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剩男剩女:现如今为什么结婚越来越难?

曾几何时,社会上不太存在结婚难的问题,剩男剩女比例也很低。人们大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就结婚了,无论婚姻质量如何,离婚率很低,白头偕老者比比皆是。而今,世风大变,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向后推;结婚率越来越低;不孕不育率越来越高;离婚率越来越高。我父亲是十七岁结的婚,我是二十六岁,到了我儿子这一代,如果他三十岁还不结婚的话,急归急,我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三十岁不结婚的大有人在。这些年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婚介公司、征婚网站、电视红娘、团委工会之类组织的相亲会、城市固定的相亲角等,帮助青年人找对象成了一种挺有规模的职业,但在社会已经做了很大努力的情况下,情势好象没有好转,甚至越发严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是社会变了,婚姻也变了。以前的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情,所谓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及生育。因而婚姻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家族的共同利益,所以婚姻不由当事人自主,而是以家族利益为重,是公事,由家庭来安排,当然,家庭也早早就给您安排了。现在,婚姻越来越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由两个人来决定,婚姻的自由度大大提升,于是出现了很多不想结婚的、很多觉得不好要离婚的、好多想结但找不到合适的,宁缺勿乱的,结婚越来越难了。所以,婚姻自由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了不婚率,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二,我有一个结构性剩男剩女论。因为影响婚姻对象选择的因素有年龄、社会经济地位、体态特征、地域、宗教(包括价值观)等很多方面。不同的人拥有的婚姻资源不同的,有的是高富帅,有的是穷挫丑,这个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由之产生了婚姻对象选择的分层现象。

中国的婚姻有个女性向上选择的倾向,即女性倾向于选择比自己大两三岁、身高、学历、月收入什么的都比自己高一些的男性,男性可以接受条件比自己稍差一些的女性,选择的结果就成了上面的图。第一层的女性或者嫁给第一层次的男性,或者剩下;第二层次的女性则既可以嫁给第二层次的男性,也可以嫁给第一层次的男性;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发现,高层的女性和最低层的男性,最容易剩下,因为这两个群体形成婚姻的比例极低。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剩男剩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城里一些条件较好的白领女性和偏僻贫穷农村的男性是两个剩得最多的群体。

第三,B超,性别选择导致的性别失调,会加剧结婚的难度。有不少年,中国新生儿性别比都是严重失调的,这个正常的比例就是104左右,即每出生100个女孩,对应着出生104个左右的男孩。但有一些年份,达到了118,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130,这个大致是从1995年左右开始的,现在这帮孩子进入婚恋期,矛盾爆发出来了。

第四,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就业率的提高,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结婚率。如,拿到博士学位的一些女生,就出现了找对象难的问题,也不太愿意向下选择。

第五,不庸否认,经济问题影响很大。尤其是住房,降低了青年人的结婚率。因为要结婚,要生孩子,需要一个稳定的住所,而高房价消灭了很多美丽的爱情。当然,入城青年农民工还涉及到户口,孩子上学等令人头大的问题,让人对婚姻望而生畏。

第六,工作压力大,中国这些年发展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压力大,节奏快,成效高,当然,竞争激烈。还有人在瞎折腾什么996、997的,大城市的年轻人,累得都不想谈恋爱了,或者没有精力谈恋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七,各种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部分地替代了找对象的心理冲动。尤其是电子游戏、手机社交什么的,占据了青年人大量的时间,使大家都拿不出时间来好好谈一场恋爱,也降低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第八,各种新生活方式的兴起,如同性婚姻、网络虚拟家庭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婚率。

总之,导致结婚难的因素很多,短期内也很难解决,并不搞搞相亲会就能解决的。也许还是需要社会进行整体的改变,否则,结婚会继续难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