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BC 规则》防控煤货流态化
《国际海运固体散货(IMSBC)规则》中,将煤描述为一种由非晶形碳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天然固体可燃物质。尽管煤以易燃性和自热性闻名,然而某些煤货也有易于流态化的特点。所有煤货都具有 B 组化学危害,例如可能发生自热或排放甲烷;除此之外,即将生效的《IMSBC 规则》修正案中提到了煤货被认定为 A 组(即易于流态化)的标准。因此,煤货有可能需要取得与其他 A 组货物(例如精矿、镍矿石和铁矿粉)相同的 TML 证书和含水量证书。煤的分组已经发生变化,即所有煤都将被视为同时属于 A 组和 B 组,除非经测试得到其他结果。这意味着所有煤货都应当被视为易于流态化而且具有化学危害——除非它们符合《IMSBC 规则》中详述的新标准。
托运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证明煤货不属于 A 组:
1. 如果煤货的粒度分布如下,则其无须满足 A 组要求:粒径小于 1 毫米的不超过10%,而且粒径小于 10 毫米的不超过 50%。
须注意,上面使用的是“而且”一词,这意味着货物如果超出两项限制中的任何一项,则仍须满足 A 组要求。这与铁矿粉的同类粒径标准不同(并且涵盖范围更广的货物)。
或者,装货地所在国的主管当局可以指定实验室标准,来评定煤货是否具有 A 组特性。这些标准的制定依据很有可能会是《IMSBC 规则》附录 2 中 A 组货物测试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对于 A 组(和 B 组)货物而言,托运人现在可以使用一种新开发的、适用于煤的测试方法,来测试货物的适运水分极限(TML)。这种适用于煤的 TML 法是经过改进的Proctor / Fagerberg(PF)测试程序,它与现有的 PF 法(例如,针对铁矿粉改进过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因为有了关于如何处理样品中超过 50 毫米的块体的新步骤,而且与其他的 PF 法相比,使用了不同的 Proctor 夯锤和圆柱体容器。烘干炉应当具有
强制循环功能或使用惰性气体,这也与其他 TML 测试方法中使用的烘干炉不同。
位于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一些煤的装货地点,位置相当偏远,并且托运人在装货港可能并没有专门的实验设备。所有的 TML 测试和证书签发都必须在装货开始之前完成。但如果存在争议,可能无法在装货港确定粒径或完成 TML 测试。对于所有固体散装货物,《IMSBC 规则》均要求在装货开始之前,向船长提供各项适当的证明材料。现在,这将包括煤的分组信息。
托运人需要明确说明,将货物申报为只属于 B 组或者同时属于 A 组和 B 组的理由。粒径标准可以写入货物申报单,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证书签发。如果没有提供粒径标准,则应当假定煤同时属于 A 组和 B 组,因此在装货前需要提供 TML 和含水量证书。与所有 A 组货物一样,如果煤具有 TML 证书,则在装船期间,当位于岸上货堆内和驳船上时,必须保护其免于淋雨,并且在装货港下雨后,需要重新检查含水量。上述内容与煤的其他危害(例如自热或甲烷排放)无关,仍需针对每一货物监测和防控这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