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与心身胃肠病学

大健康就是心身医学理念下的健康,不仅指没有致命的大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圆满状态。源于西方的现代生物医学只关注小健康,通过现代医学各种检查找病治病。找不到疾病就没有了维护健康的方向或办法。医院门诊常见的查不出疾病解释和治疗的身体不适症状最能说明心身整体评估和治疗的重要性。心身医学理念不仅仅关注疾病,更关注心身整体的不舒适状态,包括容易被我们自己觉察到的躯体不适和自己常常不容易觉察到的心理层面的情绪苦恼。以消化科的胃肠道健康为例,胃肠道感觉好不好不仅和胃肠道本身有没有病有关,还和人的情绪或心理状况有关。用胃镜肠镜等高级仪器找不到胃肠道疾病来准确有效治疗的各种所谓“顽固性慢性胃肠病”甚至更常见,现代西方医学给他们一个名字叫“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sa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我国医生曾经习惯叫做“胃肠神经官能症”。功能性胃肠病与社会心理压力的关系已经得到国际消化病学界公认。人体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症状同样与心理行为密不可分。医学不能只把人当作没有思维的机器,离开人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而独立存在的医学和健康管理是现代医学的重大缺陷。

1心身一体的大健康

疾病与健康和社会心理越来越相关。除了精神医学,源于西方的现代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始终处于分离状态,没有真正靠近,更没有融合。医学进步不仅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需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变化与进步。心理健康的水平与社会硬环境相关,更和社会软环境改变相关。慢慢理解了为什么西方医学一讲到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就习惯用“社会-心理因素”。现代西方医学其实也没有忘记健康和疾病中的精神心理部分,只是关注的模式是心理和身体分离的思路,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觉不好,医院各种检查都查不到可以解释和治疗的疾病,就出现了要么是身体疾病,要么是精神疾病。不是把精神与身体融合在一起来考察、评估和维护人的健康和治疗人的疾病。找不到疾病的各种症状大部分的确和心理因素相关,但是简单的把他们归因为精神疾病也是不恰当的,很难被患者接受,不仅东方文化不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同样如此。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常常又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常用“心理-社会(psycho-social)”因素来表述精神心理相关的健康问题。我们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吧。以近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拆迁和城市化为例,人们看得到的是通过拆迁推进了城市建设,人们看不到的是城市建设与拆迁重组了社会阶层,出现了所谓不同档次的社区,拆迁过程还纠葛着各种人群、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妥协关系,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拆掉的和迁走的不只是房子,还有从小形成的生活习惯、人的尊严和熟悉的邻居关系。社区人群重组和价值观变迁带来了邻里和谐关系的改变,邻里从熟悉到陌生,和谐越来越少,防范越来越多。因此各种时代相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再看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多数的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丰富了,但原始有趣的农村生活逐渐消失,生命的乐趣与意义也越来越少。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村里可以在一起玩耍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凑一桌人打牌打麻将有时都很困难。广播喇叭也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意义,电视频道也卖给了企业成了商业广告的渠道,城乡差别缩小最快的恐怕莫过于大家一样都玩起了远远超越电话功能的手机。

2
心身医学看胃肠病和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网络的发达充斥着各种医疗和保健信息,有些健康和医学信息甚至直接颠覆了人类对健康和寻医的认知,摧毁了人们对医学传统价值的珍视,同时还影响了医学的严肃性,医生的尊严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传统关系。一句“你说的怎么和XX网上不一样?”足以影响很多医生理性看病的情绪。这一切都是温水煮青蛙一样发生的,无论是医生,病人,医疗决策者,医疗管理者,医学教育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缘由和思考解决的方法。医学的主流还像以前一样重点依靠来自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标本,尸体解剖结构和活的动物实验数据来认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并据此指导疾病的评估、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

医学离开了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学内容是现代西方医学的严重缺陷。简单到有人喜欢做检查,有人害怕做检查,有人没事想挂水,有人有病也不喜欢吃药…有人没病有症状,有人有病没症状,到医院做了检查,听说结果没问题有的人很开心,也有的人反而更加困惑,更加痛苦;常常见到有的人高血压很难控制,怎么换药也降不下来,一部分人经过系统的心身医学评估后加一点小剂量的抗焦虑药一起治疗后血压就下来了,有人一紧张就腹痛,甚至还腹泻,怎么也查不到原因,总害怕肠癌,有的学生一住校就便秘,一放假就不便秘了,有人经常半夜突然透不过气,感觉快不行了,急急忙忙打120,到了医院查查心肺都没事,不要1小时就可以回去睡觉…这些都需要从医学理念和健康理念上做系统的普及和改变。

心身胃肠病学的初心使命

Psychosomatic Gastroenterology

把心身整体医学理念用到消化病的评估、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就形成了一门全新的学科领域:心身胃肠病学。心身医学或者心身胃肠病学的初心使命就是要靠科普宣传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意识到:心身健康问题与精神心理压力有关,很多胃肠问题都和睡眠质量或工作压力有关,但不能都等同于精神疾病。我们更愿意叫“心理因素相关的胃肠病”。愿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愿意接受心身医学治疗,结束痛苦,享受美食,开启本该快乐的美好生活。 心身医学或者心身胃肠病学更要让医学界认识到:心身胃肠病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建立和普及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心身整体胃肠病学需要接受成熟的现代生物医学成就,吸取我国传统医学的整体医学思维,同时虚心学习精神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三者融为一体的现代新胃肠病学模式。心身胃肠病学模式需要有人去开拓和探究其中的奥秘,特别需要有人去奉献去牺牲眼前的功利,最终一定可以让百姓获得符合人的生物-社会-心理多重属性的医学服务,也能让医生减少职业倦怠,甚至于享受到与生命共舞的心身医学乐趣,做一个快乐的医生。

文案、审核| 曹建新
排版| 丁莉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