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小城来/ 作者:茶言闲语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
电大的教室里,小县城的电大教室里,法律专业的教室里。
在电大或党校求学的在职职工们,大多是靠父辈凭关系上班的,有的甚至是子承父业在一个单位,有的一家都在一个单位,没有的也是七大姑八大姨,反正就是有亲戚在一个单位。大多都是为了所谓学历好听些,混上几节课甚至一节都不用上,只交上学费即可,开卷考完拿个毕业证,再有机会聘个干,最好再学会些“灰色技能”,就能平步青云并且鸡犬升天的大有人在,这就叫生活在县城。
一位穿制服的男人冲我笑笑:嗨~
我愣,想他是否是先生的同事。
见到我的神态,他又笑起来:咱俩是同桌呢。
我又愣了,我有这么老的同学吗,怎么同学聚会也没见过。
他像是看透我一样:是不是觉得和我同桌把你也衬老了。呵呵呵,这么多年你还是这样,没变,我一眼就认出你来了。上学时叉花考试我上高二时你上初二,咱俩同桌。
恍然大悟:啊,这么巧。
我们学校当年是一所初中高中合体的学校,命名为一中。分初中部高中部,直至1987年初中建好校园之后分家单立叫一中,高中叫一高,初三我就是在新校园里学习的,1988年有幸成为新一中的第一届毕业生。那时每至期中期末考试,学校都很有招儿地让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穿插坐同桌来考试。比如初一(1)班和高一(1)班结对叉花,每班每个同桌出去一个,初一(1)班出来多少学生到高一(1)班考试,高一(1)班就出去多少学生到初一(1)班考试。依此类推,年级对年级,班级对班级。老师经常对初中部的学生说:你们还是要好好学,别指着考试时高中学生会帮你们做题,人家还赶时间做卷子的,哪会有空帮你们。
彼此聊了一些生活工作上的情况,我的没啥,平铺直叙,一溜尽头。他的就有些波澜壮阔,毕业即三年武警,回来分到银行系统上班,稳定的体制下结婚育女。在流行买断工齡的年代果断辞职下海,去到他服役所在的大城市发展,事业正上升时遭遇了惨烈的车祸,在经过几次手术之后回来,临时在森林公安上干着,这来学习是想着能否考个律师资格证。
竹筒倒豆子,他对我呱呱了这么多。他说只是单调无奈的日常,磨灭了他的认真,坚韧和努力,对远远近近的期盼也没有了,现在就是活着真是太珍贵了。我说你这经历太丰富了,大风大浪大江大河都过了。其实咱这小城蛮不错的,我还是觉得你回来是回对了。
去年吧,在朋友圈儿看到了一篇描写县城的文章,文章所描述的县城生活和我现在所生活的一模一样。作者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县城生活的种种,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等。
我觉得生活在县城挺好的——但我对于子女教育的理念上是截然相反的,恰好孩子也不乐意回到这小县城。小时候随我来到单位,她不屑一顾:我妈的班我都会上。再长大懂事时就更看不上我的班了——我喜欢过着安逸悠闲的生活,不羡慕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和高楼大厦。很享受县城慢生活,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家自己做;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熟人,两个陌生人说上话,不到十句就能扯出与二人有关联的人。悠闲的时候可以在河边捞虾钓鱼;晚上无聊的时候可以在不算很大的广场看着天空并来上一嗓子“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还可以节假日呼朋唤友漫步在水库长廊。开车不用发愁没有停车位,上下班很少体验堵车,除非是经过学校门口时堵一会儿。以前一直搞不明白怎么会堵车,宽宽的马路你来我往两排车,一辆接一辆地走呗。直到坐上了自己的车,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司机都会按规则行驶的。
对于文中县城文化的介绍这块儿,我不是太认可,因为我所在的县城,是很重视文化建设的,各乡镇都建有文化站。而且我们的特色文化很多都被传承和保护,还有的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虽不出生于此但它养了我35年,也是我实现理想体现价值的地方,生态优良,资源丰富,天然氧吧,可以说是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同学曾在下班路上拍了一个蓝天白云的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儿,还被宣传部录用了,视频里怎么看怎么美。
时间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流过。小城以生活为章,在我们的身上盖下一个一个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