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国:电影往事|散文

常振华:谒战友,心潮澎湃|散文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这几天,忽然想起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因为事务繁忙,上映后一直还未顾上观看。坐在电脑前,光影中红男绿女穿梭来往,演绎着别样的青春。没有“哒哒”作响的放映机、没有黑色边框的幕布、没有奔跑打闹的孩子,总感觉缺少了一种少年时看露天电影的韵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冬天,鲁西南的乡村里,打工、创业还不是流行的词语,劳累了一秋的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家里“猫冬”。当傍晚来临,雪白的幕布在乡村的街道上扯起来的时候,乡村的夜生活也就此拉开了。

放电影的消息不用谁专门通知,早有腿快嘴也伶俐的孩子将这一消息播散到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于是,家家户户的烟囱都提前吐出了蓝黑的、夹杂着一星半点儿火星的炊烟,在天刚擦黑的暮色中明明灭灭。不长时间,“大大、娘来,快点!”“大亮、二牛,看电影去来!”孩子们焦急的呼唤声、“哐当”的农家木门关闭声、急匆匆的脚步声便一起消失在冻得硬邦邦的乡村胡同里、土路上。

电影开场前,往往是人声鼎沸的。银白色的幕布前,早已坐满了老的、小的、年轻的观众,老人、小孩一簇,青年妇女和邻家大嫂、婶子大娘一簇,青年小伙一簇,中年人一簇……虽然挤挤攘攘、参差不齐,却又显得那样泾渭分明,体现着乡村朴实的人际关系。在黑蓝色调的人丛中,妇女们戴着绿的、蓝的头巾,一些时尚些的妇女围着新买的纱巾,引来旁边的同伴好奇地打听价格;老年人谈论这秋季的收成,生产队离得远的熟人则趁机互相问询着家庭成员的近况;青年人则互相说笑着,往往还有未婚的大小伙不时向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投去偷偷的一瞥……

巨大的人群边上,来晚的人扛着凳子、椅子喊着熟人的名字往人群里加塞,还有三三两两没有拿座位的人,他们披着大袄、袖着手,或蹲或站,间或抽着自卷的纸烟,一明一灭间,便和人群中抽烟的人应和起来,烟雾腾腾上冒,映出一张黑红的脸庞。

随着一束白亮的光柱打到银幕上,开场前孩子们的狂欢开始了。放映机前的孩子把自己的手伸到光柱里,弄成小鸟、小鸭的形状在银幕上扭来扭去,个矮的孩子干脆把自己的棉帽、围巾扔向空中,以求那一秒钟的银幕亮相,离放映机远的孩子没有办法,只能打两声尖利的唿哨给别人“助威”,不到一分钟,白色消失,随着音乐声响起,好似群蛙乱鸣的池塘中扔进一块砖头,嘈杂的人声忽地退去,电影就正式开始了。

那时候的电影,一般是战斗片和反特片居多,而每当银幕上出现一颗不断放射着光芒的红五角星时,却总会让我们小孩激动万分,因为这是“打仗的”电影。每每,在“打仗的”电影放过后的几天,小孩子们玩的游戏也是打仗游戏,而且,还会听说谁的哥哥穿上了绿军装当兵的消息。

一次放映《黑三角》后,我们几个小孩还竟无端怀疑起村里的一对孤寡老人是特务,并偷偷爬上他们家的矮墙“监视”了几天,这大概都是受了电影的影响吧!

后来,武打片逐渐多了起来,《少林寺》《神笛少侠洪吉童》《木棉袈裟》……那段时间,小孩们中间忽然又时兴起了武术热,以至于到了谁不会个“童子拜佛”出门都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的地步。几乎在每个小孩家的房前屋后,都会有一个深浅不一的土坑,那是受电影的影响而用来练习轻功用的。

记得邻居四孩也挖了一个这样的土坑练轻功,并且坚持了好些天,但不知怎的他却忽然放弃了。后来,我们得知他放弃的原因竟然是某天下午他去练功时,往坑里一跳,却不知是谁预先在坑里拉了一泡稀屎,并且盖上了浮土,四孩跳下去,“噗哧”一声,屎溅了满鞋满腿,四孩当然气得大哭大骂,最后,也没找到“凶手”,事情就不了了之了,轻功当然也没有练成。这成了我们多年后还经常谈起的笑料。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不知不觉,电影的片尾曲响起,一代人的芳华就此落幕,而回首当年在乡村看电影的经历,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少年芳华,它包含了我无邪的岁月、快乐的过往,成为我童年回忆中一抹温馨的亮色,将永存于我人生的往事影集中。

(0)

相关推荐

  • 童年回忆杀:你还记得这种老式的电影放映机吗?

    时光斗转,几经苍茫.秋天,总是让人怀念,我们怀念那些往事,怀念我们的青春,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 近日搬家,发现父亲当年留下的一套放映机.我清理下卫生,拍几张图片,发了朋友圈,许多往事浮现在眼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四:露天电影)

    对于60.70后来说,一提起露天电影,心底就会升起一股浓浓的怀旧味道.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一到夜晚漆黑一片.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如果晚上可以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那真是像过 ...

  • 散文 | 童年杂忆之——看电影(秋水长天)

    童年杂忆之--看电影 作者:秋水长天 童年看电影的经历,真是"刻骨铭心",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至如今,仍总怀念过去看过的经典而不能释怀.看到现在有些影片,忍不住 ...

  • 有一种怀念,叫做“露天电影”

    难忘的乡村"露天电影" 作者        宁朝华 暮色静悄悄地降临了,偌大的晒谷坪不像往日一样,只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追逐嬉闹,此刻,已是人头攒动,喧嚣声渐渐弥散开去,一场露天电影 ...

  • 京畿旧事:看电影

    晚上,宽阔的场地,上有漫天的星斗或朗照的月光,不用花钱购票,无需排队检票,不用召集,无需催促,无数的男女老幼自动涌向这里.他们或坐或站或蹲或卧,目力都交集于前方正方形白色幕布上.那上面如魔法一般,不断 ...

  • 乐美琴:我曾是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

    乐美琴作品 我曾是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十个年头的电影放映工作,成为我一生抹不去的记忆. 1978年,我们嘉溪大队因为是镇海县先进大队,批准可以购买一台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当时大队领导推荐我去镇海影 ...

  • 电影,抹不去的记忆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电影,抹不去的记忆 题记: 从前的梦里,可以看到繁星满天,一个黄昏就是袅袅炊烟,淡淡烟火:从前的脚步很慢,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需 ...

  • 刘继红 | 看电影

    [往期回读] 今天胡耀邦逝世三十周年 娄勤俭教育情怀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蒋勋细说红楼梦 | 80回大合集 "六"字扬州方言,你还会说吗 [ ...

  • 看露天电影还要自带凳子,人们为何对此念念不忘?

    七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乡下人,都还会有看露天电影的经验,而稍微在年轻一点的恐怕就不再有了.电视机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乡村,慢慢地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了.而乡村露天电影也就随着电视机的侵入 ...

  • 张长国:那年,铺满丰收的打麦场|散文

    寒亚:过年(下)|小说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芒不芒,打两场.""芒"是指节气芒种,"场"即是指打麦场.农历五月的干热风起来 ...

  • 张长国:扫墓的女人|散文

    张长国: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诗歌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保安李到城里打工快有二十年了,像他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打工族,只能是干些出力的送快递.工地小工之类的活,好在多年的打工生活,让他和其他 ...

  • 张长国: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散文

    邹舟:春天里,一棵不开花的树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最近心情不太好,在周末的闲暇里,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书来阅读,却是一本<汪国真诗集>,翻开来,却是这样一首诗: 学会等待 ...

  • 张长国:月亮照墙根儿|散文

    李义斌:月溪河秘事(下)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每当读到"--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

  • 画家张长国——栩栩如生 出神入化

    艺术简介: 张长国,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河北遵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受当地名家訾世增.单志华.刘志鹰等老师启蒙.专功山水.花鸟画.1984年应征入伍,进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多次在解 ...

  • 张长国:神医|小说

    张华:小有天庭山庄|散文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一块"名高和缓"的巨大匾额下,是三间明瓦天棚,天棚下的右首边,是一条大的曲尺柜台,柜台后,是一面写满了中药名的药匣子 ...

  • 张长国:智救子弟兵|故事

    郭广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外一章) |故事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外祖母,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作为千千万万老区群众中的一员,在波澜壮阔的沂蒙抗战史上留下了一个智救子弟兵的故事. 外 ...

  • 张长国: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诗歌

    张长国:套路|小说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 老师轻轻擦去黑板上一个人的名字 跑道上留下我人生的起跑线 青春从此驶上生命的绿色通道 请剪去我象征阳光花季的酷发 明天,我将 ...

  • 张长国:套路|小说

    张长国: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散文 文/张长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李四老汉用三轮车带着三袋小麦来到集上粮食市的时候,太阳刚刚有一杆子多高.他先到了粮食市头上的一家卖糊辣汤的小摊上花三块钱买了一碗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