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四)头牌的尝试
张君秋《女起解》扮戏
现在都把张君秋脱离马连良扶风社之后,1942年自己成立谦和社作为张君秋挑班的开始,其实在1936年的时候,张君秋曾经试图挑班。
张君秋与雷喜福合作结束之后,一直到1936年底半年时间中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先是与何叔良合作在哈尔飞唱了两天:
8月27日《法门寺》《虹霓关》双出,
8月28日《甘露寺》。
1936年9月18日《京报》广告
9月18日又与郭竹铭在吉祥戏院唱了一场《探母回令》。
这两次演出张君秋都是头牌的姿态,但是属于试水的性质。合作老生何叔良、郭竹铭等知名度不高,并没有什么号召力。这样的一种实验,大概是想考验一下凭张君秋个人的能耐能不能挑得起来的意思。
1936年9月26日张君秋《龙凤呈祥》《女起解》演出《京报》广告
《京报》从9月23日开始连续三天,用加粗字体登出张君秋演出《龙凤呈祥》《女起解》双出的演出预告,和旁边的尚小云演出广告的字体一样大小,按照报纸刊登演出广告的惯例,相当于挑班挂头牌。班中的演员张云溪、宋遇春、李宝奎、袁世海、阎世善、孙盛武、高富远等均为尚小云重庆社的成员。9月26日在华乐戏院领衔主演《龙凤呈祥》《女起解》双出,这应该可以看成是张君秋跟随尚小云学戏之后,在尚小云的鼓励、支持之下的一次挑班挂头牌尝试。然而这一次演出的结果似乎并不是特别理想,张君秋的头牌也没有继续挂下去,而是在11月13日和15日又回过头去傍雷喜福唱了两次。
对于挑班还是搭班,张君秋在自述中有过回顾。
现在看起来,当时并不是只停留在“主张”这个层面,还付诸了舞台实践,能不能挑班,先试试看,所以才有了这一个阶段的类似挑班挂头牌的演出。很明显支持张君秋挑班的还包括尚小云。但是能不能挂头牌挑班需要看演员的号召力,能不能叫座才是关键。
1936年12月6日《平报》广告
挑班不成,搭班也不是容易的事,搭谁的班?谁愿意让你搭班?这时候,尚小云又伸出了提携之手。在1936年的12月,尚小云将张君秋以“特请”的方式,约在一起唱了一场《五花洞》,抬升张君秋的人气、知名度,为张君秋的1936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