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纪事:五世同堂的三大爷
图文:尹克雪
提起这个三大爷,还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姓尹名讳品良,丰县华山镇尹常村人。生于乱世,长于饥荒,领家于中国解放的新时期,安福于改革开放的红利中。
三大爷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年少时,他在本村寨中跟人念过两年半私塾,只因家境贫寒,末尽学业,壮志末酬,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辍学回家后,他协助二老耕种田园,饲养牲口,由生活所迫,曾磕头拜师学过一年柳琴,他生性聪明过目不忘,记忆超人。不管是《朱卖臣休妻》还是《罗成算卦》,他张口就来。某年某月咱丰县华山坡里下过冰雹,刮过龙卷风,何天何日庄中住过中央军,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被乡人称作村中的一位活字典,活地图。
十五岁时,三大爷已经出落的一表人才,我的大奶奶把华山马府的亲侄女,从中牵线两家一说和,成全了两人婚姻大事。婚后,育一子三女,大儿子克彬也遗传三大爷的基因,自幼聪明好学,从一年级至高中毕业,一直是优秀生,老师对他寄于偌大的希望,劝他报考北京清华大学,考虑家中的经济状况,大哥最后还是报考的徐州师范学院。
每逢月底,三大爷徒步及时去徐州给儿子送伙食费一次,几年来,三大爷往返之华山至徐州之间,风来雨往,受到艰苦,当日去,当日打来回,到底磨烂了多少双鞋,就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为了生计,三大爷背井离乡多年,去过山西眉县碾子山打过窖洞,割过麦子,饲养过牲畜。上过东北三省进工厂做过工,负过伤,饱尝各种辛酸与苦楚。
生产队大集体时,他大儿子在徐州邳县教书,工资也很低。当时,三爷爷是村中有名的年年透支的四属户,三大爷盼望孙子们长大,寄于期望,因此,给孩子们起名分别为公选、公民、彩霞、彩云。
为了多挣工分,三大爷当了生产队饲养员,老人每天起早睡晚,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由于他手勤,工夫到,饮水足,草料搅拌均匀,牛马爱吃。
他心细如丝,时间一长,每头牲畜的脾气、特点和爱好,他都了如指掌,爱护备至。经他手喂过的牲口个个膘肥体壮,滚瓜溜圆。
每年春季,大队都要搞一次大牲畜膘成评大会,尹长庄四队每年评比总是获头一名,牲畜头带大红花,肩挎大彩绸的三大爷,上台上领奖金,衣帽鞋袜,十分荣耀风光。赶着牲口回来时,口中哼着小曲,三大爷脚步轻盈,滿脸笑容,令人羡慕。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单调无味,瞎灯摸火,无任何娱乐活动。一到漫长的冬季,喝过汤的村民,都喜欢聚拢在三大爷的饲养室里,中间堆一火,四边或蹲或站围着一圈人,地铺上、锅台上、水桶上和石槽上都坐满了人,大家听三大爷天南地北的侃大山,讲故事,他用手敲着筦子头,唱一段柳琴戏,一直玩到半夜才肯离开。
1972年,三大爷编写的快板《一块西瓜皮》,在华山乡文艺调演中,还获过二等奖呢?
三大爷由于牲畜饲养的好,每年都能繁殖六七只小牛犊,牛马咴咴,人欢马叫,一派兴旺。全队350多亩土地,一到耕种季节,每天都出三口牲畜上套犁地,耕种及时,不务季节,庄稼苗齐苗旺,粮食产量非常理想,被评为华山乡先进单位。三大爷为生产队出过力,流过汗,立下了汗马功劳,功不可没。
土里刨食的三大爷,为了补贴家用,在做好本队饲养员的同时,家中还抽空喂了一头黑母猪,猪羔能卖钱,供小孩上学费用,猪粪能换工分。
三大爷的三个孙子,高中或大学毕业后,从事建筑和钢构网架工程,一位包工头,两位技术员,两个孙女,在华山镇上盖了楼房,还办了一个车行商店,生意红红火火。孙子家盖了楼房,添置了高挡家具,家中吃住穿,从不叫人操心发愁,咋不叫三大爷开心呢?
每天天刚麻麻亮,梆、梆、梆、梆,东院的三大爷手敲着床帮就唱开了:
喜迎千禧岁悠悠,
老汉遇上好年头,
一日三餐酒两蛊,
七天半月鸡鱼肉。
每天吃罢饭的三大爷总是带着老花镜,白天看书报,晚上看国内外的新闻节目,生活不亦乐乎。
三大爷的一生,历经风风雨雨,饱尝沧桑坎坷。他曾有过讨荒要饭的苦难童年,经历了无钱上学而痛苦的青春期,走过无法忍让的打工路,挑起了抚养儿女和瞻养父母的重担,度过了失去老伴,以泪洗面的三十年思念岁月。吞下了丧子之悲,伤儿媳之痛,然而三大爷面对困难,他理性乐观面对,不折不挠,最终活出人生的精彩。
三大爷一生勤劳务农事,精耕细作麦禾香,十里八乡赞慈祥,人人称颂百岁王。2017年农历正月初六日,全家为其庆高寿,三大爷喜在心间,笑上眉梢。
谁料,当年的腊月初六,三大爷走完了人生一百年的生命行程。人间有爱,岁月无情,三大爷最终离我们而去。抚今追昔,老人的慈眉善目记忆犹新,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恍惚如在眼前。
祝三大爷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