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顺应国际市场新常态打造工程承包升级版—PPP/BOT模式在国际工程中的应用(二)

上期回顾,精彩继续

continue

上周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基业长青国际工程与投资研究院院长吴之昕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顺应国际市场新常态打造工程承包升级版 —PPP/BOT模式在国际工程中的应用》,上期内容包含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走过的坎坷经历”,如何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新常态的特点”、"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工程承包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今天,我们来继续阅读:

· 海外基础设施 BOT 项目前期工作

· 海外 PPP 项目的风险与管控

· 汇率风险是投资回报最敏感因素

(都是干货,一起来看)


文/吴之昕

海外基础设施 BOT 项目前期工作

1. 商业机会确认阶段准备工作

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种类非常多,今天主要探讨两个方面,高速公路项目坑口电厂项目,以这两个项目为例子来看海外基础设施 BOT 项目要做哪些前期工作。

BOT 项目前期工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商业机会确认阶段首先去拜见中国驻项目所在国的大使馆经商处,大使馆经商处会给出建议。

第二是在此基础上要对这个国家进行详细的风险调研,叫国别风险调研。通过参考工程承包项目所在国的国别报告,针对自己的目标方向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调研。

第三是拜见项目所在国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经过前面的调研、学习,对于这个国家已经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例如,这个国家有什么优势、劣势,它有什么风险,结合大使馆经商处给出的指示和建议,再与项目所在国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沟通。

第四是高速公路需求的调研,包括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前景,公路沿线的经济规划,公路所连接的其他经济建设,沿线交通量的预测,然后调查当地的运输收费的标准。

第五是在前四项工作做好的情况下,与项目所在国交通主管部门签订 BOT 模式建设公路谅解备忘录。签订谅解备忘录以后,商业机会确认完成。

2. 项目立项阶段准备工作

商业机会确认之后,是进行公路全线勘查,重复确定公路路由,如果无法准确确定路由,一定要确定宽度。在勘探和确定路由基础上,开展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和编制项目建议书。在做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向大使馆经商处报告工程项目进展。通过商务部网站,申报项目资产,经过审批获得批准。同时,联系有关银行,出具项目融资意向,联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洽谈项目贷款,确定融资基本框架、条件。之后,向发改委申报 BOT 投资项目备案,对国外投资要同时在商务部、发改委备案。至此,项目立项工作全部完成。

3. 合同签订阶段准备工作

此时,项目已获得商务部批准、银行融资意向函、保险公司的融资条件设定,并在商务部、发改委完成立项。接下来要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作为贷款、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

第一步是全线地形测绘如采用物理的钻探、钻探机钻探、路探等方法,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明确桥梁、高填方区域、隧道等。

第二步是与项目所在国政府就项目用地、地材的获得、劳务使用、公路收费标准、税务优惠政策等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第三步是编制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包括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内部收益率 IRR、并测算财富的指数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节能评价、社会评价。最后是风险评价,包括敏感度分析,等等。

第四步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与项目所在国公路有关部门草拟商定 BOT 合同,然后进行合同报审,最后完成签约。

在 EPC 项目的模式下,与高速公路项目相比,BOT项目覆盖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要设计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运营。作为工程承包商,往往对前期的策划比较深究,但后期运营往往经验不足。公路 BOT 项目成败的关键是整合公路投资建设的服务链、各环节资源。工程承包商与具有国外设计监理、公路工程咨询经验的设计单位合作,并引入经验丰富的公路运营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务必做到数据真实。往往高速公路主管单位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不一定真实,要有专业的人员去核实、落实。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来预测。我国有很多这样的公路预测模式,请专家来选择一个适合的科学预测模式、严密论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和银行的支持,同项目所在国政府就项目沿线的治安形势、经济增长锁定条件。

海外 PPP 项目的风险与管控

在国外做 PPP 项目、BOT 项目,是工程承包商提升业务高度的机遇,也是转型升级提升自己的平台。但是,终究PPP项目、BOT项目是个投资项目,投资有风险,所以,对风险的管控要非常重视。PPP 项目全过程往往持续 20 年到 30 年,期间存在种种的不确定因素,务必采取相应的对策。

1. 海外工程的政治风险是第一位

要尽量规避政治风险。对于一个国家,政局是否稳定、是否发生战争,包括内战和外部侵略战争;是否发生政变、动乱。一旦这些风险产生,往往是灾难性的。大家都记忆犹新的是 2010 年利比亚战乱,导致中国企业遭受惨重损失。

对于这样的政治风险,至少要有四个对策

首先是切实做好国别政治风险的调查,什么时候进、能不能进,要把握好。我曾经到过非洲一个国家,该国总统非常希望我们去建设一个港口项目,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实地勘后,认为建设港口的条件非常好,但是,该国总统再过一年就任期届满。这位总统谋求修改宪法继续连任,结果老百姓反对他,举行游行示威。我们判断,在这个时候进去风险很大。因此,切实做好国别政治风险的调查非常重要。

第二个对策是与中国大使馆保持非常密切的沟通。因为大使馆对所在国的政治风险把握得更加准确,一旦有风吹草动,要听从大使馆的建议跟指导。

第三个对策是通过保险公司对项目资产进行政治投保。

第四个对策是提高公司业务的本地化竞争力,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提高对当地的社会回报水平,与当地政府和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政治风波了,当地的民众、当地的政府还会维护你,使你减少在政治风波下的这种损失。

2. 治安风险关系工程项目成败

要尽量规避治安风险。我们现在做的 PPP 项目大多位于欠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往往财政拮据、失业率高,有的国家失业率达到 30%、甚至 40%,社会上到处都是游民,社会非常不稳定。又由于这些国家经过长期内战,枪支流落民间,所以持枪抢劫与绑架时有发生。我们到这样一个国家做工程,工程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这也是影响到 PPP 工程成功与否的大问题。

要与当地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将治安的责任确定为当地政府承担,由当地的政府派军人或者派警察实行警卫。这种安全措施称为被动安全,需要在合同里边进行明确,这样有利于保证项目治安状况的稳定。但是,不等于有了被动安全,责任都在政府方面,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还要有自行地组织安保人员,并采取安保的各种技术措施,例如安装摄像头、挖壕沟、建地下室,一旦出现治安风险,人员可以转移到地下非常隐蔽的地方避难。组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安防队伍,让当地军人、警察在项目外围进行警备,自己的安防队伍形成主动安全。

3. 政策与法规风险应高度重视

要尽量规避政策与法规的风险。PPP 项目很大程度上是要靠法规法制,确保稳定收入,如果说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法规不稳定,那么会对我们进行一个资金流的测算带来很大的干扰和影响。PPP 项目所在国政策法规往往尚不完善,他们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往往不甚明晰,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甚至有的国家,还会不时地出台一些歧视中国企业的制裁政策,这就形成了政策法规的风险。

针对政策法规风险,我有四个建议。一是投资优惠政策落实之前,不轻易承诺去投资。二是要紧跟国家的战略,借助于我们国家领导高端出访这样的机会,发挥我们国家政府的影响力。做 PPP 工程最好的签约机会是我们国家领导人高端出访,把 PPP 项目的合同纳入到高访见签的范畴。两国国家领导人的签字,对于 PPP 项目是很好的保障。三是要借鉴 PPP 已经成功的案例,向所在国政要推荐 PPP 立法,现在有一部分欠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 PPP 法律。四是要聘请有经验的国际知名律师做法律顾问。

汇率风险是投资回报最敏感因素

汇率风险是 PPP 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最敏感的因素。现在很多个国家兑换美元,汇率波动得非常厉害。我们去做 PPP 项目,在经济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针对汇率风险,有以下三个建议:

一是在投资阶段采用混合贷款。通过当地银行贷款,用当地货币偿还,来规避这一部分汇率风险,以减少美元或者人民币的贷款风险。如果投资阶段 40% 是当地货币的贷款,那么 40% 的汇率风险就可以回避掉。二是要求项目所在国政府在合同中承诺一定比例的运营收入,允许按照某一个固定汇率,兑换成坚挺的货币。在 BOT 合同里面明确售电收入,卖水收入,交通过路费的收入,其中 20% 允许兑换成为美元,按照一个固定汇率计算。三是把运营收入锁定当地资源,一种当地非常坚挺的资源。这种锁定之后,即便今后货币贬值,但是资源价格稳定,可以拿着资源出去换钱,规避风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