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宝 | 让这张唐代的“九霄环佩”,告诉你古琴的小知识(上)

古琴好像离我们很近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琴棋书画”

古琴又好像离我们很远

很多人分不清它和其他乐器的区别

国家博物馆有一张唐代古琴

名曰“九霄环佩”

工艺规整,体制合古,篆铭特佳

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小编撰文一篇

从这张“九霄环佩”琴展开

为您呈现古琴的一些小知识

本期您将了解

如何分辨古琴与古筝

以及古琴的一些基本名词

快快往下看吧!

我是古琴,不是古筝

对古代乐器不是很了解的小伙伴,往往会分不清古琴和古筝。“它们不都长得差不多吗?”

其实只要掌握下面三点,两者就很好区分:

一是看弦数。古琴绝大多数是七弦,考古资料也有发现五弦和十弦的,但都很少见;古筝经历了一个弦数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从十几根到二十几根不等,现在常见的为二十一弦。

展厅里的九霄环佩

古筝(资料图)

二是看有没有“码子”。许多弦乐器会在弦下撑一个小木块,俗称“码子”,起到调节音高的作用。二十一根弦的古筝就有二十一个码子。由于古筝弹奏区在右手处,因此筝码位置越靠右,弦就绷得越紧,音也就越高。从低音到高音区,筝码像大雁一样排成一列,所以又叫雁柱。如唐代路德延《小儿诗》所云:“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

而古琴是没有码子的,例如我们的“九霄环佩”,弦下是空空荡荡的。但正因如此,古琴演奏中左手就有了很强的灵活性,其独特的走手音是其它任何一种乐器所不具备和无法比拟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古琴演奏片段(31秒开始)

来源:CCTV

三是看大小。古琴弦少,面板窄而薄;古筝弦多,面板宽而厚。这也导致前者音色清微淡远,后者音色激越雄浑。我们感受一下两种乐器弹同一曲子的不同之处:

广陵散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广陵散 纯音乐 - 高山流水-古筝

怎么样,这下能分清古琴和古筝了吗?

古琴名词知多少

古琴本质上是弹拨类乐器,其构造跟古筝、琵琶、吉他等有相似之处,都由弦和共鸣箱组成。但作为最富中国文人色彩的乐器之一,它身上的各个部位又有自己独特的名称。

例如

↓↓↓

琴弦:古琴弦数很早就固定为七根,从外往内音调渐高。故刘长卿《弹琴》诗曰:“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通过调节琴弦松紧可以调出许多种调式,如最常见的“正调”,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Sol﹑La﹑Do﹑Re﹑Mi﹑Sol﹑La(5612356)。大部分琴曲都是用正调弹奏,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古代琴弦为丝弦,现在一般用尼龙钢丝制成。

平沙落雁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琴徽:九霄环佩的琴面上镶有13个小圆点,叫“琴徽”,九霄环佩的琴徽是用蚌壳制成的。左手手指摁压在对应位置,即可把一根弦演奏出高低虚实等多种效果。古人认为13个徽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除此之外,很多弦乐器如吉他、冬不拉等都有类似的标音方式。

琴轸:琴额(即琴头)底部一字排开的小柱,共七个,分别绑着七根弦。通过旋转琴轸可以调节琴弦音高。琴轸下方一般垂着长长的流苏,非常好看。

雁足:古琴略靠尾部的背面的两只“脚”,起到支撑琴面的作用。同时琴弦从琴额处拉过来,最终固定在雁足处。九霄环佩的雁足和琴轸都是用红色玛瑙石制成的。

龙池、凤沼:即古琴背面共鸣腔的两个孔。中间的叫“龙池”,靠近尾部的叫“凤沼”。九霄环佩的龙池是圆形,凤沼是长椭圆形。透过龙池凤沼可以看到古琴共鸣腔的内部,有时能得到一些很重要的历史信息,例如古人墨书或铭刻的制琴或重修的时间等。

说完了部位,我们再来看一看外形。古琴的样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等,九霄环佩属于典型的伏羲式琴。

明代蒋克谦辑《琴书大全》里的部分琴式

(明万历十八年刻本)

翻检古琴相关的古籍,一般都把伏羲式排在琴式图像第一位。陈旸《乐书》中讲:“自古善琴者八十余家,一十八样,究之雅度,不过伏牺(羲)、大舜、夫子、灵关、云和五等而已。余皆求意新状奇,终乖古制,君子不贵也。”九霄环佩以简约又不失优雅的外在形制跻身于古琴“五等雅度”之首位,可看作是伏羲式琴的典型样式。

从国博馆藏“九霄环佩”的琴铭上

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

看似“天书”的古琴减字谱

又该怎样识读?

下一期小编将继续为您介绍

我们不见不散~

图文编辑 | 吴二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