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风水宝地琼姬墩
(琼姬墩村区位和村民户分布图)
在2005年前的金鸡湖东岸原斜塘镇盛墩行政村,自古以来存在一个高高凸起的土墩,名叫琼姬墩,而琼姬墩所在的自然村也就叫做琼姬墩村。琼姬墩村东接鸭盛里,南望斜塘河,西滨金鸡湖,北靠中塘江,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风水绝佳。
(上世纪八十年代残存的琼姬墩)
在老斜塘和周边娄葑跨塘,都有关于金鸡湖的传说,在多个版本中,有一个极为凄美生动的故事,叫“琼姬化金鸡”,把传说和史籍记载结合在一起。
传说中,琼姬是吴王夫差的女儿,自幼生得似琼花般洁白莹润,美丽动人。漂亮的琼姬还聪明好学,长大后曾随吴相国伍子胥学习天文地理,也会“象天法地,相土尝水”,还有以鸡蛋识别人善恶的诀窍,深得吴王宠爱。但自从被吴王放归越国的越王勾践进献了西施之后,琼姬便失去了父爱。琼姬当时已观察出勾践的别有用心,还识别出西施是河妖所变。可是,色迷心窍的吴王夫差不仅听不进琼姬好言相劝,反而听信西施谗言,把亲生女儿琼姬发放到了远离吴王宫的城东湖泊中的一个荒岛上去“反省思过”。后来,越国兵临城下,吴王仍执迷不悟,听了西施的谗言,竟然准备把自己这个美丽的女儿,作为“礼物”送给勾践,欲与越王“联姻求和”。琼姬知道了这个讯息后,感到自己的国家已危在旦夕,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就跳进湖泊中自尽了。当地土民为了纪念琼姬,便把她殉难的这个湖泊叫做“琼姬湖”。
不久,越王勾践攻破了阖闾大城,意外地听老百姓说琼姬投湖后没有死,她的身体一直不腐不变,常在湖面上浮现,像活的一样。勾践就派攻城时立了战功的一批鲀豚水妖,去寻找琼姬的身体,并放话不管死活,一定要把琼姬娘娘带进宫来!于是,这批鲀豚水妖就横冲直撞地来到琼姬湖。眼看在湖的东南滩即将找到琼姬的时候,玉皇大帝突然显灵,霎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把湖滩边的泥土,全部覆盖到了琼姬身上,形成了一个很高的土墩,阻挡了鱼妖的侵犯。后人就把这个土墩称为“琼姬墩”,土墩东南被大风刮掉泥土、低斜下去的这块滑塘,就是现在的斜塘河束水口北侧,斜塘也因此得名。过了数百年,这里的土民为纪念为国殉节的琼姬,便在墩上造了一座寺庵,祈祷她“万寿无疆”,称“万寿庵”。
琼姬在地下为了感谢当地乡民对她的供奉,便把自己的躯体化作了莲藕,献给老百姓,这就是“雪白粉嫩、九窍贯通”的三节九孔斜塘藕。同时,琼姬还把自己的精灵化作一只展翅的金鸡,经常在湖面上为人捕鱼、下田劳作的农民啼晓报时,因此,后人又把“琼姬湖”改叫成“金鸡湖”了。
(吴县文保单位琼姬墩碑)
“琼姬化金鸡”这个凄美的传说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也把传说和史籍记载结合在了一起。史籍记载和考古发掘显示,金鸡湖东岸的琼姬墩附近远古时期就是一处风水宝地。《民国吴县志》载:琼姬墩在北斜塘金泾渰(金鸡湖旧称)东滨,或谓夫差女墓。在更早的《乾隆元和县志》中,就有琼姬墩和琼姬墩村的相关记载。
解放前,琼姬墩原有高度约10米,墩的底部面积200平方米,,墩的外形如穹窿,周边灌木丛生,1949年初还有猪灌出没,这在平原水网地区较为少见。1958年后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以后,经垦挖后的墩高降为5米,墩底面积约160平方米。
(万寿禅院(庵)遗址上留存的莲花柱础)
旧时,琼姬墩上建有一所禅院,名“万寿禅院”,禅院三间三进,中有院子间隔。院内有古银杏4株,树龄约在200~300年之间,遥望高大挺拨如巨伞,从葑门、相门、娄门开往斜塘、甪直、胜浦的船只在金鸡湖航行时,常将银杏树视作航标。解放后银杏陆续被砍掉。
(位于琼姬墩南侧的原盛墩小学旧址)
1984年12月原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琼姬墩东南边缘发掘到一座砖石结构的双重墓,出土有墓志、菱花形铜镜、铜质鎏金发簪和影青粉盒等宋代遗物,为研究南宋后期苏南一带的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6年经吴县文管会初步考古发掘,在琼姬墩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穿孔石斧,考古发掘首次确认斜塘在史前时期就有文明人类生活,该墩也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琼姬墩介绍碑)
2005年经苏州博物馆全面的抢救性考古调查,琼姬墩内并无墓葬,认定琼姬墩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崧泽文化时期(距今大约5000-5500年前)人工堆筑的史前人类祭天用土坛。由此进一步确证,斜塘金鸡湖东岸和独墅湖东岸一样,都是在史前就有聚族而居、懂得礼仪的文明人类生活的风水宝地。这样的考古实证远比吴越争霸历史早了约3000年。
(拆迁前古韵尚存的琼姬墩村貌)
(建于琼姬墩的金鸡湖花园高档小区)
(位于琼姬墩村的风光旖旎的金鸡墩公园一隅)
(滨湖的金鸡湖花园)
如今,随着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琼姬墩原址,建起了金姬墩公园,建造起了在苏州市首屈一指的金鸡湖一号豪华别墅区和金鸡湖花园小区,这两个高档住宅区成为官富竞逐、家喻户晓的苏州风水宝地。在这些建筑东边,还有一条东西向道路被命名为——琼姬路,连接道路的一座桥被命名为琼姬桥,今天的琼姬墩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