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韵千年,客家节日习俗知多少?【客都原创】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据世界客属总会估算,全球的客家人接近一亿人。自秦朝开始迄今的二千多年中,客家人从河洛、中原出发,历经了六次大的迁徙,他们在南迁、融合和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遍布海内外的客家民系。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结合中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过年过节的生活习俗。物换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濒临迷失的边缘,以至于出现客家人“身在客家不知客”的现象,为此,笔者利用多年来所拍摄的一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用看图说话的形式解读客家人过年过年时部分的生活习俗。

客家每年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客家人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入年假”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正月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到了“入年假”这天,就算正式进入农历新年的预备阶段。孩童从这天起敲锣打鼓,兴高采烈;而大人们则忙着置办年货,锣鼓声声,也忙得不亦乐乎。家家户户自备年糕年点准备过年,最常见的是蒸甜粄、炸煎圆、蒸发粄等新年食品。

俗话说,“腊月忙年”。其实从腊月十五开始,大人孩子便已经一齐动手搞卫生,先打扫卧室、仓库,拆洗被套、蚊帐、床单,再打扫厨房,把家具和炊具、餐具洗干净。腊月忙年,家家都是越忙越欢畅。

客家人过年必备的“发粄”,又称“勃粄”。用籼米粉加酵母、红粬,蒸到勃粄“又红又笑”,寓意“兴旺发达”。

客家人过年餐桌上的肉圆,寓意圆圆满满、团团圆圆。

煎圆。客家人由中原南迁,依山而居,山中气候相对湿冷,于是客家食品口味均较浓烈、油量多,利于御寒祛湿。又因为煎圆、散子、角子等油炸食品耐保存,成为客家人极为钟爱的过年时必备的应节食品。

客家人总会在大年三十前到理发店(档)剪发,因为按当地风俗——正月不剪发,如果犯禁则意味着开年不吉,这一年里事事不顺。

春节期间,到处可见卖鸡、鸭的村民。

客家人无鸡不成年。

杀年猪。客家人平时不杀猪,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惟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用整猪来祭拜祖先,民间谓之“杀年猪”。过年猪杀好了,主人烧上一大锅猪血,汤面油花闪闪,葱花飘浮,姜丝游荡,一碗碗盛上,呈给左邻右舍,感谢他们的帮忙。邻里之间在这杀过年猪的年味中感情加深了,距离拉近了。

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客家人每逢过农历新年,都会在自家的大门口挂上写有姓氏的竹制灯笼,如李-陇西堂,黄-江夏堂,它们记录着这些姓氏人家迁移发展的源发地,同时也是客家人慎终追远情怀的体现。

到了“入年假”,族中男子便开始张罗在祠堂和围屋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悬挂大灯笼。

各家各户不但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就连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利事钱,叫做“封岁”,也叫“上红”。除夕晚大家必须洗香树澡(用樟树叶、柏树叶、松树叶、柚树叶,混合放入锅中烧开后放凉的水),大人小孩洗完澡后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这是客家人过年过节时老祖屋门口的“标准像”:固定的姓氏对联(对联对文是由该姓氏开基祖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竹制大灯笼、门红和门神。

过年时每家每户大门上所贴的门神,历史上也有个传说:据传唐太宗生病时,听见门外鬼魅呼号,秦叔宝知道后与尉迟敬德穿军装在门外当警卫,当夜果然平安无事,太宗因命画工绘二人之像悬于堂门,从此邪祟平息。后世相沿,于是永为门神。

从大年三十起,本村或邻村的狮子队,就开始敲着锣打着鼓,舞着威武的醒狮朝各家各户来了。他们先到围屋大门口,在紧锣密鼓声中,对着大门耍舞一番。接着,他们进入上厅堂,向供有祖宗牌位的神龛耍舞参拜,最后再到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参拜。

人们认为,勇猛的狮子乃百兽之王,具有驱邪逐祟的神威,有狮王参拜,这一年定能清吉平安。于是,一见狮头前来参拜,主人必在大门口、厅堂和厨房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当狮子队离开时,家家都得奉上香烟、食品和“红包”。

过年最开心的当然就是孩子们了,有新衫穿,餐餐大鱼大肉,还有红包拿,巴不得日日都是新年——越过越红火。

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更显客家妹的青春靓丽。

压岁钱。大年三十,长辈以红包分送小孩,用以压邪求吉,银钱以新铸未用者为佳,谓之“碛年钱”。

红礼包。旧时红礼包必须用双重纸来包,先用一重白纸包住金额,这一重白色,表示情谊纯朴,冰清玉洁;第二重再用红纸封面,表示祝贺,红红旺旺之意。礼包所封的金额用双数,不用单数,表示喜事重重之意。红礼包内还要写上送礼人的姓名,如张xx具。

“入年假”期间,各家各户认真清扫厅堂祖宗牌位、画像。

客家人是一个非常注重祭拜祖先的族群,由北向南迁,每到一个地方以后,只要安定下来,就马上盖祠堂,盖了祠堂,首先供奉的就是老祖宗。

所以,除夕一大早,客家人必到宗庙或围屋上堂祭祖,古语有“不拜祖神,不准过年”之说。祭拜用“三牲”(猪、鱼、鸡)、各式糕点和水果等作供品,子孙们穿戴整齐,烧香、点烛,读祭文,行跪拜礼。门口贴对联,放鞭炮。

一年当中,各姓各族固定叩拜祖神的时间主要是在春节,第一次在除夕的早上;第二次在大年初一,但这次拜神的祭品全是斋品;第三次在大年初二吃过早饭后,由族长率领,所有男丁集中到老祖屋正堂统一拜祭。

除夕晚上有过年的“重头戏”——吃团圆饭。已经分家的兄弟叔侄、媳妇们在这一晚齐齐回到父辈家。当晚菜肴丰盛,桌上多放几副碗筷,表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倒酒,将酒洒地,然后才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吃年夜饭,桌上必有“肉丸”,其象征团圆之意,还有一般要喝客家娘酒煮的鸡酒。这是客家家庭稳固性与和睦性的一种表现。除夕还要预备新年初一的隔年饭,以示食用不完之意,取“年年有余”的吉兆。

宴席排座。客家人在宴饮座次上也颇有讲究,每席均以“上横头”为首位,而“上横头”又以“左”为大。所谓“上横”,是以宴饮桌子的木纹来确定的。“八仙桌”桌面以直木纹为准,靠上边为“上横头”,靠下一边为“下横头”,上横头之左边为“左横头”。“下横头”是送菜路边的陪席服务人员,必须适时为每个客人斟酒、盛饭,客人未离席,陪席绝对不能离桌。

除夕夜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烟雾缭绕。

人们在家中厅堂或庙宇设案,摆上三牲、果品、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一支特大号香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通宵达旦,谓之“守岁”。守岁时,灯火通宵不熄,俗称“点年光”,象征着前途光明之意。

正月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点香烛、燃放爆竹,给长辈拜年。这一天禁忌也多,按乡俗不杀牲,不食荤;禁忌扫地,以免把钱财扫走;禁忌洗碗,因为洗碗时碗筷会互相碰撞发出响声,预示家庭一年内不和睦、有冲突、有争吵。

春节燃放鞭炮民间有一则古老的传说:相传“年”是魔鬼,于腊月二十五开始到正月初四骚扰民众,人们为了抗击“年”的骚扰,集中点燃火光,日夜敲击各种器具,发出声响,使“年”的骚扰无法得逞,最终把“年”赶走。现在过年时大放鞭炮敲锣打鼓,源于“敲击各种器具发出巨大声响驱年”。

转妹家。正月初二,按客家人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在这天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给父母兄弟拜年,民间俗称“转妹家”。客家“转妹家”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客家女子的感恩思想尤其彰显,对父母多年的养育总是念念不忘,铭心刻骨。由此可见,客家女子“行孝”不挂在嘴上,而是用非常温情的方式来表达。

按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是不能用扫帚扫地的,以免扫掉财气。为此,有人还在除夕时就把扫帚藏起来,以免犯忌。

穷鬼日。正因为正月初三是送穷日,所以这天大家都不出门串户,也不欢迎别人来自己家,以免“穷鬼”上门把财气给冲了。倘有违俗上门者,主人待其一走,立刻在门口燃放一串鞭炮,以驱除邪秽之气。

正月初四接灶神。腊月二十四,客家人送灶神上天,过“小年”。灶君向玉皇大帝报告每家每户一年善恶后,须在年初四那天回到人间,继续享受人间香火,并执行及考核人类的祸福、善恶。

农耕时代的客家地区,牛是相当重要的畜力,对牛的崇拜也比较普遍。图为永定高陂镇西陂村的林姓在立春日“迎春牛”活动,是一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数年一次群众性民间传统活动。

以务农为主的客家人靠天吃饭,因而农村有“年初祈福、年底还福”的祭典。客家人对祈福仪式特别注重,外出的游子大多会利用过年期间的假期回到家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聚在本姓的宗族祠堂共同举办热烈而隆重的祭拜活动,希望以此得到神明保佑,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耕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就手,添丁发财。图为大埔县大东镇花萼楼正月初三的新年祈福活动。

村中主祭人恭读祭文。

依据习俗,客家人于每年农历十月到十一月之间,择一吉日,做完福之仪式,感谢上苍及神明过去一年来的协助使各家之农作得以顺利完成。即使有某家因为时运不济,无法有好收成,也藉机会向各神明祈祷忏悔,并希望来年有更好的收成。

农历十一月十九,大埔百侯侯北一年一度的完福民俗活动。(图片由摄影师阿旺哥提供)

正月初三,梅县水车镇小桑村举行迎送“公王”盛会,村民们将“公王爷爷”迎送到每一座老祖屋进行祭祀,通过户户来祭拜,使得家家受荫庇,人人得保佑。

敲锣打鼓抬着神位,到村中各家各户巡游,村民们迎神接福,祈求一年富贵平安的形式是客家地区春节期间主要的娱神娱人的活动,各地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

广东河源东源县彰溪畲族乡中联村也在正月初三这天举办声势浩大的客家捕鱼节,场面相当壮观。这场活动寓意一年新的开始,百姓生活年年有鱼(余)。

春节期间流行于河源龙川的马灯舞,又名“打马灯”、“打纸马”,在南越王赵佗时代便从中原传到了龙川,有二千年的历史,里面的大量元素与北方的民俗极其相似。传说中原大地遇到百年不遇的干旱,赤地千里,眼看庄稼就要颗粒无收,百姓就要断炊,唐三藏西天取经所骑的白色神马,执意要到凡间拯救百姓的困苦。终于神马爱民的至诚,感动了上苍,上苍普洒甘霖。百姓为纪念神马的无量功德,建白马寺祭拜,并在元宵节举办马灯游艺,以娱神人,此后此风俗传至客家地区。

正月初四,梅州大埔西河镇大靖村举行的便是隆重的"迎白马"活动。扛白马神座的人要选快要结婚的未婚青年组成,迎马队伍一行需动用近八十人。迎马队伍尚在九里之遥,每个接场前面早有一大群善男信女,手执大小线香跪地恭迎马神驾到。

接场的布置亦各有特色,标新立异各出花招。

正月初四,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月流村的村民也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新春祈福民俗活动,全村鞕炮齐鸣,村民祈盼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生活安康。

从祭拜场面上看,与梅州地区相比,福建规模更大、参与人数更多。

正月初六,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迎神”活动,迎神队伍抬着前一天刚从平和九峰迎回的“城隍妈”,自倚南楼出发,绕整个塔下村游行一周,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门口摆出供桌,焚香祭拜,燃放鞭炮,祈求神明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最后,迎神队伍绕行至“德远堂”,在半月塘前、石旗杆下及后山坡绕行,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鸣锣开道,响彻山野,人神共敬。

红旗飘飘任我行。

巡游结束后,请上戏班在戏棚演戏,热闹热闹气氛,但村民们一般不看,据说主要是给“下界人”看的。

到了正月初七,就开始出年了。客家人在这天素有吃“七样菜”的习惯。“七样菜”主要是芹菜、蒜、葱、韭菜、芫荽,这五种菜一定要有,另外就是鱼、猪肉(或其“丸子”、“芥菜”等其它菜)。七样菜要同时煮熟,全家分食。吃了这七样菜,借其谐音,希望家人勤劳(芹菜),善算(青蒜),聪明(大葱),多计谋(芥菜),幸福久远(韭菜),有人缘(芫荽),富足有余(肉、鱼)。

然而,客家地区春节期间庆祝活动的“高潮”主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晚,在梅州丰顺县的埔寨镇,都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农历新年民俗祈福活动——烧火龙,此活动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寓意庆丰收,迎新岁,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之意。

火把节赛灯火。民间传说火神祝融,每年都要到凡间巡查布火情况,只要在中秋之夜点起火光,让祝融巡视一番,便可在全年避免火灾。因此,年年中秋,群众都在城乡点灯赛火,祈求消灾纳福。图为正月初三在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举行的星耀火把节。

正月十五,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更有一个享誉海内外、规模盛大的客家民俗活动——走古事,被誉为“山村狂欢节”。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群众观看这场盛事。关于举办这场盛事由来:据传在明朝,罗坊乡常闹旱、涝两灾,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传乡梓,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午,当“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最夺人眼球的瞬间来了——鼓乐队先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竞争激烈。(注:因罗坊乡解放以前的房子多为木质结构,常闹火灾,故下水之人,包括河边两岸的人,皆以泼水透湿视为吉利。)此时,河两岸、桥上下挤满了人,场面十分壮观。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皆以超过前棚为荣,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直至走“古事”结束。

闹春田。是福建龙岩长汀县童坊镇举河村、举林村特有的,相传有上百年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十二(举河村)、十四(举林村),村民都会把关公的塑像抬到泥田里,奔跑打转,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同时也借此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展示村民强健的体魄,并以此提醒人们,要下田开始新一年的创业了。

跳火堆。每年正月十二,梅州丰顺县汤南镇东方村举行的一项热烈壮观、振奋人心的民俗活动,那就是“跳火堆”。这项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型寓教于乐的风俗习惯,寄托了人们欢庆元宵、共贺丰收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本图由摄影师老八提供)

对“龙”的崇拜体现出客家和华夏古老文明的渊源,表达了客家人的中原本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连城县姑田镇的客家人都要举行“姑田游大龙”的民俗庆典活动,龙长300多米,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这个活动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大龙选用当地著名的“姑田宣纸”为材料,最主要的龙头及龙尾由当年主办家族承担制作,其余由每户各出一节自制的龙身,最终出游的大龙就是由这一节节龙身相接而成的。

添丁炮。“添丁”寓意着人丁兴旺、家族繁荣。在赣南客家的老辈人习俗规矩里,过去一年里,谁家生了男孩,在来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散灯的时段,家族中的长辈约定好日子,到村里的家族祠堂中请喝“添丁酒”、放“添丁炮”,为添丁接喜迎兴旺,也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

江西傩舞,源自古代驱鬼逐疫、求福灭灾的傩祭活动,以娱神娱人为目的,至今仍在婺源、南丰、乐安等25个县市流传。一般在正月演出,演员身穿彩衣,头戴面具,动作简朴、刚劲。(本图由摄影师jx方圆提供)

旧时,高层建筑不多,客家人过年时会在正月期间晚上放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赏(上)灯。“灯”与“丁”同音。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二前后。刚诞生不久的男孩叫“升新灯”,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灯”。这天要为升灯者买一只灯笼,叫“百子灯”,在灯笼上写上升丁者的姓名,挂在祖公厅下的副梁上,点燃至正月十五方可熄灭。

“赏(上)灯”实是本姓本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到了这一天,全族男性不论老少(女性则不参加)济济一堂,集于老祖屋,共同祭祖升灯,热闹非常。

正月二十一,梅州大埔高陂镇举行迎接五显大帝迎神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到了这一天的下午四时,大帝正式从祖庙抬出,往镇里出发,整个队伍绵延几公里,有潮洲八音大锣鼓、狮队、花灯、彩旗、彩车,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声震耳欲聋。

这一天,家家户户在家门口摆放一个案台,上面摆放有三牲,纸宝、香烛等等,点燃鞭炮迎大帝,抬五显大帝的队伍则会穿过镇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并会在供品面前作一些表演,主人家把人民币贴在红纸旗上送给表演队伍,贴得越多,主人家就显得越风光,活动全程约连续10个多小时,直到深夜才结束,整个高陂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大埔县大麻镇,每年正月二十四,都会举行山村盛大的节日----迎姑婆.姑婆法力无边,救人无数的故事在民间盛传,深得大麻人的崇敬.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大麻镇都会举行恭迎法妙仙母的盛大活动,几百年来,传承不断。

农历正月廿八,对于梅城西区市场彭屋的裔孙来说,是最为隆重和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是彭屋以朴公诞辰三百多年庆典和宗亲尊老寿星宴的日子。

每年的这一天,彭屋裔孙,不管是生活在本地的,还是已经迁居他乡的;不管是热血男儿,还是嫁出去的大姑小姨,都会回到祖屋,共同纪念开基祖诞辰,祭拜列祖列宗,缅怀先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妈祖过海。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的妈祖信仰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这里都会举办妈祖巡航、妈祖过海、飘灯祈福等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中以妈祖过海仪式最为壮观。整个仪式演绎着妈祖不畏风大浪高、救难救世的传奇故事。

土楼客家人每逢传统重要节日,一般少不了舞龙、舞狮。舞龙、舞狮继承了中原汉族的艺术传统,又由于它与土楼客家人其他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融合了本地特有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祭祖大典。福建省宁化石壁是世界大多数客家人公认的总祖地,是客家人互相认同的文化符号,是客家民系的摇篮,是客家文化的源头。全球200多个姓氏的近一亿客家人中的80%以上与石壁有渊源关系。石壁自1995年建起客家公祠以来,每年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全球客家人中掀起了回乡祭祖热潮,成为世界客家人寻根溯源的朝圣中心。

清明祭祖。客家人重亲情,宗族血缘观念特别强烈,敬宗祭祖是各地客家人极其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祭”,即清明祭祖。

扫墓时间一般从春分至清明为止,前后达十五天,也有延至清明后,最迟不过四月初八,扫墓时,需对墓地周围加以清理,用镰刀割去灌木与杂草,故称为“扫墓”。

墓祭。是指一族一姓到其祖先的坟墓上举行的祭祀活动。时间各地不一,既有三月的,也有八月进行的。每年的祭扫祖墓,不仅有在乡的族人参加,甚至远在万里的海外族人,届时也会想办法回来拜祭。

四月初八为佛诞日,寺庙这一天要举行“浴佛法会”。浴佛时间始于三月初三,或四月初,各寺庙迎太子出游,故旧时又称“华龙会”,至四月初八止。

佛诞日这天,梅城千佛塔寺的僧众们身披袈裟手持瓦钵,威仪整肃,步履庄严,浩浩荡荡自佛寺走入车水马龙的市区,历时三个小时,沿途接受信众的供奉,演习佛陀当年托钵生活。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但客家人一般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节”,是客家人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客家人在过端午节时,既保留了中原传统的端午节风俗,也融入了本地人的习惯,如包粽子、做艾饭、挂昌蒲和艾草、香草烧汤沐浴等,按照客家惯例,出阁的闺女这天都要挑上粽子和其他食品、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端午节前后,客家人还会在各水系举办龙舟比赛活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关岳出巡。关羽和岳飞作为诚、信、义的化身,是客家人的财神爷。2015年6月27日(农历五月十二)上午7时半,在广东梅州大埔县茶阳镇隆重举行三年一届的“关岳出巡”大型民俗活动。

因为历史原因,停办将近六十年。于2009年重新举办此活动,活动当天,全镇男女老幼皆聚集于父子进士牌坊侧关岳庙,当地村民用八台大轿抬着关公、岳飞神位缓缓而行,游行队伍绵延数公里,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全程历时二个半小时,行遍茶阳镇大街小巷,每家每户村民皆虔诚地立于家门口恭迎圣驾的到来,希望把好运带入家门,祈求家人平平安安,添财添福。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这天傍晚,江西省赣县樱花公园慈母宫举行了中秋“烧瓦塔”祈福的客家民俗活动。客家人有过中秋有烧瓦塔的习俗,烧瓦塔寓意是用塔来避邪镇妖,祈祷六畜兴旺,安居乐业,保一方平安。(图片由摄影师五木长弓提供)

农历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还记载着一则故事:东汉方士弗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有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装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按照弗长房的建议,带着全家老小去山上避难,晚上回到家里,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认为灾难由牲畜所代。从此,人们每年九月初九就去登高避邪,于是相沿成俗,成为佳节。

寿庆。客家人尊老敬老,为老人做“寿庆”礼俗古而有之。按古礼算法,60岁为耆寿,70岁为稀寿,80岁为耋寿,90岁为耄寿,100寿为期颐。寿礼男女年岁有分别,男齐头,女出一。即男寿60、70、80,而女寿则61、71、81,以此类推。(50不称寿,称为艾年)

中元节。在客家地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暖福”,又称“中元节” 。根据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说法,在中元节期间,阴曹地府有很多无主的孤魂野鬼,长期没人敬奉,久经饥饿,常于此时到民间寻找食物,为了不让这些孤魂野鬼到处骚扰,于是民间便于此日备办丰盛菜肴以及香烛、金纸、银服等等祭祀鬼神。所以“中元节”又称为“鬼节”,即“下界人”过的节日。

冬至是阳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正是冬季之中。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值得庆贺。至今在一些地区还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客家人称冬至为“冬节”、“亚节”。人们认为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羊肉煮酒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强身健体。(图片由摄影师张存发提供)

冬至酒。冬至,谷物收获之后家有储粮,又值农闲之时,正是酿酒好季节,因此,冬至前后几乎户户酿酒,然后储存起来,以备新年及来年不时之需。

客家保留的传统节日习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从中原地区移植过来的,这些民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保持着浓厚的“寻根意识”和强烈的“神灵崇拜”观念。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德。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出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所以,客家节日习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要使客家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要使年青一代懂得什么是客家文明,因为只有懂得,才能热爱。本文以点带面,通过介绍传统的客家节日习俗,让青年人了解祖辈们自秦汉以来艰辛的发展历程,薪火相传,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大客家精神。(作者:罗利光)

作者简介:

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