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万香《榴林深处有人家》
图文/万香
【作者简介】万香,原名彭万香,初中语文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散见于《语文导刊》《西南商报》《教育导报》《企业家日报》等刊物,作品入选《岁月浅歌》《2014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当代网络诗歌精选》《阅读悦读2016年度佳作选》等十多个选本,著有散文集《有人送我一棵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会理鹿厂铜矿村就在城郊,距县城二十余公里,是会理石榴的主产区之一。每年四、五月间,石榴花红遍山野,如火如霞,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中秋前后,石榴大规模上市,街边、路口,随处可见销售石榴的店铺和摊点。我是土生土长的会理人,对这种全国闻名的果品并无太多新奇,但对那隐匿在大山深处的石榴林和石榴人家却始终牵念着。
周日,应学生小梅子之邀,前往鹿厂铜矿村她同学英子家摘石榴,同行的还有她的好姐妹阿朵。我们早上8点从会理文化广场搭乘公交车到鹿厂街,再转乘七座面包车前往铜矿村。
初秋的天气,天空蓝莹莹的,像湖水,倒映着几朵飘飞的云,直钻进人的心里。石榴,石榴,满眼全是石榴,大大小小,灵芝吊挂,有棱有角,缀满枝头,有的泛着红,有的还在白色果袋里酣睡。无边无际的石榴林如汪洋,泛起绿色波澜,越过平地,蹚过沟渠,翻过山头,“决眦”也看不到尽头……偶尔有一两只小松鼠蹿出来,开车的师傅摁着喇叭,“貂!貂!貂!”地逗弄着,被惊扰了的小松鼠“嗖”地跳离地面,“嘻唰嘻唰”地爬上枝头,翘着毛茸茸的尾巴在石榴枝上轻灵地飞跃。
英子家掩映在石榴林里,已建起两楼一底的小平房,大门是气派的朱红雕花大铁门,厢房为青砖泥瓦,分上下两道院坝,屋檐下横着两根竹竿,绑好的辣椒骑在上面,红红的两大串。堂屋里的茶几上摆着各种石榴,英子刚生完宝宝满月,抱着孩子招呼我们自己剥石榴吃。因为是熟人,我们也不客气,各自选了一个,用水果刀沿着石榴“嘴”轻旋一圈,取下似花朵一样的小“嘴”,再顺着果棱将皮划成八瓣,剥至三分之二处,熟透了的石榴“嚓”地一下迸裂开来,鲜艳的石榴籽如花蕊般呈现在眼前,放几颗在嘴里,轻轻一嚼,浓甜似蜂蜜的汁水溢满口腔,滑进脾胃……日子,似乎瞬间就甜了。
英子的老公林强是家中独子,圆脸、黝黑、敦实,吃完早饭就带我们去摘石榴,他的父母紧随其后,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纪,背着竹篮,挎着用尼龙袋缝制的大袋子,从树上摘下来就轻轻放进去,生怕磕坏了。
石榴地边的池塘里,鱼儿在清粼粼的池水中游走,嫩汪汪的小瓜隐身草丛,紫色的茄子弯成月牙儿,蛙声虫鸣不绝于耳。离家二十多年,再没有自己亲自摘过石榴,心情早已激动飞了,瞄准最高处的一个巨果,费了好大劲儿,才将树枝抓在手里,摘下它,捧在手心里,果皮青黄,面带红彩霞,裂开的嘴笑意盈盈,似酒窝盛满花蕊,总疑心它是石榴公主,这附近应该还有王子。
六个人,两个竹篮,边摘边送,不到一个小时,我们所需的石榴就已全部运回院子。林强的母亲找来红色的包装箱和粉红色的卫生纸,指挥大家分工合作装石榴。英子将孩子交给阿朵,美其名曰:“先实习实习”,也加入了我们。我原本以为装石榴是极简单的事情,等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并非易事:大果、中果、小果要分开,各有各的箱子;挂彩挂得好的要放在最上面;虫果、麻果、火烧果一律不要;裹石榴的纸最多两张,交接处要裹严实。大家笑笑闹闹,很快就装了七八箱。
院子里码满了刚拔的花生,饱饱满满的,还粘着泥,像猪儿虫。林强的奶奶七十多岁了,独自坐在小凳子上摘花生,看我们忙得热火朝天,也颤巍巍地过来帮忙。突然,一股糊味从厨房里飘来,老奶奶一下子慌了:“老天,花生煮糊了!”英子蹿进厨房,盛出一筲箕飘着糊味的煮花生来,老人满脸愧疚,像做错事的孩子。我抓过一把,剥了一颗丢在嘴里,大声说:“好吃!好吃!”小梅子对着我挤眉弄眼,大家会意,都放下手里的活,围拢来吃花生。
下午五点,石榴终于全部装好了,丰盛的农家饭上桌了,小炒肉、腊猪蹄炖花生米、炒凤尾、青菜小瓜煮玉米、糊辣子蘸水……家的味道浓烈地弥漫在空气里。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无片无涯的石榴林掠过车窗,一排排退去,大大小小的石榴在我的视线里雀跃。
回望渐行渐远的村庄和那些在石榴林里忙碌的人们,我的心里涌起这样的念想:等我老了,也要回到家乡,建一所青砖泥瓦的院落,种一片石榴林,养一群鸡鸭,让漂泊的心灵在藩篱间得到长久的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