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最受追捧的军服——德军摩托车手防护大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1933年至1945年的德国,摩托车手防护大衣(Kradschutzmantel)是德军官兵身上最耀眼的军装之一。这款知名的防护服设计于魏玛共和国时代,最初的穿着对象仅考虑为摩托车手和车组乘员,同时官方明令此款服装只适用于特定人群,且只允许在执行与摩托车相关任务时穿着,各级单位的长官都要对这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负责。但很快全军各级官兵都开始追捧这款大衣,它风靡了整个战争年代,尤其是很多中高级军官非常乐于穿着这款舒适实用的军服。

■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德军摩托车组成员和宪兵彩绘,德军官方明令此款服装只适用于特定人群,且只允许在执行相关任务时穿着。

德国著名的党卫军悍将“装甲迈尔”登上德军刊物封面的照片,展示的是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时期,迈尔带领他的装甲侦察营奇袭苏联城市马里乌波尔。图中的迈尔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这种防水又耐磨的制服深受德军中高级军官的青睐。

20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摩托车大量装备德国军队,车组成员服装的防寒防潮问题随之暴露出来。摩托车手们经年累月暴露在粗糙环境之下承受风吹雨打,这是其他车辆驾驶员所不曾经历的。摩托车传令兵尤其是最艰苦的行当,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执行出勤任务,无论路途如何艰险都要即刻上路,长期暴露在冰风雨雪当中。所以为抵御不良气候的侵蚀,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最终选用橡胶材质作为服装的表面材料。像二战期间其他服饰装备一样,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在颜色、外形与基本材料方面经历过数次改变,这些改变发生在战前,也发生在战时。

■现代军迷扮演的二战德军摩托车宪兵,他身上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衣领部分为原野灰色,大衣的橡胶防护涂层使其表面显现出光泽的质地,衣服的整体色调接近于暗橄榄色。

德军在1934年的第85号全军公报中第一次正式提到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公告中明令此种服装只允许特定人员穿着。当年的11月12日,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正式装备部队,在此之前军方专门在摩托车部队展开过小范围的穿着测试。

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最初装备部队时,设计者并未考虑在大衣上佩戴军衔标志。不过为对不同军阶进行区分,曾试行在上臂位置佩戴不同规格的铝质臂饰。该臂饰呈薄圈状,绕佩戴者左上臂一周,宽度20毫米。军官要求并排戴两圈臂饰,而士兵仅戴一圈,但此项佩戴要求不久就被德军放弃。1937年起,德军摩托车手防护大衣上被指令和普通军服一样佩戴肩章。

■1936年的条顿堡摩托车越野赛上,一辆BMW R12在出发之前的留影。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驾驶员左臂上有一圈铝质臂饰,证明他是一位来自军方的摩托车手(士兵或士官),这一标识符合该时期对军队摩托车手的军衔识别佩戴要求。

仅在1935年,大衣衣领部分的材料即经历数次改变:起初由原野灰普通布料制作,1935年中期被原野灰专用制服材料所代替,1935年末替换成深绿色制服材料。1940年中期,衣领材料又转换为原野灰色标准劳动衫布料,直到战争结束。

大衣主体部分的材料变化不大,原野灰色为主打的风格从1936年起一直延续到1945年,但也有以下例外情况:党卫队在1935到1937年间专门生产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为土灰色,非洲军团在北非作战时使用过卡其色和深土色布料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此外空军曾采用过蓝灰色的该款大衣。

■一件标准的原野灰色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原品,衣领部分采用原野灰色标准劳动衫布料,带有肩章,表明它的生产日期是在1940年中期以后。

■两名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德军传令兵,左边摩托的型号是NSU 501 OSL,右边型号是DKW SB 500,这两辆摩托均为国防军在战时征召的民用车型,还保持着民用涂装和车牌,只是前轮挡泥板上有额外涂上的白色WH字样。两位车手的大衣衣领为深绿色,表明其生产时期应在1935年末到1940年中期之间。

■上两图为现代军迷模仿的德军非洲军团摩托车手扮相,身穿卡其色布料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因为北非战场以干燥和高温气候为主,所以这款大衣在投放非洲战场使用时有部分并没有涂上厚重的橡胶防护涂层,而是一层较薄的哑光防护涂层。

■1941年12月,利比亚北部港口城市班加西郊外,一支非洲军团的防空部队正在风尘中休息待命。近处BMW R12座位上沉睡的两名德军都穿着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碰巧的是他们身上的大衣正好诠释了两种橡胶涂层在视觉效果上的区别:左边士兵的大衣带有明显的光泽效果,而右边士兵的大衣则是哑光效果。

■上两图为现代军迷扮演的二战德国空军摩托车兵,他身上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为蓝灰色,大衣的橡胶防护涂层为哑光质地,这也是根据战场实际使用情况反馈而改进的结果。

为达到理想抗寒效果,设计师故意使这款大衣下摆长过大腿中部。大衣表面有厚实的橡胶涂层以抵御潮湿,并且特别采用硫化橡胶线缝制,使两块前襟与一块后襟坚韧地结合在一起。两块前襟彼此大范围重叠,两条衣襟折叠后互成对角线,自腰际向两肩延伸。后襟中心位置是一整块硫化橡胶镶料,其下便自然分开两块后摆。该款大衣内衬为高级透气材料,所以丝毫不用担心人体与外界的通气问题。大衣衣领部分必要时可由一根橡胶绳扎紧,形成防风御寒的高领。同时军方还设计出一种与大衣所用的防水材料相同的裤子,同防护大衣搭配穿着。

此外,设计师在大衣后襟中部设计出诸多宽大衣褶,由臀部一直延伸到腰线,大衣下摆可以完全包裹穿着者的双腿,再经纽扣固定即可起到裤装作用。这些固定下摆的纽扣都统一出自专利设计,一方面使穿着者腿部更灵活,另一方面使下摆不至于搅入摩托的前轮之中,同时保护大衣不被摩托车某些部位的高温所损坏。

■1941年10月巴巴罗萨行动期间,隶属于第4集团军第263步兵师的一名下士摩托车传令兵,其坐骑是一辆Zündapp K500摩托。驾驶员身穿深原野灰色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手戴配套的手套,袖口收紧,腿部扣成裤装状态,衣领竖立成高领以防风御寒。他的左胸前挂着一个军用闪光信号灯,上面有三个小按钮,可以发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灯光。

■一辆Zündapp K800民用型跨斗摩托和两名车组成员,两人都身穿标准的原野灰色摩托车手防护大衣,近景处之人的腿部扣成裤装状态。

■两名身穿原野灰色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摩托车传令兵,他们的腿部都扣成裤装状态,臃肿的效果让人显得腿短和身高较矮。

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外部细节比较有特色,前襟比一般大衣宽大,但每一排只有两颗纽扣,不是一般大衣的六颗。腰部两侧各有一个接近垂直的带盖衣袋,用纽扣关闭,从外部可以清楚地看见口袋的椭圆形轮廓。后腰带与一般大衣不同,加长的腰带拉到身体右侧与左襟上延伸出的一个扣眼固定,因此收放幅度较大。大衣后背还附加一层坎肩,这是一般大衣没有的部分,使得后背位置更加坚固耐磨。另外大衣的袖口也可以用纽扣收紧,以上这些设计都是根据摩托车手特殊的任务环境而做出的。

■1943年夏季驻扎在挪威的一名德军摩托车传令兵,隶属于第25装甲师第87反坦克营营部。他身穿长大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腰部的椭圆形衣袋轮廓清晰可见。

■上图为非洲军团的一件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原品正反面,可以看到后腰带的收放幅度较大,以及后背的坎肩部分。这件大衣采用深土色全棉斜纹面料,底部的褶皱表明其主人在穿着时曾长时间处于扣住腿部的状态。

德军官方为向摩托车驾驶员与车组成员推广这款大衣,会同时提供若干附属装备,包括一副摩托车护目风镜、一件针织羊毛套头夹克、一副加厚护腿及一副加厚手套。若按1934年德国市场标准计算,一件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再加上附属装备共折合价格为70帝国马克,以当时的物价这个价位可算不菲,在德国军装体系中属于较高端的配置。

■1940年法国战场,一辆Zündapp K500摩托从一组马拉车队前路过,摩托是征用的民用车型,其Steib型跨斗带有明显的运动风格。驾驶员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手套、护目镜等全套行头一应俱全,其面庞看起来饱经沧桑,估计年龄已不小。

■一名面相斯文的德军摩托车兵,驾驶单缸的BMW R4摩托,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佩戴摩托车手专用手套,钢盔上套有摩托护目镜。

■西方某博物馆中保存的二战德军摩托车手全副装备原品,模特身上的摩托车手防护大衣为偏蓝色调的原野灰色,衣领部分为暗原野灰色,大衣后背上的坎肩已有破损。

■馆藏的一件深土色摩托车手防护大衣原品,从一体色的衣领和哑光的简易涂层,以及模特脚上的后期型短靴,都可以判断这套装备是属于战争后期的产品。

■一款椭圆形镜框的二战德军摩托车风镜原品,戴上它之后可以很好地起到防风沙和灰尘的作用,属于摩托车手的必备行头。

■德意志非洲军团士兵所装备的一双摩托车手专用手套,采用橄榄绿布料,虎口到大拇指之间的部分用皮质材料加强。这种专用手套和摩托车风镜都属于摩托车手防护大衣的配套附属装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