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丨这个锅到底该不该球童背?
今年的中国赛季再也没有了关于空气污染话题的争议,北京持续几个月的蓝天让从前抱怨过高浓度雾霾影响比赛的球员们闭嘴惊艳,但今年的中网和深圳站的比赛,一场关于球童在场上职责范围的话题却突然让网坛众说纷纭。
事情的起因是深圳赛半决赛中沃达斯科因为向球童索要毛巾擦汗但球童迟迟未反应过来,此时比分落后对手的西班牙人便将怒气发在了球童身上,伴随着怒吼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这个看起来十多岁的球童应该吓得不轻。
无独有偶,中网的比赛中,正在场边座椅上局间休息的萨巴伦卡喝完水示意球童将空瓶扔进垃圾桶时,球童或许是没看见或许是没反应过来,半天得不到回应的白俄罗斯姑娘干脆将空瓶扔在了地上。
这两件不常出现的案例被传到了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很多人关于球童职责问题的讨论,很多人觉得球童之所以叫做球童是因为他们在场上只需要负责传球和递球的工作,负责将脏兮兮汗涔涔的毛巾快速递到球员手中擦汗以及在场边帮休息的球员送水扔垃圾撑伞似乎不应该归为球童的职责。
网上甚至很多人因此对沃达斯科和萨巴伦卡两人进行口诛笔伐,质疑他们的人品问题,呼吁国际网协和ATP\WTA对此进行改革,比如在球场后面设立搁置毛巾支架,让球员自己去擦汗。
笔者也曾在国内举办WTA比赛中参加过球童的工作,对此有自己的体会,首先不否认沃达斯科和萨巴伦卡在对待作为赛事服务人员的态度过于苛责和不够耐心,球童和很多志愿者一样是免费的劳动力,但却还要在一场比赛中尽自己最大能力的在场上进行各种折返和加速跑。但问题是为什么这场讨论在中国赛季才会浮出水面,国外的比赛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吗?
判断一个球童是否成功完成任务的标准是他在场上的隐形程度,如果让观众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话说明这位球童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四大满贯比赛中的球童从容,井然有序地在捡球递球和递毛巾等“额外”服务中自由切换,球员得以全身心的投入比赛而观众也更容易沉浸在精彩的球赛中。
但小编在这一个月以来的中国赛季观赛体验中,包括电视和现场都能发现国内球童的水平确实参差不齐,对球员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理解也总是不到位导致不能及时给球或者递毛巾,先不讨论递毛巾是否是职业网球强加给球童的责任,但是在这项环节上,中国的球童确实表现得不够好,从很多场比赛中都能看见球员脸上的不满,前几天上海大师赛首轮梅德维德夫和张择的比赛,网带附近的球童在还未行成死球之前就冲进场内,裁判立马判这分重打,俄罗斯人到手的优势就这样丢了。
国内网球赛事越办越多,级别越办越高,奖金也随之水涨船高,与国外同级别赛事相比都能压过他们一头,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国的风范,但一项赛事的成功运营和举办不光靠的是大笔资金的投入,也依靠参与赛事的每一位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努力。
小编也曾在球场上为球员服务过,这对于热爱网球的人来说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和宝贵的经历,也曾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才能在场上游刃有余的奔跑,所以希望国内赛事在培训和选拔球童时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历练,然后在带着自信和轻松的姿态上场,助力中国赛季在球员服务方面更上一个台阶。(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何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