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推理之溯因论证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判断推理的题量占据总题量的30%左右,可能性推理部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时间紧以及题量大的考试特性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掌握一些常见的论证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梳理题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论证模型中一种典型的论证结构——溯因论证,从多角度来找到该结构削弱、加强的选项,以便快速地锁定答案。
一、什么是溯因论证
溯因论证是推测事件发生的原因的一种推理方法,一般是指从已知事实出发,根据一般的规律性知识,推测出事件发生的原因。例:我们在清晨观察到马路边的草坪是湿的,于是就猜测是因为晚上下过雨。
二、考察形式
溯因论证考察依然是以削弱、加强为主,掌握它的削弱加强角度能更快地选出答案。
三、如何削弱、加强
削弱:1、排除此因 2、另有它因
加强:1、解释因果 2、排除它因
四、例题精讲
【例1】随着气温上升,热带雨林遭受闪电雷击并引发大火的概率也会上升。然而,目前的监测表明,美洲热带雨林虽然更频繁地受到闪电雷击,却没有引发更多的森林大火。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近年来雨林中藤蔓植物大量增加有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藤蔓茎干相对树枝电阻更小,能像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那样传导闪电,让大部分电流从自己的茎干传导
B.闪电雷击常常引起温带森林大火,但热带雨林因为湿度较大,并不会产生较大火灾
C.雷击这样大规模、速度极快的放电,先摧毁了外部的藤蔓植物,中间的树木得到了保护
D.1968 年热带雨林中藤蔓植物的覆盖率是 32%,当前其覆盖率已经高达 6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 75%
【解析】答案A。第一步,分析题干。题干指出,美洲热带雨林在频繁地受到闪电雷击的情况下,却没有引发更多的森林大火,于是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雨林中藤蔓植物大量增加有关。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指出,藤蔓的茎干能够像避雷针那样传导闪电,让电流从茎干传导出去,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森林大火,解释了题干的因果关系,支持了结论,保留;B选项指出,热带雨林因为湿度大,所以火灾规模不大。选项中“火灾规模”与题干中“火灾次数”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C选项指出,雷击会摧毁外部的藤蔓植物,中间的树木不会被摧毁。但选项并未说明摧毁外部藤蔓植物的同时是否避免了森林火灾,无关选项,排除;D选项指出,藤蔓植物确实大量增加了。但选项并未明确藤蔓植物的大量增加,是否是没有引发更多森林大火的原因,无关选项,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A。
【例2】提起极地冰,很多人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幅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景观。然而,在北纬71度、西经168度附近的北冰洋海域,“雪龙”号首次驶入一片“脏”冰区,只见一块块淡蓝色的浮冰中间夹杂了许多脏兮兮的黄色冰块,这种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对于“人类造成的污染已经殃及极地浮冰”的说法,有专家解释说这只是生活在极地冰中的一种特有生物——黄褐色的冰藻。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能够反驳专家上述观点的是:
A.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
B.北极冰中生长有冰藻并不是普遍现象
C.近年来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逐年增加
D.北冰洋周围的陆地常有沙尘天气
【解析】答案A。第一步,分析题干。题干指出,北极地区当年的新生冰块和多年冰块上都有黄色冰块,于是专家认为是极地冰中的特有黄褐色冰藻造成的。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指出,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说明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的黄色冰块不可能是冰藻,排除了题干中所说的原因,反驳了专家观点,保留;B选项指出,冰藻不是普遍现象。但题干讨论的是冰藻形成的原因,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C选项指出,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增加,但选项并未说明是否会造成污染,无关选项,排除;D选项指出,北冰洋陆地常有沙尘天气,但选项并未说明沙尘天气是否会使得冰块变成黄褐色,无关选项,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