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的博与雅
刘家云
博和雅,如同一个坐标中的横轴与纵轴,博是横轴,指广度,表明馆中藏品(量)多,丰富;雅是纵轴,指深度,表明藏品精致,高雅,不粗俗。没有横轴的支撑,纵轴就无法立起;没有纵轴的引航,即使藏品再多,也入不了大雅之堂。惟有两个维度都出类拔萃,才能夺人眼球。大冶市博雅艺术馆正是做到了“博”“雅”兼具,雅俗共赏,才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且享誉大冶乃至整个鄂东南。
“博雅”之博,博在其藏品量多。据主人曹翠瑛介绍,“博雅”的藏品大大小小多达4万余件。也难怪,一个共7层、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还有前后院的艺术馆,从外到内,从下到上,从地面到墙上,均被藏品摆(或挂)得满满的。这还不包括主人摆放在自己家中、没有布展出来的古玩。“博雅”之博,博在其藏品品种全。藏品分古木雕、石雕、瓷器、玉器、奇石、刺绣和名家字画7个门类,广泛涉及书画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诸方面,堪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集大成。如,民俗文化,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遍布艺术馆2至7楼多个房间、古朴典雅的70余张大花床了;在艺术馆楼顶,还堆放有30余张待整修的大花床。而且,其名目繁多,如大月宫、小月宫、镶骨床、莲花床、全重雕花木床等。还有数不清的八仙桌、太师案、状元画案、老式椅、大花轿、老式书箱书柜、食品盒,古琴、铜钱剑,石狮、石凳、石门甲、石碑、石雕窗和精彩纷呈的刺绣等藏品。
“博雅”之博,博在其藏品年代之悠久。这些藏品,上可追溯到汉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下涵盖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年代最久远的,当属汉代的布纹陶。唐代的陶罐,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青花碗,明代绣女床、青花瓶,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刺绣、木雕(如桌、案、椅、床、书箱、红榉算盘等),“文革”时期的“伟人像”“小人书”,特色鲜明的陶器、瓷器、石雕等,亦应有尽有,使博雅艺术馆显得很厚重,也很有品味。这些琳琅满目的藏品,是“博雅”的主人曹翠瑛一件一件从全国各地“淘”来的。收藏这些藏品,不仅耗费了她做生意所赚的大量钱财,还花费了她20多年的心血,更彰显出她对散落在民间乃至地摊上的文物有一颗珍爱之心,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世代传承的家国情怀,和一如既往、坚韧不拔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其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楚绝非常人所想像。
博雅艺术馆自2020年元月布展以来,始终秉持“收藏经典,传承文化,记住历史,留住乡愁”宗旨,其展馆建在主人曹翠瑛的家乡大冶市大箕铺镇,且免费向社会开放,其目的就是想让馆藏的每件宝贝都能活起来,活在人们的视野中,活在民族的血液里。这既可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亦可激发出人们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的磅礴力量,更能为正在蓬勃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助一臂之力。“博雅”之雅,雅在其收藏“经典”。收藏不仅需要雄厚的财力作支撑,更需要有一种慧眼识珠的敏锐洞察力。刚涉足这一领域时,曹翠瑛虽也上过当、收过一些赝品,可在收藏界摸爬滚打二十余载,吃一堑长一智的她,最终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半个专家”。也因为如此,博雅艺术馆收藏有诸多珍品、“经典”。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制作的“永久和平”瓷瓶,曾作为国礼赠给外宾。曹翠瑛收藏了1个,当年此瓷瓶拍价60万元。还有,“龙凤呈祥”石门甲、“梧竹交翠”石门甲、“辉映龙溪”门帘、明代朱家山头绣女床、清代著名书法家竹村石碑、苏工全重雕花床、神龛“双龙嬉珠”等,都是藏品中的精华,无不体现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博雅”之雅,雅在其浓缩并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即便是同一个民族,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其文化亦不尽相同。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今天的人们只能通过书籍、书法、绘画、影视作品和更直接了当的彼时彼地留下的实物等方式,去感受彼时彼地的文化。“博雅”正是通过数以万计的藏品,来满足人们这方面的精神需求。而且,集中体现在汉文化的传承。以大花床为例。人们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床不仅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地方,还是人类繁衍的场所。在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结婚,都要添置一张大花床,而且雕刻有人物和花鸟虫鱼图案,饱含着对主人美好祝愿这一文化内核。在“博雅”,雕花床“数量最多,做工最精美,图案最传神”,也因此备受专家和游客赞赏。如清乾隆年间的大花月弓床,其镂空雕刻艺术堪称登峰造极,且寓意深远。莲花象征多子多福,鹿鹤松象征福寿延年,牡丹象征富贵,喜鹊和昂首的龙象征吉祥如意,三马朝庭、三顶官帽寓意连中三元。再比如,康熙御笔的“天下第一福”,用现代名家刺绣来表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刺绣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福”字左边写成了“子”字,右边由“多”“田”组成,寓意在农耕文化时代,多子多田就是福。
“博雅”之雅,雅在其“记住”了历史,“留住”了乡愁。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活化石。“博雅”的诸多藏品,若请专家鉴定,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属文物。即便不认为是文物,但同样可见证历史,留住乡愁。如藏品中,数百个古石磨、石碾、石槽、石碌和风扇、犁、耙等农具,就是农耕文化的见证,还可勾起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们浓浓的乡愁。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小螺号、罩子灯、大刀、长茅、梭镖和珍贵历史照片,让人不免联想起曾牺牲过1000多名烈士的红色大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文革”时期的数百枚“伟人像”,书、画、报,缸、罐、碗,整容镜,塑像等藏品,虽距今年代不太长,却是那个时代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博雅”,有一张清代乾隆年间的八仙桌和与之配套的几案、太师椅。这张八仙桌的牙板中间,镶嵌着“姜子牙八十(亦曰七十二)遇文王”浮雕,左右两侧分立着蓝采和、曹国舅。浮雕镂空,工艺精湛,人物造型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历史上的周文王求贤若渴,特前往渭水边,请姜子牙出山,并拜姜子牙为相。姜子牙一生活了漫长的139岁,他充分发挥自己治国理政才能,全力辅佐周文王,将周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融进八仙桌,以告诫家人特别是后辈,要成就一番事业,得虚怀若谷,选贤用能,并给每个人提供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各显其能。这张八仙桌不仅“记住”了历史,对今天的人们仍不乏励志作用。
刘家云,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省作协会员、杂文学会会员、检察文联文学学会副主任委员,黄石市散文学会副主席,大冶市作协副主席。近些年主要从事杂文时评创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