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独行腾冲,只为一段不该忘却的历史
(昨天被王宝强离婚这事儿刷屏了,但是许多人不曾记得71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重发这篇游记,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暑假我去云南旅行度假,在苍山洱海边的大理古城住了下来。同时我也想还一心愿,就是去腾冲看看二战遗迹,可是旅行社说哪里没有什么景点,除了有一温泉没别的,难道可以忘记我们的历史吗?于是,我只好独自背上行囊坐上前行腾冲的班车。经过六个小时的奔波,翻越高黎贡山,我来到了这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暑假我去云南旅行度假,在苍山洱海边的大理古城住了下来。同时我也想还一桩心愿,就是去腾冲看看二战遗迹。我问当地旅行社有没有去腾冲的旅游服务,一位小伙子告诉我:哪里没有什么景点呀,除了有一温泉没别的可玩的。难道也没有值得看的吗?难道可以忘记我们的历史吗?于是,我只好独自背上行囊坐上前行腾冲的班车。经过六个小时的奔波,翻越高黎贡山,我来到了这一个偏僻的小县城。
千里迢迢只为这一万个为国捐躯的英灵,我一到腾冲便直奔国殇墓园。国殇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甬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石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国民党元老,腾冲人)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级台阶挡土墙,沿墙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许多到腾冲的游客往往花钱买票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却不知道真正的历史在这里,国殇墓园的免费开放的。当然,如果对于不了解历史的游客看看展览也是必然的。然而,我觉得真正的历史在于它保存的原貌,那是最有价值的文物。学者普遍认可的数据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军死亡380万人。8年抗战,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场大型会战、大型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3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伤亡、失踪约321万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损失殆尽。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民革命军牺牲380万人,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
国殇墓园可说是腾冲军民以鲜血写成的一部活的史书,这部历史的血书,不单单属于腾冲的。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虽然通过影像已领略了这座墓园,但现场亲历仍然令我感到震撼。石碑上铭刻的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无价。滇西抗战阵亡最多的是士兵,其中有不少这样的娃娃兵。我给一位二等兵点上一支烟,我想他生前一定都是给别人点烟的,他的长官和上等兵。
滇西抗战的主要战役有松山攻坚战、腾冲围歼战和龙陵大会战。松山战役最为惨烈,松山离腾冲还有几十公里(由于交通不便和时间关系此次只好作罢)。可以说,腾冲头上的天空是驼峰航线,地上的路是史迪威公路。这里不仅长眠着众多抗战阵亡的国军弟兄,还有牺牲的盟军朋友,包括飞越驼峰的美军飞行员、前线部队的美军顾问。雕塑不仅有史迪威公路的民众,还有怒斥劝降日军的县长。当然,这儿也是侵略者的葬身之地。看过纪录片《寻找少校》,我在这里看到了收复腾冲战役中阵亡的美军少校麦姆瑞等19名官兵的墓碑。
国殇墓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然而,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国殇墓园曾长期鲜为人知;因为地处边远的小城,国殇墓园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尽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据说当时为了让占据墓园的党校搬走还发生激烈的争论。由于一些民间研究者的努力,更由于时代的进步,那些战死的英烈和存活的老兵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2013年的中国新闻奖评奖会上,我力主广东电视台拍摄的《回家吧,老兵》评为一等奖。我强调回家的意义有两层:一是回到他的老家,一是国家对抗战老兵重新给予的认可和尊敬。我的意见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赞同。
腾冲还有其他景点,但我都没有去看,因为这些别处也有类似的。只有国殇墓园是独一无二,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并不了解。墓园里的游客并不多,或许大多数游客只参观抗战纪念馆(有些人认为看陵墓不吉利),或许他们更喜欢领略古镇风情和当地美食。由此可见,历史留存不易,发现历史并让世人了解更不易。天下着小雨,我却浑然不觉,一直到盘桓到墓园关门。我想,历史是不应该被忘却的,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不会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