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读书特点?诸葛亮呢?韩信

曹操读书特点:

一是博览。他广泛涉猎了政治、军事、天文、地理。二是精读。他精研的兵法。三是勤奋。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四是学以致用,学而不用,不如不学,用必创价值。

曹操生性高傲,不愿意低头,不愿意退让一分,而诸葛亮看似豁达,但敢说真话,在事实上坚持己见,他不会愿意讨好曹操。所以说诸葛亮跟随刘备才有出路,曹操并不是他的明主。

诸葛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襄阳,去隆中隐居。

  之所以选择隆中这个地方,一是因为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是一个读书隐居的好地方。

  另一个原因是,隆中距离襄阳也仅仅10多公里的距离,往来并不困难。

  这就保证了诸葛亮和襄阳人脉的频繁联系,也方便他获取天下各地最新的信息。

隐居下来的诸葛亮,每天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

  第一,白天下地干活,耕作粮食,养活自己。

  第二,晚上要刻苦读书,继续增长自己的学识。

  诸葛亮读书有一个特点,他看书不喜欢咬文嚼字,去考究一些细节。而是观其大略,领会书中的重点意思。

  而且他读的书,不仅仅是儒家的经书,还有很多与军事相关的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和一些兵法。

  这里不得不说,诸葛亮能够获得如此多阅读和学习的机会,与他之前和荆州大族有姻亲关系是分不开的。

  因为当时学习知识的代价非常昂贵,寻常人就算再刻苦努力,也是读不到多少书籍的。

  诸葛亮拥有这方面的优势,这就帮助他充分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充分理解和沉淀,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三,就是经常要外出拜会名士。一个人再有惊天伟地之才,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学会与时俱进。在当时的乱世背景下,拥有更多的朋友,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脉资源和信息渠道。这对于胸中有大志的诸葛亮来说是极其关键的。

1/4 曹操:用输出倒逼输入

曹操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都是历史上的一流人物。曹操年轻时没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基本上全靠自学得来。

曹操曾梦想当一名受民爱戴的地方官,后被豪强迫害,逃回了老家避祸。

不过,曹操并未从此放弃理想,而是“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先蛰伏一段时日,待世道变好了再出山。

奈何世道并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乱。

在裴(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说是诸葛亮还没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色来。他的三位书友,徐庶、石韬、孟建,读书方法都奉行四个字“务于精熟”。不仅读得精,还要读得熟。用现今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们都是“精熟哥”。唯独诸葛亮不然,他奉行的是另外四个字“观其大略”,可以叫作“大略哥”。

“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是注意观察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

崔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胸襟坦荡,光明磊落,说话做事绝不遮遮掩掩,也少会顾及到个人安危荣辱,是正人君子的处世风格;

而贾诩说话做事都是点到为止,十分含蓄,力求低调不张扬,又极其重视个人的安危荣辱,是典型的谋士处世风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