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心灵咒语
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偶尔也可以轻松一点。比如尼采,绝对是一个相当严肃的哲学家,但如果把他变成一个励志书的畅销书作者,也未尝不可。
尼采
《尼采的心灵咒语》就是这样一本化高深为浅薄的书,该书将尼采书中的励志成分提取出来,将其汇编成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能引起大家对尼采的关注,也不啻为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当然,也有论者指出,这样的书实在是对尼采的亵渎,更是对哲学的亵渎。试想,把一个极具批判性的大哲人尼采变成像《读者》这样的心灵鸡汤,相当于把新鲜的水果生生榨成果汁,里面还增添了不少防腐剂,对人的灵魂健康如何,自是不言而喻了。
但另一方面,在当今工作节奏飞快、人们内心充满焦虑的情况下,喝杯加了料的果汁也未尝不是件心旷神怡的事,何况该果汁的原料毕竟是大名鼎鼎的尼采。君不见,有微博控已经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下有语录可以用来更新微博了。
犹记得当年在大学念书时,只要手捧一本尼采,几乎没人敢看轻你。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同学,不知从哪里看了一点道听途说的尼采,就敢拿它出来骗女同学,把女生唬得一脸崇拜。后来有人让我去打假,我说唬就唬吧,自己也真不到哪里去,虽然还算具有一点辨明真假的眼光。
话说,尼采在中国的学术接受由来已久,晚清有王国维,民国有梁启超、鲁迅,当代则有周国平、刘小枫。眼下,刘小枫的尼采解读正在广泛影响着青年学人,其神神叨叨的著述风格和微言大义的解读方式满足了不少人心中的“哲人王”幻想。但我还是喜欢周国平的尼采,尽管他对尼采的著述和译作实在太少,要想从窥得尼采思想的全部,恐怕并非易事。
周国平
想消费尼采,看《尼采的心灵咒语》这样的书自然就可以了;如果想深入了解尼采,恐怕还得学德语、看原著。但是即便精通德语又如何,现在市面上的尼采译者哪个不自称是精通德语的哲学教授,但其译本的佶屈聱牙和解读的牵强附会,又不幸印证了尼采的看法:哲学教授≠哲学。
解构主义大哲德勒兹认为,尼采戴着各种思想的面具,没有一个真实的尼采,只有各种对尼采的解释。这大概就是后现代主义所信奉的“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吧。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尼采就像是一个哲学大巫师,他所发出的咒语,几乎无人听懂。或者,人人都有听懂和解释的权利,或许这就是《尼采的心灵咒语》这样的书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德勒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