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传》:秦宓巧多张温言,一生淡薄遭君忌!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32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张温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张温,字惠恕,今江苏人,其实三国(就襄子目前所知)有两个张温,一个是东汉末年的官员,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另一个是吴国的官员,今天讲的就是后者。

张温的父亲叫张允,当然啦,这个张允也不是那个跟蔡瑁一起投降曹操的那个人,而是吴国的名士。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任孙权的东曹掾。

张温小的时候就很有节操,很有学问,容貌奇异伟岸,在孙权听说此人后,就询问朝中的大臣,问:这个张温,可跟当今的谁比呀?

大司农刘基说:可与全琮同等!

话音刚落,当时还只是太常的顾雍就说:刘基此言差矣,估计是他还不了解张温这人吧,照我看来,张温无人能比!

孙权随后乐呵呵地说道:若是这样的话,那么张允就还不算死了。(此时张允已经去世)

于是,孙权征召张温,与之相见。

见面之后,对于孙权的问题,张温对答如流,谈吐文雅,旁听的人都无不羡慕,孙权也很是欣赏,流露出了爱才的心思。

后来,张温出去后,老臣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老夫就把心意托付给你啦,你应该明白!

后来,孙权便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224年,这一年,张温32岁,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

临行之前,孙权对他说:您本不宜远行,我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的本意,所以只好委屈您一下。如果国内山越的祸害全部消除,那么我们就会对曹丕大举进攻,还希望您能准确传达给诸葛亮。

张温回答说:我何德何能呀,不过我相信以诸葛亮的聪慧才智,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用心的,大王您就放心吧!

张温到了蜀国后,便呈上了奏章,说:古代的商高宗使得殷商的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虽然年幼但使得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们的功勋都很大,声威四海。我们的吴国也是如此,总之,我们还是很棒的,我(指孙权)的意思是想与有道之君,也就是您,一起统一天下,齐心协力同规共谋,有如河水绝无反顾。只不过,战事连连,我们的军力也不是无限的,因此只好暂时屈身于曹魏,此乃权宜之计,不是我吴王的本意。如今我特派张温过来表达友情,相信贵国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苦心的,毕竟,您也很伟大呀!

出使结束之后,张温返回,临走之时,蜀汉的官员都为他送行,大家都到齐后,唯独秦宓还没到,诸葛亮几次催他赶紧过来,张温很好奇一个能让诸葛亮都几次催促的人,究竟是什么人呢,于是问道:他是什么人呀?

诸葛亮说:我们益州的文人学者!

张温起了心思,对秦宓更加好奇,等到秦宓到了后,张温就问他:请问,您学习吗?

秦宓先是楞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接受张温的挑战,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道:天有头吗?

秦宓回答:有!

张温又问:那么,天的头在何方呢?

秦宓回答:在西方,因为《诗经》上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再问:那么,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有!《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三问:天有脚吗?

秦宓回答:有!《诗经》上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四问:那么,天有姓吗?

秦宓哈哈大笑,说道:当然有!姓刘,当今天子姓刘,天亦姓刘!

张温五问:刚刚想到一个问题,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吧?

秦宓回答:是呀,虽然它诞生在东方,可它最终归宿在西方。

这一问一答之间,非常顺畅,张温对秦宓的学识很是佩服。

回到吴国后,张温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自己对军功没有多大追求。另一方面,当张温回到吴国后,孙权与他产生了间隙,孙权暗恨张温总是夸赞蜀国的政治,又担心他名气太大,百姓们都被他所迷惑了。

除此之外,可能是张温淡泊名利吧,孙权一直摸不准他的心是否在自己这,于是就开始考虑用什么方法来为难他。古往今来,一个淡薄名利的人总是会遭到君主的猜忌。之后正巧暨艳事件发生,孙权便借此机会找张温的岔子。

事情是这样子的,张温与暨艳、徐彪比较合得来,因此平时经常会有书信往来,后来张温推荐了暨艳为官,但暨艳此人个性耿直、刚正不阿,喜欢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因此大家都不喜欢他,最终在众怒下,暨艳自杀。

孙权便找到了机会,宣判张温有罪,将他关了起来,当时的人无人肯为其说话,只有骆统站出来为张温辩解。

但是,孙权还是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最终,230年,张温因病去世。

END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