教对易学的贡献

第十讲 易经的的大数椐模式

1.二进制模式

2.三进制模式

3.四进制模式

4.五进制模式

5.六进制模式

6.七进制模式

7.八进制模式

8.九进制模式

9.十进制模式

第十一讲 大数据模式与六十四卦矩阵

1.七乃天道上帝之数

2.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3.四七向心符解析

4.周髀算经与勾股定律

5.六十四卦矩阵

第十二讲 连山归藏演周易

1.连山易是归藏易的前身

2.归藏易是周易的前身

3.周易源考

4.楚易源考

5.杂易源考

第十三讲 连山易与五运六气

1.神农本草出自于连山易

2.内经五运六气出自于连山易

3.风水学理论出自于五运六气

4.天地人同步原理出自五运六气

5.五大神数、四柱预测、八字命理皆出自天地人同步原理

第十四讲 风水龙脉

1.伏羲祖龙是华夏龙脉的鼻祖

2.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昆仑龙脉是天道变地道的结果

3.大昆仑山的五条干龙

4.昆仑龙脉细解

5.全球龙脉细解

第十五讲 风生水起

1.天气化为风,地气化为云

2.云气化为雨,雨落化为水

3.山在地上行,气从地下走

4.气升即为云,山界云缠绕

5.山高则水流,江河止于海。

第十六讲 风水与运气

1.八宅风水与运气之说

2.形势风水与运气之说

3.玄空风水与运气之说

4.奇门风水与运气之说

5.小道小术与失物寻找方位

第十七讲 数朮原理与五运六气

1.八字命理与运气之说

2.四柱预测与喜神用神

3.大六壬法与六爻预测

4.邵子神数与梅花易数

5.奇门遁甲与九宫飞星

第十八讲 易经创世纪:汉字破译易经哲学

第十九讲 汉字哲学

第二十讲 卦字一体化

第二十一讲 汉字是如何由古爻演变为古字的

笫二十二讲 五爻与汉字笔画归类

第二十三讲 卦字还原法

第二十四讲 推字叙事还原法

第二十五讲 卦字理学与字卦预测

第二十六讲 易经与荣格的深度心理学

笫二十七讲 阴阳互补与量子纠缠

第二十八讲 生命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与万有阴阳双系统论

第二十九讲 大易经与天道上帝信仰

笫三十讲 大易经与全息经济学

第三十一讲 文化复兴为什么必须从伏羲画卦开始

第三十二讲 大易经吹响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

超存在哲学/超级思维方式的秘密

(讲座简介)

哲学是研究思维方式的科学,思维方式大致分两种:第一种是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属纯粹理性思维方式,即存在之内的哲学,也就是一元纯粹逻辑思维模式;

第二种是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属超理性的思维方式,即是一种既在存在之内,又在存在之外的哲学,也就是二元混合理性思维模式。

超存在哲学属中国哲学的升级换代版,将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属于中西合璧的双向思维模式。虽然其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但却超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故超存在哲学属于超级思维方式的科学。

开天眼/超级思维方式的五大特点:全息性、快捷性、穿透性、

包容性、神通性。

开灵机/超级思维方式的五大优势:模块化、透视化、优选化、

通用化、组合化。

A、两种存在/物的存在与人类意识之超存在

B、中西思维方式对比列表说明

一、上善若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水性思维方式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从“道”的基本概念说起

2、无处不在的道/从中国人的红包文化说起

3、绕着走的水性思维方式/从中国人在美国打官司说起

结论:中国人是专为破坏规则而生,再好的规则对中国人都没用。

二、简单可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机器思维方式

1、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从“理”的基本概念说起

2、逻辑理性/从无条件退货谈起

3、简单可靠的机器思维方式/从德国人的一丝不苟说起

结论:德国人是为了设计规则而生,制定了规则就必须遵守。

三、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优缺点

1、优点/从中国人的人情文化说起

2、缺点/从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说起

3、染缸效应/从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说起

结论:严防紧盯/从世界上公务员最多的国家说起

四、如何突破传统的“羊群”式思维模式

1、传统思维模式的固化/从儒家文化说起

2、模仿与超越/从“自主品牌”说起

3、逆反思维/从股神索罗斯说起

结论:模仿有余,创新乏力。

五、超常思维/双向思维的秘密

1、非选择性思维/从基督教的忏悔制度说      起

2、选择性思维/从汉语的人治语法关系说起

3、双向思维/从中国的混合经济说起

结论:因人而异,最适合的制度便是最好的制度

六、超常思维方式的实践和运用

1、单信息思维/从分科制的逻辑思维说起

2、全信息思维/从混科制的通识教育说起

3、预警性思维/从全息经济学的预警能力说起

结论:未来是全息理论科学的天下

七、机械思维模式的进化

1、纯经验思维/从实用理性说起

2、大数据思维/从统计学说起

3、机器人思维/从电脑战胜人脑说起

结论:人类将沦为电脑的奴隶

八、人类救星/超级思维方式的发展前景

1、教育模式的突破

2、科学模式的突破

3、宇宙量子意识宣言

结论:超级思维将战胜机器思维,主动思维将战胜被动思维。

九、超级天道思维方式/超级天道思维方式出自伏羲

1、八卦九宫与伏羲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

2、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与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同步原理

结论:超级天道思维方式能预测8000年的过去和预警不久即将到来的人类危机,并且能以不变应付万变。

十、超存在哲学的使命:凡存在的都是暂时的,唯有超存在才能永恒。

超存在主义座佑铭:思维方式的较量不是比科技比钱多,比谁活得劳累与辛苦;而是比智慧比健康,比谁活得愉快且久长。

主讲人简介

卞伟光 中国超存在哲学之父、全息历史文化哲学创始人、中西思维方式研究专家,语言文字专家。全球顶尖的史前易学研究专家、卦字一体化专家、儒释道易一体化专家。主要著作有《超存在哲学概论/中国文化的母型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12)、《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大昆仑出版社.2015.12),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哲学、语言文字学、易学论文以及小说、评论多篇。2016年6月21日香港《大公报》新闻中心(电子版)全文转载《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前言,其研究成果已被百度收入“史前易学”词条。

说明:以上讲座内容并非不变,每期可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课时要求及学员文化背景适当作增减调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