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如何理解?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积淀下了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沿袭下来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

也许我们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在物资并不充沛的古代,倒是有很多讲究的,按有些人的说法,那就是所谓“穷讲究”。虽然是“穷讲究”,但人们为了规避灾祸,一般人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待它,所以一般相信它,以至于成了某种约定俗成。

哪来的这么多讲究的呢?其实就是得益于那些古代典籍的代代相传,古人通过以典籍的方式,以文字的形式传承下来,便成为了人们遵循的传统。其中,有一本书,我们不得不得,那就是《易经》,因为,对古人来说,几乎所有的学问都来源于《易经》,或者说都能找到一些答案,尽管模棱两可。

据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就是一个精通《易经》者。据传说,鲁班曾雕刻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小木人,刻完后在对着这个小木人东瞧瞧西瞧瞧进行审视时,忽然联想到了《易经》中的一句话名言:元亨利贞。

附带讲一下,什么是“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原文'乾,元亨利贞。自《易传》起,古人释此四字,大都一字一义,认为代表了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往往引申为四季、四德等。在人事上,'元亨利贞'分别代表仁、礼、义、正,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前进,贞正坚固。作为乾卦的卦辞,它代表着世间万物的一个生存法则,春夏秋冬,生生不息。这个有点形而上,诲涩难懂,呵呵。

回归正题。鲁班在小木人背后刻上“元亨利贞”四个字,还自己为之取了个吉祥好听的名字——“慧聪”,完成后便顺手将它放在祭台后,也就没想了。

过了几个月的某一天,鲁班像往常一样进行祭拜。有一束香不知是怎么回事,掉到了祭台的后面。于是,鲁班便弯腰去捡,无意中抬头看见小木人,不禁脱口而出——“慧聪”。

哪曾想,这个小木人竟然活了,还答应一声,站了起来。原来,小木人背上刻的“元亨利贞”几个字起了作用,也是机缘巧合,加之放在祭台之上,被人祭拜了八十一天,从而赋予了它生命,在巧合之下,鲁班喊了它一声,便唤醒了它。

这件事给了鲁班很大的启发,笃定地认为《易经》就是一本神书。从此,他更加勤奋钻研起了《易经》,伴随着他的建筑技术和木工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一代宗师,世代膜拜。

由于成为一代宗师,鲁班也带了很多弟子。后来,其弟子把师父的言行都记了下来(与孔子弟子辑录其言行成为《论语》一样),就是后人所称的《鲁班经》。在《鲁班经》里就有关于“元亨利贞令”的记载。

在《鲁班经》就有这么一句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句话,其实本来应该是那些木匠干活时挂在嘴边的口诀,后来引伸开去,便成了民间的俗语。这句话因为来自于《鲁班经》,而《鲁班经》又受《易经》的影响,所以它既彰显了《易经》的做事原理,也寄予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意愿。在古代,我们的那些老祖宗真是讲究得很,处处讲吉利,时时讨吉祥,所以在事事物物上都寄托着他们追求幸福平安生活的愿望。

什么是“凳不离三”?

如果从农村出来的人或者是有过农村经验者就知道,农村过去流行大方桌,带四条长凳,一般人家办酒席什么的都用这种桌椅。一般农家都有堂屋,刚好并排开席二张桌子。其中坐的长凳就是有讲究的,它的长度,不能是一个整数,其尾数都带了一个“三”,如二尺三,四尺三这样的。

为什么呢?因为“三”这个数字在《易经》中属于离卦,离为火,火对应的是五德中的“礼”。此外,“三”在古代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这个一般人可能搞不清,“三”即多的意思,举个例子,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不只是三个人,而是指多个人。所以“凳不离三”这个“三”是指多或众,是指多人聚在一堆,坐在一起,对应着“礼”,寓指没有冲突,有礼相加,遵守“礼节”寓意就是和睦相处。

什么是“门不离五”?

与“三”的原因类似。在古代,门无论大小,要求长宽的尺寸都得带一个“五”的尾数,如五尺五什么的。为什么?也得拿《易经》来解释,“五”作为数字,在《易经》中属于巽卦,巽卦的方位是东南方。所以,古人建造房屋,一般都有讲究,坐北朝南,便于采光、躲避正北风是其中原因,但追根溯源看还是源自于《易经》这本办事指南。

但是,一般来说,只有官府的衙门才能开正南门,关于这一点,看故宫就知道了,一般民居需要避开一点,否则就是犯罪了。怎么偏?朝向稍微偏东一点,差不是算是开东南门,而这样刚好对应了八卦中的“巽”卦方位,这个方位刚好是个财位,这样便于宅子吸纳财气。过去民间过年时节还有开财门的说法,无非也就是希望五福临门、招财进宝之意。

什么是“床不离七”?

与上面同理,就是在尺寸上的讲究。古代床的长宽尺寸上,尾数一般都要带“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等。因为在《易经》中,“七”属于艮卦,艮卦代表山,有稳定、安静之义,所谓稳如泰山,这是对睡觉的要求。

众所周知,床的安稳,就代表着生活的安稳。所谓的生活安稳指哪些方面?无非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而已,即所谓“心安稳,床安稳”“睡不着觉,不能怨床歪”是也。

什么是“棺不离八”?

按照老传统,过去的农村因为都是土葬,所以都得为老人提前准备棺材。而打制棺材也是有讲究的。这可不是买衣服一样,不要量体裁衣的,打制棺材,只有男女有别,男的大些,女的小些,但长度都是一样,一律是八尺,不能多也不能少,也不分高矮胖瘦。

为什么?因为在《易经》里“八”属于坤卦,坤卦代表大地,所谓厚德载物。人死了,落叶归根,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带不走,这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什么是“桌不离九”?

在上面“凳不离三”中就说了,过去农村都是用方桌做事的,这种“桌”特指过去吃饭的方桌或是八仙桌,桌子的长宽高度尺寸,也有讲究的,要带个“九”的尾数,如三尺一寸九分、四尺八寸九分等。

因为在《易经》中,“九”代表“阳”,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象征天,天分九层,就是“九天”,如九天揽月。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家人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说有笑,寓指家庭兴旺、幸福和睦,这绝对是国人共同的愿望。

总之,这些“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说法其实是古代沿袭下来的一些讲究而已,如果讲给现在的年轻人听,估计句句是天书一般,不知所云。当然,其实这些讲究就是匠人和主家为图个吉利、讨个口彩而已,并不一定真的坐在这样的凳子、桌子上吃饭,睡在这样的床、躺在这样的棺材里就一定能福泽后世,世上哪有这么的好事呢?我们看看行色匆匆的路人就知道了,这些也就是一些讲究而已,不必太过当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