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传:良医救人与庸医杀人的区别,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

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言:“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为了辨识阴阳,其总结了“辨认阴虚、阳虚要诀”,亦即“阴阳辨诀”。如果说火神派的用药风格是心狠手辣,那么用阴阳辨诀认证则使心明眼亮,此为善学郑氏者。

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火神派。火神派的主要精神我归纳为四大纲领:阴阳为纲,判分万病;注重阳气,善用附子;详辨阴证,尤精阴火(假热之象,或称假火);阴盛阳衰,阳常不足。我在各地讲学一直讲四大纲领,我在想还有什么值得讲一讲的,那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阴阳辨诀。郑钦安发明的阴阳辨诀,无论是在研读学习火神派,还是在回归正统中医这点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叫阴阳辨诀?它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知道我归纳的火神派最基本的学术观点就是阴阳为纲,判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把百病都归纳为阴病、阳病。阴证亦阳,阳证亦阴。他的两本专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讲怎么用阴阳辨别。既然要分阴阳两纲,那么前提就是要分清何为阴、何为阳。《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何辨别阴阳,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郑钦安说,医学一途,最“难于识阴阳”。张景岳说:“伤寒纲领,惟阴阳为最,此而有误,必致杀人。”陈修园说得更明白:“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良医和庸医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辨别阴阳两纲。

为了辨识阴阳,郑钦安总结了“辨认阴虚阳虚要诀”,亦即“阴阳辨诀”,作为辨认阴证阳证的纲领,他又称之为“阴阳实据”。在郑钦安的概念里,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他称之为“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关注用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来辨认疾病。他非常重视这个辨诀,临床认证,每次都强调以此为准,“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什么是阴阳辨诀?郑钦安在《医理真传》的“辨认一切阳虚证法”“辨认一切阴虚证法”及“钦安用药金针”章节中做了详细论述。为了节省时间,我以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为纲给大家解读。

阳虚:

舌——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强调舌润滑不燥,即使舌红也不需在意,就是阴证,就是阳虚。

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目瞑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

二便——二便必自利。

阴虚:

舌——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

脉——脉息有神,六脉长大有力。

神——其人烦躁,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

色——面目唇口红色。

口气——口臭气粗,口渴饮冷,饮水不休。

二便——尿黄便秘,二便不利。

两相对比,确如郑钦安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这一阴阳辨诀,等于给了我们衡量阴阳的一把尺子。即使用高校讲义衡量,阴阳辨诀都没有出格的地方,阴证什么样,阳证什么样,舌、脉如何,气色如何,哪本讲义都这么讲,绝非火神派标新立异,更未离经叛道,所以我们说阴阳辨诀是“中医正统正脉”,大家记住了这一点,承认了这一点,下面的立论才有基础。我们下面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大家认同阴阳辨诀这个看法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阴阳辨诀有什么作用?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郑钦安对阴阳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临床上如果能确定阴阳实据,治疗没有无效的。更甚之,用郑钦安的原话来讲,掌握了阴阳辨诀,“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毕生研究火神派的唐步祺先生十分看重这一点,他称赞郑钦安:“阳虚阴虚辨证纲要,最切实用。”喝早茶的时候我和杨志敏院长一起聊天,杨院长对火神派理解得很深,她说阴阳辨诀使她真正开窍。我自己也是学过阴阳辨诀才真正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才真正会看病了,会分阴阳了,治病时也有信心了。我本人体会,若要学习火神派,首先要学会分清阴阳,辨明真假。学习掌握阴阳辨诀后会发生质的变化。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阴阳辨诀的重要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1 阴阳辨诀在阴火方面的应用

第一个方面是阴阳辨诀在阴火方面的应用。我们临床上见到的“满身纯阴”之证,例如尿清、便溏、舌淡、脉沉,证候单纯,辨证一点儿都不难。难辨的是有阴火的阴证,李东垣的弟子说过,阳证易辨易治,阴证难辨难治,说的就是这个。关键是阴证特别复杂,复杂在哪呢?我曾经把阴证归纳为三个层次,“满身纯阴”之证,没有一点儿热象的,这是第一个层次。关键是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它们都有一些假象,就是阴证引起的阳虚外浮,郑钦安称之为“肿痛火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肿热痛。阴证的第二个层次是阴盛格阳,第三个层次是阳虚欲脱,都会出现假热、假火的局面。如果我们掌握不了阴阳辨诀,就会把这些假火、假热辨成真火、实热或阴虚内热,那治疗起来只能越治越糟。所以阴阳辨诀的重点在辨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

明·陶节庵云:“自然阴证人皆可晓,及至反常则不能矣。如身不发热,手足厥冷,好静沉默,不渴,泄利腹痛,脉沉细,人共知为阴证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不安,揭去衣被,饮冷脉大,人皆不识,认作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他说的“阴证”当指纯阴之证,“及至反常”则指有阴火之阴证。刘渡舟教授亦说:“少阴寒盛之极则有格阳之变,而见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难以辨认。”“三阴上逆外越”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变证百出”,对于这个我们怎么辨别?郑钦安勘破阴霾,去伪存真,创立阴火之说,这是他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大家都知道火神派崇尚扶阳,其精华就在于对阴火、假火的辨认。对阴火、假火的辨认,我们唯有阴阳辨诀可恃。

让我们重温“钦安用药金针”,这是郑钦安在三本书中写得最精彩、最深刻的一段话,辨别阴阳要诀的关键就在这段话的八个字里。“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他强调在阴证的前提下(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等),“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不被这些假热、假象所迷惑,一律专主扶阳,反之,专主益阴。我认为阴阳辨诀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这是勘破阴火的八字箴言,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我们通俗点儿说,在阴证、阴象的基础出现一点红肿热痛,你不要被它迷惑,你要看它的基础是阴证、阴象。形象点儿说,一片大草原上,有几朵红花不意味着整个草原都是红色的,整个草原是碧绿的。

结合病例来讲,我诊治过一个病人,李某,男,55岁。病人口腔、舌边、嘴唇处溃疡反复发作3年多,此起彼伏,伴有鼻腔燎灼感,咽痛、色红,偶有耳鸣,目赤。大家看他五官几乎没有一处好的地方,通通是我们老百姓常讲的在“上火”。病人时有胃部胀痛,大便黏,小便黄,舌淡胖润,脉浮滑无力、寸弱。舌象、脉象是阴象。在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中有两项存在的话,这就是一个阴证。这个病人是一个中医“票友”,多年来研究中医,能给别人开方,我去给他家老爷子看病的时候,发现他订阅了《中国中医药报》。三年里他一直给自己开方,多是滋阴降火之品,治之不效,经人介绍找到我。我跟他说:“你所有这些所谓阳证的表现都是假象,舌胖润、大便黏、胃胀等通通是阴象,你这是假火,滋阴治法是南辕北辙,我给你开个方试试。”我以温潜之法治之,处以潜阳封髓丹加味:砂仁25g,附子30g,龟甲10g,黄柏15g,肉桂10g,炮姜20g,牛膝15g,磁石30g,麦芽30g,茯神30g,炙甘草30g。病人服用7剂后,口舌、嘴唇处溃疡及咽痛均消失,余症亦减,自觉精力增加。他跟我说,因为他懂得中医,他就觉得自己是阴虚,所以服药时战战兢兢,但是没想到最后效果这样好。守方调理半月,病人诸症若失,以附子理中丸善后。这种方法的治疗不仅疗效很好,而且不易复发。

我曾提出“头面五官多阴火”的观点,即头面五官出现老百姓所说的上火的象,如目赤、牙痛、口疮、咽炎、舌疮、鼻炎等,绝大多数是假火、阴火,我不能说没有阳火,但是大多属阴盛逼阳上浮所致,尤其久病、久治不愈、病程很长的,百分之百是假火,绝少因阴虚阳热所致。本例病人目舌口鼻耳和咽喉等皆现肿痛火形者确属典型,是他自己把自己治坏的,因为他一直都是滋阴降火,所以其症此起彼伏,缠绵不愈,与阳虚体质固然有关,但主要是屡服滋阴之药所致。

因为五味中苦味属心,所以口苦一般按心火论治,治以清心泻心之剂;口苦在六经病中亦为少阳病主症之一,多从少阳证入手治以柴胡剂。曾治侯某,男,40岁。口苦半个月,没精神,容易发怒,余无异常,形瘦,自幼手足发凉,畏冷,经营鲜蘑生意,偶尔需要出入冷库。病人舌淡胖润,苔略黄,脉左沉、关浮,右弦滑、寸弱。我辨为阴盛阳浮,处以大回阳饮:附子30g(先煎1小时),炮姜30g,炙甘草60g,肉桂10g,7剂。病人药后复诊:口苦明显减轻,手足已转温,精神转旺。在原方基础上,附子增为45g,另加红参10g,生麦芽30g,10剂。3个月后,其妻因病来求治,谈及侯某口苦未发。

我们医院口腔科一个主任有一天过来跟我切磋,他说:“我经常遇到很多牙周炎、牙龈炎病人,我用了很多消炎药,也用了牛黄解毒片,但是效果一直不好,你能提供一些办法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口腔 科医生的困惑,因为五官是阴火的重灾区,他们限于专科的范围,只看到头面五官所谓的上火症状,他们看不到全身的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只知道牙龈肿痛,其实病人全身已经是阴寒一片,所以降火、清火通通是南辕北辙。我跟他讲这个道理,他有点儿明白了,然后他说:“我恰好舌边起溃疡,一年要发作两三次,每发作一次都灼痛难忍,影响饮食,我现在就是发病期间。”我就给他开了7剂药,吃了5天,他告诉我好了,过了两年,再也没发作。因为我是治病求本,所以就不太容易发作,我的意见是一旦再发作,就是因为没有调理好、保养好。

再说一个和眼睛有关的病例,我爸爸的一个同学,女性,眼睛干涩疼痛一年多,一直治不好,后来就找到了我。我看她眼睛胀疼干涩,但她舌、脉、神色的表现是阴象寒体,毫无疑义,用潜阳封髓丹,但是吃了5剂后没有什么效果。我反复琢磨,我想起黄元御治疗眼病有一个乌肝汤,和潜阳封髓丹有所不同,但它的方义也是温阳潜纳。乌肝汤的方药就是茯苓四逆汤加桂枝、白芍、何首乌。我决定改用乌肝汤,病人服用后目疼干涩都消失了。后来我用乌肝汤治愈了好多目胀疼痛,我治头面五官症状,或者用潜阳封髓丹,或者用乌肝汤,效果都很好。

所以我看到这些病例,就像前面提的第一个病例,他有咽痛、目赤、口腔溃疡这些所谓热证,你要知道在阴阳辨诀下,一切诸症,一概不究。这八字箴言在这里就能体现,所有上火症状都属于一切诸症的范围内,所以就要一概不究,你要看看病人全身的表现,有热象的都属于一概不究的范围,不要跟着它走,要从整体而言。

我今天主要讲阳虚,因为火神派擅长的就是阳虚的辨别。我们看到的任何阳虚症状,任何热象都属于一概不究的范围,不要被它们蒙蔽了,不要怕它们、不要管它们,你扶阳就是了。虚阳下陷最典型的症状是足心发热,很多病人要把双脚放在凉水桶里才感觉舒服。我们按五心发热来讲,这是阴虚;我们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来讲,这是湿热。但是这些都不对,足心发热最标准的治法是治以四逆汤或者甘草干姜汤。

我再介绍一个病例:病人许某,女,85岁,足心发热如焚半年,眩晕,乏力,嗜睡,纳差,都是一派阴寒的征象。舌大胖润,脉浮滑。这个病人直肠癌术后14个月,糖尿病8年。我看这个病人足心发热如焚,但是全身征象是阴象,就用了经典的四逆汤,因为病人有表证,所以我加了麻黄、细辛(她来看病的时候天还不太冷,我们只穿衬衫,她却穿四件衣服,还是怕冷)。病人服药一个月后,足心发热再也没有发作过。这个病人既有虚阳上浮的假热,又有虚阳下陷。不管是上浮还是下陷,按阳虚辨诀来说这是阴证,那就要扶阳。所以我说阴阳辨诀是阴火的照妖镜。

历代关于“阴阳升降”的格言

  •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阳气之在人体,如同空气和阳光那样重要。人若失去阳气的温煦,必将生机灭绝,面临着死亡。故阳气的衰退,寿命亦将减少。

  •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按:阴精,谓阴寒之气;奉,上奉,上升之意。阳精,指阳热之气降,下降,下陷的意思。

经文指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人的寿命。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阳气不妄泄,阴精内养,因而长寿;在气候炎热的地区,阳气易发泄,阴精易消耗,因而寿短。这是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及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论断。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阴阳和调,阳气才固密不泄,阳气固秘于外,阴气秘藏于内,精、气、神,五脏六腑,都治而不乱,运行不息。若阴阳失去平衡,乃至分离,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失去存在的条件,那么生命也就灭绝了。

  •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结乃散。”——《金匮要略·水肿病脉证并治》

按:阴阳二气本来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二者相得,能使阴阳二气畅行无阻,阴阳互助,则胸中大气运转有力,人气振奋,纵然水寒凝滞之邪,也会逐渐消散,失气和遗溺,是阴阳相失的结果,邪实则亡食正气,正虛则阳不温煦蒸发而小便自遗。

  •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习业》

按:此四句出自汉儒董仲舒之《贤良三策》中。是说,谈论天道,必须结合人体人事来讨论,以做到息息相应。阳指功能活动,要赖形质产生;阴指营养物质,要靠阴精来奉养。天、地、人虽异,其理则一。

  • “生由乎阳,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明·张介宾《质疑录·论阳常有余》

按:人体的体温来于阳气的温养,人之死,由于阳气亡失,阳脱在前,阴留在后,有一分阳气则有一分生机,阳气绝则必死。可知人之生存死亡,视阳气的存亡而定。

  • “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阴引阳也;引火归元,纳气归肾,从阳引阴也。”——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

按: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伤血,故养血可以作汗。精气同源,气能生精,精可化气,故八味丸补肾益精,引火归元,是从阳引阴;六味丸补阴以生阳,为从阴引阳之法。

  •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弭。”——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上》

按:阴病日久必然会阴损及阳,病发于阳,久必由阳及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养阳气之不足可救阴邪之偏胜,补阴液之亏损可救阳气的亡失。

  • “亡阳者,阳外亡而不守也,其根在肾;无阳者,阳内竭而不用也。其源在胃。”——清·尤怡《伤寒贯珠集·卷一》

按:无阳写亡阳似同而实异。亡阳因汗下失度,久病阴不敛阳,阳气暴脱于外,来势急,多发生于疾病的极期。无阳为阳气不能化生,由胃气虚极不能纳谷生气,阳气化源断绝,二者一亡脱于外,一竭绝于内。

  • “阳属腑气,主乎卫外;阴属脏真;主乎内营。下焦阴阳宜潜宜固,中焦营卫宜守宜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按:阳经主表内合于腑,主要功能是卫护于外;阴经属赃,主要作用是营运于里。下焦肝肾之阳应该潜藏而封固不宜外泄和上越。中焦脾胃是营卫化生之地,营卫应该循常道运行,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互相协调,循行有序。

  • “阳外泄则为汗,阴下注则遗。夜暮热炽,阴虚何疑。阴伤及阳,最难充复。”——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虚劳》

按:阳气外泄则出汗,阴精下注则遗精。入夜而热,热势变炽,一定是阴虚致热,一旦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两虚时,治疗需费时日,因久病元气大亏,难以短期恢复。

  • “夫阳气藏于阴中,阴气敛之,则阳方静谧。少阴之藏敛不固,则阳气从阴中勃然而出。”——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咽喉》

按:阴阳在人体,阳气恒涵养于阴中,阴气以收敛阳气,二者不弃不离,阳气即能安谧平静,不会妄动,若谓之封藏失固,则阳气失恋,即勃热逸出。可见寒噤战栗而倦卧。

  • “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气无所归。”——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刪补名医方论》

按:《经》曰:“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丹溪翁指出四物汤为阴柔之剂,妇人久服有绝孕之嫌,万物皆然,不得阳和之气,则不能孕育成实。而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则气无所归。是阴阳失和,有脱离之可能,必须使二者相交,或滋阴以藏阳,或补气以生血,使血随气行,阳生阴长。不然阴虚久削亡气,无气则死,阳虚久则寒生,寒极则附灭,阳灭亦死。

中医像是一个没有刀剑的江湖,飞花拈叶皆可伤人,金石俱是神兵。

江湖,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讲学论道,修炼精进,就形成了江湖的门派。同样,中医的江湖里也有门派之分。这些门派之间,展开学术争鸣有时异常激烈,针锋相对,宛如华山论剑!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互相启发,承传提高的问题。古往今来,中医可以讲的上名字的一共有七大门派: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温补派、攻邪派、温病派、汇通派。

一、伤寒派

创派祖师:张仲景。

传世秘籍:《伤寒杂病论》,后世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特点:历史时期,伤寒派曾极度辉煌,被尊为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研习者甚多,高手如云,但苦于祖师的水平太高,所有的门人都很类似于全真七子而无一能够超过祖师的,这一门派到了今日,由于西医所占份额的逐渐加重,该派已经呈萎缩状态,派中高手数量明显减少,很多号称是“伤寒高手”的“教授”们已经可怜到居然使不出伤寒招数的地步,真是可悲之极。笔者及周边师友由于受到伤寒熏陶较多,自始至终从于伤寒门下,间采他家,每逢诊病,多半方剂是伤寒方,或是伤寒法,多应手而效,想来伤寒真的是一门很好的学派。

二、千金派

创派祖师:孙思邈

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千金派的创派是在古代最强大的大唐帝国时期,物质文明达到极其发达状态,自然而然,人类就要回归良性的心态,所以千金派对于高尚医德的追求也是中医史上的顶点,孙思邈在著作中提出了千古名篇《大医精诚》篇和《大医习业》篇,强调医生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比之现代动不动就开数千元药费的医生要强出很多。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也是千金派得名的缘由。

三、局方派

派祖师:宋朝名医众人,但是执笔为裴宗元、陈师文

著作:《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如果想做一个好的医生,你只要把局方派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这本书好好背一背就可以了,毕竟它上面所载的方药全部是从成千上万的中医高手们的看家绝招精选出来的,想想令狐冲用来对付五岳剑派所使用的招法也不过就是十个魔教长老的精华而已,那么这么多的中医高手打造出来的一本书的价值又有多少呢,答案是无穷无尽,笔者最爱用的方子里面有一首就是其中的,用来治一种病,几乎没有不见效的,就是这么神奇。

所以很多中医后来都成了局方派,一直到今天有很多医生也是。局方派有个致命的缺点,如果你的基础很好,不妨使用里面的方剂,自可左右逢源;如果基础一般或是太差,那么,就常常不能明白高手们出招的深意了,更多情况下,反而弊大于利。

四、温补派

创派祖师:李东垣(李杲)—温补脾胃

张景岳(张介宾)—温补命门

著作:李东垣《脾胃论》张景岳《景岳全书》

二人虽同是温补派开派祖师,但二人根据自己对于《黄帝内经》等知识的把握和临床经验的侧重,而一个专攻于脾胃的阳气的温煦,一个专门在意命门之火旺盛。

派中的观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全是阳气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体温相差个十几度,就是这么点儿的温度差,一个生命就此结束,可见阳气温煦我们身体的重要作用。小孩子阳气旺盛,所以总是上窜下跳的不老实,所以会长个子,长到一定时期,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而逐渐的阳气衰退后,人也就变的老了,所以阳气少的老年人是不爱动的,同时也因为阳气的减少而怕冷起来。

温补派就是始终强调着阳气的极端重要性,不管从诊断疾病还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或药材,都一般偏向于使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来补益人体,临床效果较好。尤其是张景岳,把兵法和阵法融入到中医对付疾病的方法内,颇具深意,值得细玩。

五、攻邪派

创派祖师:张子和(张从正)

著作:《儒门事亲》,该书并非张从正本人所写,而是其私淑弟子等人编写。

攻邪派的张子和无论是看病还是用药都很邪,熟知中医的人都知道张子和的诊断和各种治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很中规中矩的黄帝法,但是作为老百姓以及一般水平的庸医们,往往就不能理解张子和的相对高深的功夫了。所以感觉起来他有些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老邪,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估计张老先生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邪性,所以名字里的“从正”二字恐怕也含有“改邪从正”的意味吧。

张氏强调凡病都是因为邪气入侵身体所导致的,所以强调治病一定要先驱除外邪,邪去后正气自然平安(邪去则正安),即“攘外必先安内”,外不攘,内必不安。也和中国拳术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道理暗合。

张氏擅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疗病人,效果非常理想,但是由于这三种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或多或少的让病人不愿接受,所以相对来讲,如果大病、重病、怪病、疾病、难病,患者相对不愿接受。

六、温病派(寒凉派)

创派祖师:刘完素,后世派中高手颇多诸如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一瓢、王孟英

著作:《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瘟疫论》等

自打祖师开派以来,强调人的各种疾病,和“火”沾边的占多数,比如情绪会转变为火,季节的气候不合时宜会转变为火,饮食辛辣肥腻甜食过多都会转变为火,而且认为一般的病的转归转为火的居多,且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人体就像干柴,容易收到火热的侵害,用药讲究以寒凉药物为主,并且注意维护人体的阴气和阴血,从而起到防止火热性疾病发生的目的。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温病派诊断上非常重视舌象,并可以从舌像上观察出人体内阴液的充盈匮乏程度,以及火热的充斥程度和对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这一点不同于伤寒派“重视脉象而忽略舌像的争端方法”。

七、汇通派

创派祖师: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恽铁樵四人,几乎是同一时代,年纪以唐氏较长。

著作:《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实当如三国名言“分久必和,和久必分”一样,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它们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的必然的、客观的产物,它们到了该结合或是该分离的阶段就会按着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而然的,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勉强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现代中西医结合是比较不成功的,很多西医连一点中医基础都没有,就敢给人开中成药。还有一部分中医满脑子都是西医思维,从不讲组方配伍,更不论寒热虚实,与其说是开方不如说是卖药,自己开的方,自己都讲不清(而且这样的中医不在少数)。

踏入这江湖,便迷上中医。各大门派都有独家绝技,且都可见血封喉,祛病于数剂之间。在刀剑的江湖里,我喜欢华山剑宗风清扬,回到中医的江湖,我便忍不住想到当代经方名家胡希恕先生,虽然胡希恕先生柔弱清癯的身影与风清扬相去甚远。但都在各自的江湖里:一个剑法超脱,灵动飞快,杀人于顷刻之间,不讲求内功修为,推崇“剑技第一”;一个用药轻灵,六经八纲领各有归宿,草木亦可回生,不讲求脏腑经络,只求的方证对应。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想看清中医的样子,却始终未能入愿,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无奈。

不知不觉,忽然发现这个整日被自己端详的家伙似乎慢慢地有了一丝模样儿。

那么,中医到底该怎么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呢?中医经典与临床就是中医的根和魂。抓住了这两点,你也就找到了精进武功的无上心法。刘渡舟老先生对于经典的学习提出了“学习三忌”,笔者深感赞同,现摘录如下: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之可言;

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看另一本书,好像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学无所成”;

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孰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精神向深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枉费—番心机,半途而废。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锈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啦,“不经一翻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两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着这种精神,我刻苦自勉,寒暑不辍地学习中医知识。我阅读了很多的医学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伤寒注家、温病学家以及明清其它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我的眼界大开,学识随之不断提高。

中医的临床是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绝不是目前有些中医大夫看到有炎症就清热解毒,看到血红蛋白低就补益气血,看到有肿瘤或者增生就寻找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以上的种种,无非是中医基础不扎实,不读书、少读书的结果。待中医根基打牢后,临床疗效的提高只是慕然回首的“顿悟”过程。

读书之乐,临床之苦,其间各种心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0)

相关推荐