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开课的公开批判
1.作为一种课型,公开课的所有元素和要点,应当与日常的课堂一致。所不同者,在“公开”二字。所谓公开,应是不加隐蔽,就其意义而言,公开课应当是面对面、毫无保留和遮拦地上课,其目的在于教学的交流、诊断、分析、研究、讨论、评价;以此方式,研究教学现象,解决教学问题,展示教学成果,彰显教学风格。在这里,上课只是手段,或评或赛,或议或析,才是目的,因此,公开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公开”,无论过程,还是结果,不仅对学生,更应对听评课者。但事实上,公开课的表相里,隐藏着太多“不能说的秘密”——大家心知肚明,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似乎也不便公开言说。
2.公开课要研究、解决的,必然是日常课堂里的教学问题,因此,公开课应当尽可能地接近于日常的课堂,尽可能地真实、自然。不做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而应当像瓜熟蒂落,像水到渠成。所以,最能发现问题、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公开课,应当是原生态的,真实而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这样的课可能完美,但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不是真实的课,不可能真正地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往深处说,这样的课属于严重误导,甚至具有某种欺骗性。
3.我曾玩笑说:公开课上的师生关系,可能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平常的课堂里,师生彼此都是熟悉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过于熟悉的人,也难有激情。而在公开课上,师生都是初相见,极像纳兰性德所谓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都愿意在对方面前展现、或表演出更好的自己。所以,老师对学生,总是很顺从、很纵容,甚至“很讨好”;学生对老师,因为被更多人关注,也总是很主动、很配合,甚至“很献媚”。但是,这种关系不仅是临时性的,而且是一次性的,彼此都可能像“临时工”或“一夜情”那样,不负责任,或者说不对未来和长久负责任。这样的组合,很难体现出日常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状态,很容易遮蔽日常教学中的矛盾和真相——须知,正常的师生关系,都有经过艰难磨合而达成的充分了解,真正的课堂教学,也必然是建立在师生彼此熟悉和了解基础上的。
4.公开课对“日常教学中的矛盾和真相”的遮蔽,原因有二:一是对公开课意义的认识错位,二是对公开课目的的理解偏曲。过于强调展现,有意忽视暴露,过于强调表演,有意忽视生成,公开课的价值仅限于努力展示最美好的一面,最精彩的一面,刻意回避执教者的缺陷和不足,遮掩淡化所课堂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而其本源,既有组织公开课者的浮躁短视,也有执教公开课者的利益驱动。尤其是在公开课与职称评定、与奖金福利挂钩后,无论赛,还是评,无论展示,还是汇报,对组织者而言,是无形的权力,对执教者而言,也有上课之外的利益勾连。掺杂着太多非教学的功利因素,公开课自不免出现这样那样非教学甚至反教学的现象。
5.对一般教师而言,有机会上一堂公开课,亲历备课、导课、试课、磨课的过程,不仅能借此机会锻炼提升,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也能借此平台表现自己的魅力风采,扩大自己的专业影响。但事实上,赛前的精心准备,反复演练,甚至名师指点,集体会商,在操作层面的精确算计,在预设环节的反复琢磨,不仅会消涤教师的激情,磨损教师的心志,更会删削教师的思想,泯灭教师的个性。曾有教师跟我说到那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之烦:“用了全年级所有班,一堂课上到想吐,原先还有些想法,7、8个班上下来,什么想法都没了,只有赶紧上完、早死早超生的念头了。”而最终呈现出来的那堂课,往往就像被多番咀嚼的馍,不再有新鲜的滋味,或被精心雕琢的器具,可能精美异常,却往往没什么实用性。
6.体育的本义在强身健体,但现代的体育比赛,因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掺杂,竞争越发激烈,这固然可以使人类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挑战生命的极限,但其价值,更多地成为少数人的表演,而远离体育的初衷,甚至走向“反体育”。这颇类越来越花哨繁多的时装表演:T型台的价值,在于展示和推销即将流行的时装,但到大街上看看,有多少人穿着那些新奇、眩目的衣服?所以,时装表演与人们的穿着脱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而只是一种表演的艺术——过于强调表演,过度呈现美好的一面,公开课,其实也如竞技体育、时装表演一般,不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只具有空洞的架子,花哨的形式。
7.正因如此,我曾说过:公开课可以看,不能搬,可以听,不能学,甚至也不必学。道理很简单,只需问问那些执教者,为了这堂课,他们花了多少时间准备?经过了多少次打磨和演练?——这样的时间耗费,这样的反复操作,哪里是真正的教学?哪里是常态的课堂?每个教师一周要上多少节课?每个学生一周要上多少节课?如果要求所有教师每节课都这样准备,从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反复掂量,到每个教学步骤及衔接转换的仔细权衡,从问题设计到细节处理,甚至每一句话的表述都细细推敲,然后,再到自己班里,甚至到别的班里,一次次反复演练,一次次反复调整修改,以求顺达流畅精益求精——如果每堂课都这样来,首先要被累死的,是教师,接着,就会是学生!
8.“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帕克·帕尔默说。对此,我的理解: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的精神与灵魂的相遇——这种相遇,应当每一次都是美好的邂逅,而非刻意的安排,应当每一次都是激情的碰撞,而非演练后的唱和。但在很多公开课上,我所感受到的,没有美好,只有恐怖——教师在并不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往往只是以自己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不择手段地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就像一个微笑着的狡猾猎人,那么胸有成竹,那么沉着冷静,他们知道,陷阱是早已布置好了的,学生掉进去,只是早晚的事,只是怎么掉的事。所以我说过:“公开课是不可信的,因为机关重重;上公开课,尤其是喜欢和擅长上公开课的老师,也是不可信的,因为阴谋多多。”话虽难听,尖刻,却多少揭示了公开课的实相。
9.必须说到多媒体。这家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幽灵”,近些年不断在中国的教室里游荡。尤其是优质、示范、公开课之类。无论何种学科,无论哪个年段,无论哪个层级,似乎没有它的出现,就不能优质、不能公开、不能示范。可实际效果呢?有很多眩目的课件,其实并非上课老师制作,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声光电,除了手忙脚乱的表演,除了虚假的热闹与繁荣,除了被教师(或者说机器)控制的程序和固定的模式,这样的课堂,什么都没有: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思想的对话,甚至没有师生有效的互动,没有真切情感的交流——满堂的媒体设计与包装,再加上反复的彩排和预演,这样的课,如同做戏一般,刻意,呆板,程式化,没有思维的灵动,没有激情的飞扬,没有知识的生成与内化,实在不知道,所谓的优质、示范,能从何谈起。
10.使公开课得以成立的,在于“公开”这种形式,使公开课成为众矢之的、千夫所指的,也是“公开”这种形式——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而偏重于向组织者、听课者、评议者展示和表演,使得公开课徒具公开的形式,而失去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那种动辄几百上千人观摩的公开课,更是严重违背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固执地以为,教育和学习,都有着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和私密性,真正的教育和学习得以发生,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可能在广庭大众之中,不可能是在被过度关注或窥视的情境里——我曾有幸在大型体育馆听过这样的课,坐在最外围的老师,甚至要用望远镜才能看到上课师生的表情,而那感觉,真有在动物园看表演的意味。
11.以公开之名,行“掩藏”之实,最集中的体现是对公开课的评议。基于人性的弱点,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利益,无论专家还是学者,或现场听课的老师,在“公开”评议公开课时,无论课上得如何,大都肯多于否,褒多于贬,顶多是喜忧参半、优劣得所,远不及私下评议、交流时的准确和深刻。这样的云山雾罩,掩饰瑕疵,回避问题,使得公开课最终失却了交流切磋、探究商讨的功能和目的——如此费心费神,劳民伤财,既无大益于学生的学习,也无大益于教师的教学,更无大益于教学的研究与交流,这样的公开课,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原刊于《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年第3期,此次发布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