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体重要的疾病信号
时常觉得口干舌燥,喝了很多水也没有觉得缓解,你有这种困扰吗?
口干,是生活中十分常见而且常常让人忽略的问题。作为一个疾病的症状对于患者而言痛苦程度较轻,一般不会主动求医,但对于医者而言,口干却往往是重要的疾病信号!
中医认为,口干是体内津液缺乏的一种信号。人体津液的代谢与胃肠的吸收、脾的转输、肺的布散、肾的蒸腾汽化有关,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口干。
口干的原因有哪些?
体内津液的不足有多种情况, 首先是胃热的原因,包括实热导致的胃热炽盛,和虚热导致的阴虚火旺,热邪耗液伤津导致口干口渴。
除了热邪,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内湿气阻遏阳气,阳气受损会影响肾气的蒸腾汽化, 如果肾气蒸腾汽化能力减退, 尽管体内水液很多, 但津液不能上达于口, 人也会感到口渴。
这好比我们锅里水很多, 但锅底只放了一支蜡烛来烧水, 水蒸气就很少, 就会发出缺水的信号。这种情况,患者常常会有口干不欲饮的表现,因为他的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口干却没有喝水的需要。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瘀血内停,伤寒论原文有"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论述,瘀血内停也是阻碍肺、脾、肾、三焦水道运行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血淤内停的症状在脑梗死的患者里比较多见,现代医学往往认为这种口干与神经中枢损伤有关,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的活血化瘀疗法可以取得不错的疗法。
另外,口干亦可由干燥综合症引起,通常以口、眼干燥为常见症状,这种疾病属于免疫性疾病,虽然也有口干的症状,但与本文论述的口干在治疗上完全不一样,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中医如何治疗口干?
中医对于口干辩证包括胃热炽盛、湿热郁蒸、水饮内停、肺燥津伤、阴虚火旺。
胃热炽盛的口渴喜冷饮, 面红目赤, 烦躁, 伴有胃部灼热,嗳气反酸,口臭,舌红苔黄燥。
方选清胃散
【组成】生地黄6g 当归6g 牡丹皮9g 黄连6g 升麻9g
地黄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本方清胃凉血。
【方解】方用黄连为君,清泄胃热。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故为臣药,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
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水湿内停口渴, 口舌干燥而不欲饮, 腹满身重, 舌淡胖有齿痕, 苔滑或腻。
方选五苓散
【组成】桂枝6g 泽泻15g 茯苓9g 猪苓9g 白术6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晨服,或制散剂,一次3g,日三服,多饮温水。
【方解】当中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诸利尿药,重在逐内饮,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之性,为方中的主药,以解其烦渴,并与猪苓为伍兼清里热。
复用桂枝解表温阳,温中降逆。
肺燥津伤口渴, 口渴咽干, 鼻干唇燥, 干咳无痰, 肌肤干燥, 大便干结, 舌红苔薄而干。
方选沙参麦冬汤
【组成】沙参9g 玉竹6g 生甘草3g 桑叶6g 麦冬9g 生扁豆6g 天花粉3g
沙参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沙参、麦冬清养肺胃,玉竹、花粉生津解渴,生扁豆、生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而成方,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阴虚火旺口渴, 口干咽燥, 胃脘嘈杂,纳差,或胃中隐隐灼痛,胃胀不舒。
方选益胃汤
【组成】沙参9g 麦冬15g 冰糖6g 生地15g 玉竹6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麦冬为君药,取其味甘性寒,养阴清热,生津润燥,是甘凉益胃之要药。配伍沙参、玉竹,养阴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为臣药。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小小的口干,虽不起眼,却经常反应了人体内的大毛病。
现代人寿命延长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让人欣喜,但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却越来越多,这与人们的生活压力和饮食习惯有关。
在饮食上, 大多数人嗜好肥甘厚味、辛辣、煎炸食物, 这样往往会导致胃热郁积体内;还有吃得太多, 现代社会总体是营养过剩的时代, 饮食过多会加重胃的负担, 会化热、生痰。
因此需要减少饮食, 吃七分饱或八分饱, 而且应以素食为主, 清淡饮食, 这样才能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